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96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导航标已然转向低碳经济,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得益于近年来各方面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好多地区的屋顶上都安装上了光伏面板。

但是在目前的屋顶光伏安装工程中,光伏支架系统没有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这种排水系统的缺失给实际应用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包括两前立柱、两后立柱、设于两前立柱之间的主梁、设于两后立柱之间的主梁、设于两主梁之间的用于固定光伏面板组件的若干次梁,所述次梁两端设有连接各次梁的两第一封边,所述主梁两端设有与最外侧次梁连接的两第二封边,所述第一封边与第二封边之间通过转角封盖连接,所述第一封边、第二封边均包括支撑面、从支撑面上方向次梁上表面延伸的上封面、从支撑面下方向次梁下表面延伸的下封面,所述下封面与次梁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次梁下表面与第一封边、第二封边之间的间隙构成光伏支架的排水槽,所述第一封边、第二封边下封面设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封面设有与次梁下表面平行的延伸面,所述第一封边、第二封边通过下封面与次梁下表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水管设于第二封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角封盖形状与第一封面或第二封边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封边、第二封边的上封面与下封面之间设有隔层,所述隔层的上表面设有隔渣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层包括与次梁上表面平行的横面和与上隔层面垂直的竖层面,所述竖面高度低于次梁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角封盖内也设有与第一封边、第二封边内的隔层相适配的转角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水管沿前立柱或后立柱向下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次梁两端设有连接各次梁的两第一封边,所述主梁两端设有与最外侧次梁连接的两第二封边,所述第一封边与第二封边之间通过转角封盖连接,所述第一封边、第二封边均包括支撑面、从支撑面上方向次梁上表面延伸的上封面、从支撑面下方向次梁下表面延伸的下封面,所述下封面与次梁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次梁下表面与第一封边、第二封边之间的间隙构成光伏支架的排水槽,所述第一封边、第二封边下封面设有排水管;第一封边、第二封边不仅可以将次梁连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实现集中排水。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次梁用于安装光伏面板,次梁两端设有连接各次梁的两第一封边,第一封边将各次梁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光伏面板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更紧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风力过大而对光伏面板造成损坏。

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第一封边、第二封边的上封面与下封面之间设有隔层,所述隔层的上表面设有隔渣网,隔层将排水槽分为上下两部分,雨水在上层经隔渣网流入吸层,可以对光伏面板表面的杂物进行过滤,防止杂物堵塞排水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封边或第二封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角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立柱、2.后立柱、3.主梁、4.次梁、5.第一封边、51.支撑面、52.上封面、53.下封面、54.延伸面、55.隔层、56.隔渣网、6.第二封边、7.转角封盖、71.转角隔层、8.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一体式封边排水槽的光伏支架,包括两前立柱1、两后立柱2、设于两前立柱1之间的主梁3、设于两后立柱2之间的主梁3、设于两主梁3之间的用于固定光伏面板组件的若干次梁4,所述次梁4两端设有连接各次梁4的两第一封边5,所述主梁3两端设有与最外侧次梁4连接的两第二封边6,所述第一封边5与第二封边6之间通过转角封盖7连接,所述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均包括支撑面51、从支撑面51上方向次梁4上表面延伸的上封面52、从支撑面51下方向次梁4下表面延伸的下封面53,所述下封面53与次梁4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次梁4下表面与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之间的间隙构成光伏支架的排水槽,所述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下封面53设有排水管8。

优选地,下封面53设有与次梁4下表面平行的延伸面54,所述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通过下封面53与次梁4下表面连接,延伸面54可以使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与次梁4的连接更方便,密封的更严密。

优选地,排水管8设于第二封边6上,因为第二封边6设于主梁3两端,与次梁4平行,在光伏支架使用过程中,主梁3要根据光照变化绕前立柱1、后立柱2转动,使次梁4产生一个倾斜角度的,排水管8设于第二封边6上,总可以处于最低位置,便于排水。

优选地,转角封盖7形状与第一封面或第二封边6相适配,便于雨水从第一封边5流向第二封边6,最后集中经排水管8排出。

优选地,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的上封面52与下封面53之间设有隔层55,所述隔层55的上表面设有隔渣网56,隔层55将排水槽分为上下两部分,雨水在排水槽的上部分经隔渣网56过滤后流入排水槽下部分,可以避免杂物堵塞排水管8,并且便于后续清理。

优选地,隔层55包括与次梁4上表面平行的横面和与上隔层55面垂直的竖层面,所述竖面高度低于次梁4厚度,横面与次梁4的高度差构成排水槽的上部分,更便于雨水收集。

优选地,转角封盖7内也设有与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内的隔层55相适配的转角隔层7155,转角封盖7使第一封边5与第二封边6衔接在一起,且结构不变,不会因转角位置造成死角,影响排水效果。

优选地,排水管8沿前立柱1或后立柱2向下延伸,结构紧凑,便于雨水集中收集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