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端头保护的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5951发布日期:2018-09-14 23:2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有端头保护的线缆。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

在线缆的实际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线缆两端部都暴露在外,很容易导致线缆缆芯受腐蚀破坏或沾染上杂质,以往的做法是利用胶套套住线缆端部,或者用胶带封住线缆端部,但是,胶套很容易掉落,胶带易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很好地密封、保护线缆端部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有端头保护的线缆,以实现对线缆端头的保护,同时使得线缆的剥线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有端头保护的线缆,包括线缆本体,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线缆本体端头处的、起保护线缆本体端头作用的端头保护装置;上述端头保护装置包括可活动地安装在线缆本体上的滑套,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滑套左端的、具有剥线功能的剥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滑套右端的、用于将端头保护装置锁紧固定在线缆本体上的锁紧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端头保护装置,使得线缆的端头受到保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还增设了具有剥线功能的剥线机构,使得线缆的剥线使用更加方便;此外还增设了锁紧机构,使得端头保护装置固定的更加牢靠,降低滑脱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剥线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滑套上的旋转体,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旋转体端部的端盖,还包括两个分别有一端铰接在旋转体上的、对称设置的、用于辅助转动旋转体的手柄,还包括位于旋转体内部的、沿旋转体径向分布的、且一端与旋转体中心部相连通的、长条形的空腔,还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且可沿空腔长度方向滑动的刀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刀架上的切刀,还包括沿空腔长度方向布置的、一端与刀架螺纹连接的、一端与旋转体可转动配合的、且伸出旋转体的转轴,还包括设置在转轴伸出端的旋钮。

进一步地,上述端盖与旋转体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套端面的、用于将端头保护装置锁紧固定在线缆本体上的若干锁齿,还包括与滑套螺纹配合的、且与锁齿滑动配合的锁紧套。

为了使锁紧机构的锁紧固定效果更好,上述锁齿靠近线缆本体的一面设有顶靠在线缆本体外表面的、起防滑脱作用的凸起。

进一步地,上述旋转体、滑套、锁紧套同轴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其中,1线缆本体,2滑套,3旋转体,4端盖,5手柄,6空腔,7刀架,7a切刀,8转轴,8a旋钮,9锁紧套,10锁齿,10a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配有端头保护的线缆,包括线缆本体1,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线缆本体1端头处的、起保护线缆本体1端头作用的端头保护装置;上述端头保护装置包括可活动地安装在线缆本体1上的滑套2,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滑套2左端的、具有剥线功能的剥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滑套2右端的、用于将端头保护装置锁紧固定在线缆本体1上的锁紧机构。

上述剥线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滑套2上的旋转体3,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旋转体3端部的端盖4,还包括两个分别有一端铰接在旋转体3上的、对称设置的、用于辅助转动旋转体3的手柄5,还包括位于旋转体3内部的、沿旋转体3径向分布的、且一端与旋转体3中心部相连通的、长条形的空腔6,还包括设置在空腔6内的、且可沿空腔6长度方向滑动的刀架7,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刀架7上的切刀7a,还包括沿空腔6长度方向布置的、一端与刀架7螺纹连接的、一端与旋转体3可转动配合的、且伸出旋转体3的转轴8,还包括设置在转轴8伸出端的旋钮8a。

上述端盖4与旋转体3螺纹连接。

上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套2端面的、用于将端头保护装置锁紧固定在线缆本体1上的若干锁齿10,还包括与滑套2螺纹配合的、且与锁齿10滑动配合的锁紧套9。

上述锁齿10靠近线缆本体1的一面设有顶靠在线缆本体1外表面的、起防滑脱作用的凸起10a。

上述旋转体3、滑套2、锁紧套9同轴设置。

在保护线缆端部时,先将端头保护装置套装在线缆本体1端部;然后将端头保护装置移动到适当位置,通过旋紧锁紧套9来锁紧固定端头保护装置,随着锁紧套9的锁紧,锁齿10逐渐夹紧线缆本体1;最后再将端盖4安装到旋转体3上,完成线缆端头的密封防护。

剥线时,首先松开锁紧套9,保证端头保护装置可以沿线缆本体1滑动;然后转动旋钮8a,使得切刀7a逐渐伸出,直至伸出适当的长度;然后再整体移动端头保护装置,使得切刀7a刀口抵住线缆保护层端面,同时翻转出手柄5;最后再缓慢给手柄5施加轴向力和旋转力,使得剥线机构在旋转的同时,逐步沿线缆本体1移动,从而完成线缆的剥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