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1950发布日期:2018-09-04 23:2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转子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电机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的发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机座和轴承构成,为了使转子和定子的线圈温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通常都会设置转子冷却系统,用于将发电机组内的转子和定子线圈的能量损耗过程中转换的热量带出发电机组,从而保证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但是,转子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会与转子线圈中的铜元素发生反应,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定期检测和化验转子冷却水的水质,容易出现冷却水中的铜含量超标,严重时,还会出现转子线圈腐蚀穿孔,从而导致整个发电机组损坏,现有的设备中,通常采用转子冷却水微碱化装置对转子冷却水进行检测和处理,但是转子冷却水微碱化装置的造价和维护费用较高,严重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水系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冷却水的电导率值的自动补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水系统,该系统包括:

水箱部,水箱部包括箱体、补水管和溢流管,补水管连接于箱体,用于向箱体输送水,溢流管设置在箱体的上部,并且连接于箱体,用于排出溢出箱体的水;

控制部,控制部设置在补水管上,用于控制补水管的开启或者关闭;

检测部,检测部的一端伸入箱体中,用于实时检测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部,当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开启;当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关闭。

优选地,补水管包括连接管、凝结水管和除盐水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箱体,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凝结水管和除盐水管,控制部设置在连接管上。

优选地,检测部为电导率表。

优选地,控制部为电磁阀。

优选地,水箱部还包括排污管,排污管设置在箱体的下部,用于排出杂质。

优选地,排污阀,排污阀设置在排污管上,用于控制排污管的开启或者关闭。

优选地,水箱部还包括空气管,空气管设置在箱体的上部,用于排出箱体内的空气。

优选地,空气管与箱体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溢流管与箱体的连接处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水箱部包括箱体、补水管和溢流管,补水管连接于箱体,用于向箱体输送水,溢流管设置在箱体的上部,并且连接于箱体,用于排出溢出箱体的水;控制部设置在补水管上,用于控制补水管的开启或者关闭;检测部的一端伸入箱体中,用于实时检测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部,当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开启;当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关闭,正常情况下,补水管开启,冷却水从补水管进入箱体中,当箱体内的水与检测部的一端相互接触时,由于正常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大于4.5微西/厘米,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关闭信号,补水管关闭,发电机组进行发电过程,当伸入箱体内的检测部的一端检测到箱体内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开启,补水管内的水进入箱体中,使箱体内的冷却水与补水管进入的水进行混合,从而降低箱体内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当箱体内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大于4.5微西/厘米,检测部向控制部发出关闭信号,补水管关闭,从而完成自动补水,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定期检测和化验转子冷却水的水质,容易出现冷却水中的铜含量超标,严重时,还会出现转子线圈腐蚀穿孔,从而导致整个发电机组损坏,现有的设备中,通常采用转子冷却水微碱化装置对转子冷却水进行检测和处理,但是转子冷却水微碱化装置的造价和维护费用较高,严重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补水管设置控制部,并且通过检测部检测箱体内的水的电导率值控制控制部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而达到使补水管自动补水的技术效果,并且,控制部和检测部的价格较低,方便实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水系统,该系统包括:

水箱部1,水箱部1包括箱体11、补水管12和溢流管13,补水管12连接于箱体11,用于向箱体11输送水,溢流管13设置在箱体11的上部,并且连接于箱体11,用于排出溢出箱体11的水;

控制部2,控制部2设置在补水管12上,用于控制补水管12的开启或者关闭;

检测部3,检测部3的一端伸入箱体11中,用于实时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部2,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12开启;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12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水箱部1包括箱体11、补水管12和溢流管13,补水管12连接于箱体11,用于向箱体11输送水,溢流管13设置在箱体11的上部,并且连接于箱体11,用于排出溢出箱体11的水;控制部2设置在补水管12上,用于控制补水管12的开启或者关闭;检测部3的一端伸入箱体11中,用于实时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部2,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12开启;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12关闭,正常情况下,补水管12开启,冷却水从补水管12进入箱体11中,当箱体11内的水与检测部3的一端相互接触时,由于正常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大于4.5微西/厘米,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补水管12关闭,发电机组进行发电过程,当伸入箱体11内的检测部3的一端检测到箱体11内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12开启,补水管12内的水进入箱体11中,使箱体11内的冷却水与补水管12进入的水进行混合,从而降低箱体11内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当箱体11内的冷却水的电导率值大于4.5微西/厘米,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补水管12关闭,从而完成自动补水,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定期检测和化验转子冷却水的水质,容易出现冷却水中的铜含量超标,严重时,还会出现转子线圈腐蚀穿孔,从而导致整个发电机组损坏,现有的设备中,通常采用转子冷却水微碱化装置对转子冷却水进行检测和处理,但是转子冷却水微碱化装置的造价和维护费用较高,严重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补水管12设置控制部2,并且通过检测部3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控制控制部2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而达到使补水管12自动补水的技术效果,并且,控制部2和检测部3的价格较低,方便实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发电机转子冷却水的电导率满足国标《GB/T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要求,通过控制转子冷却水的电导率,保证转子冷却水pH在合格范围。

