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5968发布日期:2018-09-14 23:2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选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光伏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判断硅片质量的方法已经落伍甚至已被淘汰,测试分选机的应用推动了光伏行业的进步。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反映了每一张硅片的质量,为后续制造出更高发电效率的光伏组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测试分选机主要是由上料台、测量系统和分选系统3个部分组成。其中测量系统为整台设备的核心部分,它又包含了厚度模组、线痕模组、隐形裂纹模组、脏污模组、边缘模组和尺寸、翘曲模组。当硅片从上料台入片经过测量系统时,会被这6个模组分别检测、对比,是否达到设定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测量的数值分选到对应的仓盒里面,最终将硅片分选出不同的等级。

目前,公开号为CN1013661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测试分选机,它包括测试托盘、至少一个打开单元和位置改变设备。测试托盘在其一侧排列多个插入件。在每个插入件上装载至少一个半导体装置。所述打开单元打开测试托盘所述一侧的一部分上的插入件。位置改变设备使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单元按照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单元可以位于测试托盘所述一侧的另一部分的方式运动,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单元可以打开在测试托盘所述一侧的另一部分的插入件。

这种测试分选机虽然可以根据半导体装置尺寸的改变减少被替换部件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和部件替换时间,但是由于这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缺乏过载保护,当加热回路及电机供电回路出现过载及短路等问题时容易烧坏电源,且电源缺乏信号指示,设备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判断问题发生点,造成设备故障修理时间长,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结构,其具有能够对电源起到过载保护,防止电源电路过载或短路,还能发出信号提示,提高修理和使用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结构,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接入端和输出端,接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过主线路连接,接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设有过载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包括设于主线路上靠近输出端一侧的保护件,主线路上串联有电磁线圈,用于在电路过载时产生足够的磁力吸引保护件以断开主线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流从接入端进入,从输出端送出,经过主线路,由于电磁线圈是串联在主线路上的,因此电磁线圈内的电流大小与主线路上的电流大小相同。当主线路上的电流过载时,电磁线圈内的电流同时增大,能够产生更大的电磁力,吸引保护件使其断开,从而断开电源的供电。如此能够避免电源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防止短路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保护件包括两片相对弯曲并相互抵接设置的用于传导电流的铜片,靠近电磁线圈一侧的铜片朝向电磁线圈的一面固定有吸引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铜片能够较好地传导电流,当线路过载,铜片中的电流过大时,铜片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此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吸附吸引铁块,就能够带着吸引铁块所在的铜片的中间朝向电磁线圈位置弯曲,从而断开两块铜片。

进一步设置:外壳内铰接有复位杆,复位杆一端抵接在吸引铁块上,另一端穿透并滑动连接在外壳上,中间位置铰接在外壳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检修完成后,通过拨动复位杆就能够顶动吸引铁块,使其带动铜片复位,实现电源的继续使用。

进一步设置:保护件包括绝缘板、固定在绝缘板上的导电铜板和滑动连接在绝缘板上的与导电铜板抵接用以传导电流的保护铜板,保护铜板朝向电磁线圈的一侧固定有导引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线圈在过载时产生较大的电磁力,吸引导引贴片,拉动保护铜板背离导电铜板滑移,完成主线路的切断。

进一步设置:保护铜板上固定有绝缘材料制成的活动杆,活动杆穿透外壳并能够沿着导电铜板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拨动活动杆就能够带着保护铜板滑移,在检修完成后能够实现保护铜板的复位,从而达到保护电源整体不受短路影响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主线路上外接有指引回路,外壳上设有连接在指引回路上的灯泡。

进一步设置:主线路上靠近输出端的一侧还设有熔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线路上外接指引回路,并且连接灯泡,在电源正常工作时,灯泡常亮;电源断开时灯泡熄灭,能够指引操作人员进行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同时熔断丝的设置可以避免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不足而不足以将保护件断开,短路或过载时产生的热量能够熔断熔断丝,使整个主线路断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对电源起到过载保护,防止电源电路过载或短路,电源断开时灯泡熄灭,能够指引操作人员进行检修,提高检修效率,还设有双重保护,避免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不足而不足以将保护件断开,短路或过载时产生的热量能够熔断熔断丝,使整个主线路断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复位杆与外壳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复位杆与外壳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接入端;12、输出端;2、过载保护机构;3、保护件;31、铜片;32、吸引铁块;33、复位杆;34、绝缘板;35、导电铜板; 36、保护铜板;37、导引铁片;38、活动杆;4、电磁线圈;5、灯泡;6、熔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整体为方形的外壳1,外壳1的两侧分别为电源的接入端11和电源的输出端12。输入端和输出端12之间通过主线路连接,主线路上靠近输出端12的一侧设有指引回路,外壳1上设有灯泡5,当主线路处于通电状态时,灯泡5常亮;当主线路断开时,灯泡5熄灭,能够指引操作人员对电源进行检修。

如图1所示,主线路上靠近输出端12的一侧设有熔断丝6,在电源短路或过载时,产生的较大热量能够使熔断丝6断开,从而完成主线路整体的断开,保护电源整体,使其免受短路或过载的影响。

如图1所示,主线路上还设有过载保护机构2。过载保护机构2包括两部分,其一为靠近电源接入端11设置的电磁线圈4,电磁线圈4串联在主线路内;其二为串联在抓新路中的保护件3,保护件3包括两片铜片31,铜片 31相对弯曲设置,弯曲部分相互抵接,两块铜片31分别连接电源的接入端 11和输出端12。

如图1所示,靠近电磁线圈4设置的铜片31中心位置设有吸引铁块32,吸引铁块32能够感受电磁线圈4的电磁力,当电磁线圈4在过载或短路情况下产生较大电磁力时,能够拉动吸引铁块32朝向接入端11一侧弯曲,断开两块铜片31。

如图2所示,外壳1内还设有复位杆33,复位杆33一端抵触在铜片31 中心位置的吸引铁块32上,另一端设于外壳1外,并且能够在外壳1上活动。复位杆33的中间位置铰接在外壳1内,操作人员抓住复位杆33的一端就能够旋转复位杆33以完成铜片31的复位连接。

实施例2,一种测试分选机电源结构,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壳1内设有绝缘板34,绝缘板34的一侧固定有导电铜板35,另一侧设有保护铜板36,保护铜板36滑动连接在绝缘板34上。保护铜板36朝向电磁线圈4设置,并且固定有导引铁片37,电磁线圈4能够吸引导引铁片37使其远离导电铜板35方向滑移。

如图4所示,保护铜板36上固定有活动杆38,活动杆38由绝缘材料制成,其能够穿透外壳1并能够沿着导电铜板35方向滑移。用户可以通过活动杆38拉动保护铜板36使其复位,使电源恢复使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