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及利用该机构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505发布日期:2019-02-19 18:23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及利用该机构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和利用该传动机构的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永磁体的传动机构和利用该传动机构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机械动力传输机构,如链条传动机构等,普遍结构复杂,容易破损,加工安装调整精度要求高,工作时噪音大,容易磨损,传动效率低,抗恶略环境能力差,负荷较大时容易断裂出现事故,以及使用寿命短。

现有自行车通常使用链条传动,但是链条普遍存在容易断裂和脱轮的问题,一旦链条断裂或脱轮,自行车就无法使用。并且上坡或载物的时候骑行非常的吃力,缺少助力机构的辅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容易磨损,以及自行车传动链条在负荷较大时容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及利用该机构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隔磁外壳,主动强力永磁体、动力输入轴、从动强力永磁体、从动永磁体连接件、活动连杆和动力输出曲轴;

隔磁外壳的一端横向设有动力输入轴,该动力输入轴通过轴承与隔磁外壳转动配合;主动强力永磁体设于隔磁外壳内,且该主动强力永磁体的中轴处与动力输入轴固定、由动力输入轴带动转动;

从动强力永磁体设于隔磁外壳内、且隔磁外壳限制从动强力永磁体其中一端的磁极始终与主动强力永磁体的磁极相对设置;主动强力永磁体转动改变磁极、吸引或排斥从动强力永磁体、令从动强力永磁体沿隔磁外壳往复运动;

从动强力永磁体的另一端固定有从动永磁体连接件、该从动永磁体连接件与活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出曲轴的轴颈套接、并转动配合;

动力输出曲轴横向设于隔磁外壳另一端、且动力输出曲轴通过轴承与隔磁外壳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自行车,包括车架、驱动轮、从动轮和脚踏,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固定于车架下方,动力输入轴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脚踏曲柄、每个脚踏曲柄的另一端均安装有脚踏;动力输出曲轴的端头与驱动轮轴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其结构简单,加工装配精度要求低,不易磨损,传动效率高于0.98,抗恶劣环境、抗震动能力强,工作噪音小,应用在自行车上,能够在过载时对其他零件起过载保护作用,且有效防止传动件断裂等恶劣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自行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自行车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根据了解,目前永磁体材料不断更新,磁吸力不断提高。

目前工厂里普遍应用一种永磁起重器,具有体积小、自重轻,吸持力强,不用电,剩磁几乎为零,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最大拉脱力是额定起重力的2.8~4倍。手动型永磁起重器可单手操作并且不需要多大力量。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来制造的。内部采用高性能永久磁性材料钕硼砂,能够在磁路中产生很强的吸力,通过手柄翻转改变磁力线使永磁铁处于工作或者关闭状态。磁感线外放和收回产生的吸力大小视永磁体大小有关,从6KG到375KG,吸力达到从100KG到5000KG不等。

根据磁场原理和现有机械使用依据,设计采用两块永磁体使其比单独永磁体对铁料的磁力翻倍。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隔磁外壳1,主动强力永磁体2、动力输入轴3、从动强力永磁体4、从动永磁体连接件5、活动连杆6和动力输出曲轴7;

隔磁外壳1的一端横向设有动力输入轴3,该动力输入轴3通过轴承与隔磁外壳1转动配合;主动强力永磁体2设于隔磁外壳1内,且该主动强力永磁体2的中轴处与动力输入轴3固定、由动力输入轴3带动转动;

外在动力导入动力输入轴3,主动强力永磁体2通过动力输入轴3带动起旋转,旋转力量相对其他传动机构负载非常小;

从动强力永磁体4设于隔磁外壳1内、且隔磁外壳1限制从动强力永磁体4其中一端的磁极始终与主动强力永磁体2的磁极相对设置;主动强力永磁体2转动改变磁极、吸引或排斥从动强力永磁体4、令从动强力永磁体4沿隔磁外壳1往复运动;

从动强力永磁体4的另一端固定有从动永磁体连接件5、该从动永磁体连接件5与活动连杆6的一端铰接,活动连杆6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出曲轴7的轴颈套接、并转动配合;

动力输出曲轴7横向设于隔磁外壳1另一端、且动力输出曲轴7通过轴承与隔磁外壳1转动配合。动力输出曲轴7负载连接需要提供动力的装置,用于输出动力。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隔磁外壳1的内壁设有滑动槽15,从动强力永磁体4嵌入滑动槽15中、且从动强力永磁体4与隔磁外壳1的内壁间隙配合。

滑动槽15束缚从动强力永磁体4的运动方向,令其只能做往复运动,或者令隔磁外壳1吻合从动强力永磁体4的外形,令其在隔磁外壳1内限制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具体实施方式三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隔磁外壳1的内壁与从动强力永磁体4的外壁的间隙间填充有润滑油。

润滑油用于润滑从动强力永磁体4,并且起到吸热降温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四

本具体实施方式四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动力输入轴3和动力输出曲轴7的同侧端于隔磁外壳1分别轴毂连接有动力输入轴带轮8和输出曲轴带轮9,动力输入轴带轮8与输出曲轴带轮9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

动力输入轴带轮8与输出曲轴带轮9成相对转动比轮径,输出曲轴带轮9从动于输入轮,动力输入轴带轮8与输出曲轴带轮9用于调节传动比,以及起到稳定传动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五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自行车,包括车架11、驱动轮12、从动轮13和脚踏14,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固定于车架11下方,动力输入轴3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脚踏曲柄、每个脚踏曲柄的另一端均安装有脚踏14;动力输出曲轴7的端头与驱动轮12轴毂连接。

利用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的自行车,利用永磁体非接触式动力传输机构代替了原有自行车的链条传输机构,操作者通过脚踏14动力输入至动力输入轴3,动力输出曲轴7输出动力至驱动轮12,一般自行车的驱动轮为后轮,因此动力输出曲轴7输出动力至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六

本具体实施方式六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驱动轮12为两个后轮,即自行车为三轮自行车,动力输出曲轴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轮轴毂连接,一起驱动两个后轮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