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刷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1287发布日期:2018-10-26 21:1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刷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刷架。



背景技术:

电刷架的作用是通过弹簧将压力加在与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的碳 刷上,使其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稳定地传导电流。对电机来说,刷架和碳刷 都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不管碳刷的特性多么好,刷架不合适时,碳刷不仅不能 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特性,而且会给电机本身的性能和寿命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机刷架[申请号:CN201620610154.7],包括刷架板、若干个电刷、若干个刷握和若干个垫板,电刷的数量、刷握的数量和垫板的数量相同,所述电刷位于刷握内,所述刷握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向外鼓起的外凸结构以使所述刷握呈鼓形,所述刷握的外凸结构上设置有开槽,每个垫板均设有第一刷握固定口,所述刷架板设有与第一刷握固定口位置和数量相适应的第二刷握固定口,刷握底侧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依次穿过第一刷握固定口、第二刷握固定口,每个垫板均被限制在一个刷握与刷架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刷固定方便、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没有解决电刷裸露的问题,整体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电机刷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刷架,包括一次注塑外壳、二次注塑外壳和线路片,所述一次注塑外壳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线路片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孔、第二导电孔、第一过渡导电片、第二过渡导电片和冲断片,所述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过渡导电片和第二过渡导电片都注塑于一次注塑外壳,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都仅设定裸露的部位裸露于所述一次注塑外壳,其余部分被所述一次注塑外壳完全包裹,所述一次注塑外壳包括过渡区、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圆柱块和安装通孔,所述过渡区、圆柱块、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孔和第二导电孔都注塑于二次注塑外壳,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都仅设定裸露的部位裸露于所述二次注塑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注塑外壳包括第一柱子、第二柱子、凸台、沟槽、弧面、安装孔和主体,所述第一柱子和第二柱子设置于主体部分同一侧的中轴线位置,所述凸台设置于主体一侧,并且围绕主体一周,所述沟槽沿凸台一侧路径设置,所述沟槽内沿主体中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弧面,所述弧面设置有固定孔、第一碳刷孔和第二碳刷孔,所述二次注塑外壳将所述一次注塑外壳和线路片的非设定裸露部位包裹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碳刷孔和第二碳刷孔分别贯通于主体,并且分别与第一导电孔和第二导电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围绕安装通孔设置,并且呈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线路片的材质采用紫铜。

一种电机刷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冲压出一体结构的线路片,所述线路片包括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孔、第二导电孔、第一过渡导电片、第二过渡导电片和冲断片;

(2)将冲压成型的线路片表面电镀一层锡层;

(3)在所述线路片上注塑形成将所述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过渡导电片和第二过渡导电片固定在一起的一次注塑外壳,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一侧裸露于一次注塑外壳;

(4)将所述冲断片冲断,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孔、第二导电孔、第一过渡导电片和第二过渡导电片之间断开为仅依靠所述一次注塑外壳固定在一起;

(5)注塑包裹住所述一次注塑外壳和线路片的二次注塑外壳,一次注塑外壳和二次注塑外壳构成注塑外壳,所述线路片仅设定裸露的部位裸露于所述注塑外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电刷裸露在外,阻止了导电介质的非正常侵入,使产品的性能更加稳定耐用,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注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次注塑外壳、101第一柱子、102第二柱子、103凸台、104沟槽、105弧面、106安装孔、107固定孔、108第一碳刷孔、109第二碳刷孔、110第一凸块、111主体、2一次注塑外壳、201过渡区、202第二凸块、203第三凸块、204圆柱块、205安装通孔、3线路片、301第一导电片、302第二导电片、303第一导电块、304第二导电块、305第一导电孔、306第二导电孔、307第一过渡导电片、308第二过渡导电片、309冲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刷架,包括一次注塑外壳2、二次注塑外壳1和线路片3,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设有安装通孔205,所述线路片3包括第一导电片301、第二导电片302、第一导电块303、第二导电块304、第一导电孔305、第二导电孔306、第一过渡导电片307、第二过渡导电片308和冲断片309,所述第一导电块303、第二导电块304、第一过渡导电片307和第二过渡导电片308都注塑于一次注塑外壳2,所述第一导电块303和第二导电块304都仅设定裸露的部位裸露于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其余部分被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完全包裹,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包括过渡区201、第二凸块202、第三凸块203、圆柱块204和安装通孔205,所述过渡区201、圆柱块204、第一导电片301、第二导电片302、第一导电孔305和第二导电孔306都注塑于二次注塑外壳1,所述第一导电片301和第二导电片302都仅设定裸露的部位裸露于所述二次注塑外壳1。

所述二次注塑外壳1包括第一柱子101、第二柱子102、凸台103、沟槽104、弧面105、安装孔106和主体111,所述第一柱子101和第二柱子102设置于主体111部分同一侧的中轴线位置,所述凸台103设置于主体111一侧,并且围绕主体111一周,所述沟槽104沿凸台103一侧路径设置,所述沟槽104内沿主体111中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一凸块110,所述主体111的一侧设置有弧面105,所述弧面105设置有固定孔107、第一碳刷孔108和第二碳刷孔109,所述二次注塑外壳1将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和线路片3的非设定裸露部位包裹住。

所述第一碳刷孔108和第二碳刷孔109分别贯通于主体111,并且分别与第一导电孔305和第二导电孔306相连通。

所述第二凸块202和第三凸块203围绕安装通孔205设置,并且呈对称设置。

所述线路片3的材质采用紫铜。

本实用新型电机刷架的制作方法,方法如下:

(1)冲压出一体结构的线路片3,所述线路片包括包括第一导电片301、第二导电片302、第一导电块303、第二导电块304、第一导电孔305、第二导电孔306、第一过渡导电片307、第二过渡导电片308和冲断片309,参见图5;

(2)将冲压成型的线路片3表面电镀一层锡层;

(3)在所述线路片3上注塑形成将所述第一导电块303、第二导电块304、第一过渡导电片307和第二过渡导电片308固定在一起的一次注塑外壳2,所述第一导电块303和第二导电块304的一侧裸露于一次注塑外壳2;

(4)将所述冲断片309冲断,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片301、第二导电片302、第一导电块303、第二导电块304、第一导电孔305、第二导电孔306、第一过渡导电片307和第二过渡导电片308之间断开为仅依靠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固定在一起,参见图4;

(5)注塑包裹住所述一次注塑外壳2和线路片3的二次注塑外壳1,一次注塑外壳2和二次注塑外壳1构成注塑外壳,所述线路片3仅设定裸露的部位裸露于所述注塑外壳,参见图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二次注塑外壳、101第一柱子、102第二柱子、103凸台、104沟槽、105弧面、106安装孔、107固定孔、108第一碳刷孔、109第二碳刷孔、110第一凸块、111主体、2一次注塑外壳、201过渡区、202第二凸块、203第三凸块、204圆柱块、205安装通孔、3线路片、301第一导电片、302第二导电片、303第一导电块、304第二导电块、305第一导电孔、306第二导电孔、307第一过渡导电片、308第二过渡导电片、309冲断片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法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