上述水箱部1的作用是降低发电机转子的温度,水箱部1包括箱体11、补水管12和溢流管13,补水管12连接于箱体11,用于向箱体11输送水,溢流管13设置在箱体11的上部,并且连接于箱体11,用于排出溢出箱体11的水,补水管12将水输送至箱体11中,溢流管13能够在箱体11内的水过多时,将多余的水排出箱体11,箱体11、溢流管13和补水管12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补水管12和溢流管13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箱体11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控制部2的作用是控制补水管12的开启或者关闭,控制部2设置在补水管12上,用于控制补水管12的开启或者关闭;检测部3的作用是检测箱体11中的水的电导率值,检测部3的一端伸入箱体11中,用于实时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部2,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12开启;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12关闭,通过在补水管12设置控制部2,并且通过检测部3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控制控制部2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而达到使补水管12自动补水的技术效果,并且,控制部2和检测部3的价格较低,方便实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补水管12包括连接管121、凝结水管122和除盐水管123,连接管121的一端连接于箱体11,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凝结水管122和除盐水管123,控制部2设置在连接管121上。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补水管12,补水管12包括连接管121、凝结水管122和除盐水管123,连接管121的一端连接于箱体11,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凝结水管122和除盐水管123,控制部2设置在连接管121上,也就是说,凝结水通过凝结水管122进入连接管121和箱体11,除盐水通过除盐水管123和连接管121进入箱体11,可以实现双路补水,进而达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的,检测部3为电导率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检测部3,将检测部3设置为电导率表,电导率表的作用是实时检测水的电导率,电导率也称为导电率,电导率(condu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通过电导率表对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进行实时检测,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12开启;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12关闭,通过在补水管12设置控制部2,并且通过检测部3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控制控制部2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而达到使补水管12自动补水的技术效果,并且现有的电导率表的价格较低,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控制部2为电磁阀。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控制部2,将控制部2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Electromagnetic 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通过将电导率表与电磁阀进行连接,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开启信号,使补水管12开启;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控制部2发出关闭信号,使补水管12关闭,通过在补水管12设置控制部2,并且通过检测部3检测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控制控制部2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而达到使补水管12自动补水的技术效果,并且现有的电磁阀的价格较低,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水箱部1还包括排污管14,排污管14设置在箱体11的下部,用于排出杂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水箱部1,水箱部1还包括排污管14,排污管14设置在箱体11的下部,用于排出杂质,箱体11内的水在发电机转子的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不溶于水的杂质,长期积累会导致箱体11内的水质下降,通过设置排污管14,将箱体11内的杂质排出,进而达到方便排出箱体11内的杂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排污阀4,排污阀4设置在排污管14上,用于控制排污管14的开启或者关闭。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排污阀4,排污阀4设置在排污管14上,用于控制排污管14的开启或者关闭,排污阀4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与检测部3进行连接,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小于3.0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排污阀4发出开启信号,使排污管14开启,排出杂质;当箱体11内的水的电导率值等于或者大于4.5微西/厘米时,检测部3向排污阀4发出关闭信号,使排污管14关闭,进而达到自动控制排污管14的开启或者关闭的技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排污管14的直径必须要小于补水管12的直径,使补水管12的进水速度大于排污管14的出水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水箱部1还包括空气管15,空气管15设置在箱体11的上部,用于排出箱体11内的空气。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水箱部1,水箱部1还包括空气管15,空气管15设置在箱体11的上部,用于排出箱体11内的空气,空气管15的作用是排出箱体11内的空气,通过补水管12向水箱内补充水,箱体11内的空间被压缩,多余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管15排出箱体11,并且,当箱体11的内水过多,溢流管13排水不及时,空气管15还能够起到溢流管13的作用,辅助溢流管13将箱体11内的水排出箱体11,进而达到快速排出箱体11内的水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空气管15与箱体11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溢流管13与箱体11的连接处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空气管15和溢流管13,由于溢流管13的主要作用是排出箱体11内的水,而空气管15的作用是排出箱体11内的空气,因此,将空气管15与箱体11的连接处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溢流管13与箱体11的连接处的高度,使箱体11内的水先进入溢流管13,当箱体11内的水过多,溢流管13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排出,并且水位达到空气管15时,空气管15辅助溢流管13进行排水,进一步达到了快速排出箱体11内的水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