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用电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281发布日期:2018-08-08 00:1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0kV电力装置因对电缆折弯性能要求高而大量采用了乙丙橡皮电缆,该电缆三相分离缺乏,缺乏统一的相间绝缘设计,在很多企业长期运行高压变频器等设备时,在柜内电缆布线不整齐,电缆三相之间因局部放电出现大量的白色附着物,长此以往将使电缆绝缘性能逐渐变差,局部缺陷可能会演变为短路事故。

局部放电的产生是由放电部位的电场强度决定的,尤其是绝缘结构中电场分布不均匀时,使局部区域电场过于集中而发生局部放电。传统的高压变频器等装置的柜内走线为自由排列绑扎的方式,这种走线方式绑扎点周围电缆排列不平整,电缆之间易有宽窄不一的空气间隙,单根电缆周围有电场,加上两根电缆之间距离在变化,所以形成了不均匀的电场,在电缆过于集中的区域,电缆之间有很高的电压差,在高场强的作用下发生轻微的局部放电,使电缆放电部分产生白色附着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固定装置,使得电缆之间始终保持有足够的空气间隙,从而避免了长期运行中产生的局部放电现象,杜绝绝缘安全隐患。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系统用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外部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机架通过若干个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固定板中部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通过顶部的连接器与三个分杆连接且分杆之间成120°角;所述的分杆长度为0.5cm-1.5cm,分杆端部通过转轴与电缆固定器连接;所述的电缆固定器分为固定左箍与固定右箍;所述的固定左箍与固定右箍一端端部与转轴连接并在另一端端部通过夹紧机构活动连接,固定左箍与固定右箍内部设有防滑层。

其中,所述的固定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垫片。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连接器与分杆外部包裹有橡胶绝缘层。

其中,所述的分杆长度为0.5cm-1cm。

其中,所述的固定左箍与固定右箍内部设有螺纹层。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橡皮绝缘电缆在柜内走线时始终满足不同相之间有不小于0.5厘米的间距,电缆之间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升高,从而保证在高压变频等装置在长期运行中柜内电缆不会因局部放电产生白色附着物,延长电缆使用寿命,消除绝缘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部机架、2为固定板、3为螺栓、4为支撑杆、5为连接器、6为分杆、7为转轴、8为电缆固定器、9为固定左箍、10为固定右箍、11为夹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系统用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外部机架1,外部机架1通过若干个螺栓3与固定板2连接;固定板2中部设有支撑杆4,固定板2底部设有若干个垫片;支撑杆4通过顶部的连接器5与三个分杆6连接且分杆6之间成120°角;分杆6长度为0.5cm-1.5cm,优选长度为0.5cm-1cm,分杆6端部通过转轴7与电缆固定器8连接;电缆固定器8分为固定左箍9与固定右箍10;固定左箍9与固定右箍10一端端部与转轴7连接并在另一端端部通过夹紧机构11活动连接,固定左箍9与固定右箍10内部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为螺纹层;支撑杆4、连接器5与分杆6外部包裹有橡胶绝缘层。

使用时,将不同相的电缆放置到不同的电缆固定器8中,通过固定左箍9与固定右箍10对电缆进行包裹,然后通过夹紧机构11进行固定,使得不同相的电缆之间保持不小于0.5厘米的间距,电缆之间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升高,从而保证在高压变频等装置在长期运行中柜内电缆不会因局部放电产生白色附着物,延长电缆使用寿命,消除绝缘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