一种线束绕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4985发布日期:2018-06-16 01:0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绕线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绕线板,尤其涉及一种复杂线束绕线板。



背景技术:

绕线板是电气线路布置和安装的常用工装,方便人们对电气线束进行排线、分线和布局等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线束布线方式是采用在设备上直接布线,或是用固定式绕线板进行布线。在设备上直接布线,效率比较低,会延长设备的生产时间,增加成本,而且设备内部空间狭小,施工操作困难。固定式绕线板,适合大批量的设备线束加工和安装,但是对于目前产品小批量个性定制越来越多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如果线束的结构有一点改变,就要重新制作一个绕线板,这样会大大增加工艺工装的费用,最终抬高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如何提升设备线束安装的作业效率、降低质量风险、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并降低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适合于多变的复杂线束布线和安装的绕线板。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线束绕线板,其包括:绕线底板、底座、拉手等,绕线底板竖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拉手固定安装在绕线底板的两边,拉手可以方便操作对绕线进行插拔。绕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插销孔,还包括不少于三个的绕线插销,所述的绕线插销与所述的绕线底板上设置的多个孔均可过渡配合插入。复杂线束布线时,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将绕线插头按照布线路径插入到绕线底板对应的孔里,然后再将线束按照绕线插销位置进行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绕线底板是个厚度不小于1mm的板形件,所述的绕线板上沿横向和坚向分别设置有均不少于2排的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沿横向设置孔间距不小于1mm,插销孔沿坚向设置孔间距不小于1mm。

优选地,所述的绕线底板上设置的插销孔直径不小于1mm,所述的插销孔均有相同的过渡配合公差带,所述的每个绕线插头与所述的孔过渡配合安装,插销孔的边缘设置有不小于0.1mm的倒角。绕线插销可以由人工根据工艺需要插入到绕线底板对应的每一个孔里。

优选地,所述的绕线底板是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所述的绕线板两面均在可视状态下过渡配合安装绕线插销。操作员可以从正面和背面看到线束及电气原件等,并方便对其进行布置的绑扎。

优选地,所述的绕线插销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台阶圆柱面,所述的圆柱面与所述的绕线底板插销孔过渡配合安装,所述的圆柱面的末端设置有不小于0.1mm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面设置有与绕线底板厚度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底座与绕线底板下边过渡配合安装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的拉手上设置有手持段,所述手持段的两边圆弧连接90度折弯,所述的折弯的末端设置有定位台阶和外螺纹,所述拉手的两端与所述绕线板上对应的拉手安装孔间隙配合定位插入并螺纹固定连接。当需要对绕线插销进行插拔时,可以手握拉手,保持绕线底板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复杂线束的绕线板在电气线束布置工艺工装应用实施后的有益效果为:可解决复杂线束的高效、高质量的排线、分线和布局问题,提高了线束布置安装的作业效率、降低质量风险、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操作方便降低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适合多种变换的不同线束布线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的产品的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销孔剖面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销主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经创新研究,提出了一种线束绕线板,能够解决设备线束安装的作业效率低、质量风险大、产品生产周期长,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高的问题。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线束绕线板,其包括:绕线底板1、底座4、拉手3等,绕线底板竖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拉手固定安装在绕线底板的两边,绕线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插销孔,还包括不少于两个的绕线插销2,所述的绕线插销与所述的绕线底板上设置的多个孔均可过渡配合插入。复杂线束布线时,可以选根据工艺要求,将绕线插头按照布线路径插入到绕线底板对应的孔里,然后再将线束按照绕线插销位置进行布置。

所述的绕线底板1是个厚度不小于1mm的板形件,所述的绕线板上沿横向和坚向分别设置有均不少于2排的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沿横向设置孔间距不小于1mm,插销孔沿坚向设置孔间距不小于1mm。在本实例中,绕线底板厚度为15mm,横向有12排插销孔,坚向有6排插销孔,横向和坚向的插销孔间距为100mm。

所述的绕线底板1上设置的插销孔直径不小于1mm,所述的插销孔均有相同的过渡配合公差带,所述的每个绕线插头与所述的孔过渡配合安装,插销孔的边缘设置有不小于0.1mm的倒角。在本实例中,插销孔直径为10mm,公差带为H7,插销孔边缘倒角为1×45°。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即绕线底板上设置内螺纹孔,绕线插头上设置与所述内螺纹也匹配的外螺纹宜或是采用标准件的螺钉。

所述的绕线底板1是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质,所述的绕线板两面均在可视状态下过渡配合安装绕线插销。在本实例中,绕线底板采用有机玻璃材质,方便操作者从绕线底板的两个面进行观察和操作。

所述的绕线插销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台阶圆柱面,所述的圆柱面与所述的绕线底板1插销孔过渡配合安装,所述的圆柱面的末端设置有不小于0.5mm的倒角。在本实例中,绕线插销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1mm的台阶圆柱面,所述的与绕线底板1插销孔配合绕线插销轴公差带为k6,圆柱面的末端设置有1mm的倒角。

所述的底座4上面设置有与绕线底板1厚度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底座与绕线底板下边紧配合安装在一起。在本实例中,卡槽的宽度基本尺寸为15mm。

所述的拉手3上设置有手持段,所述手持段的两边圆弧连接90度折弯,所述的折弯的末端设置有定位台阶和外螺纹,所述拉手的两端与所述绕线板上对应的拉手安装孔间隙配合定位插入并螺纹固定连接。在本实例中,在绕线底板的两边各安装一个拉手,并用螺母把拉手和绕线底板固定连接。

复杂线束的绕线板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复杂线束布线时,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将绕线插头按照布线路径插入到绕线底板对应的孔里,然后再将线束按照绕线插销位置进行布置。在需要分线的位置安装好需要分线连接的电气元件或是做好相应标记,线束排到所述位置时即可进行分线设置。对于不好操作的地方,操作员可以从绕线板的背后进行观察和操作,避免在设备本身上狭小的空间直接安装所需要的熟练技术。为了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在绕线板上先照1:1的结构,将所需线束先布好完成部装,然后拿到整机上进行总装,这样可以缩短整机的装配时间。当产品需要升级或变换型号时,可以对绕线底板上的绕线插销重新进行插拔,设置新的线束工艺工装,适应新机型的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方便操作,提升作业效率和布线质量,降低产品的综合生产成本,使用效果优异,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