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219发布日期:2019-03-15 19:0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步进电机的连接引线,一端用于连接步进电机线圈绕线的插接端,另一端用于连接与外部供电单元进行插接的联接器。引线与联接器连接时,通常通过线路板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即在联接器上一体安装有用于导电的导电端子,先将引线内的导线芯线焊接至线路板一侧,然后将焊接后的线路板另一侧与联接器上导电端子焊接,实现引线与联接器两者电连接。

但该结构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采用线路板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两道焊接工序加工,增加焊接工作量,且还不利于自动化生产;2、引线与联接器之间的用于电连接两者的线路板,会因为线路板自身故障率高,铜箔、焊盘产生损坏导致电连接失效的问题;3、线路板的制作提高了步进电机的生产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以使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更简单,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引线和联接器,还包括设置在联接器上的卡线槽,卡线槽用于卡接所述引线并将其固定,所述引线卡接在所述卡线槽中,引线的引线芯伸出卡线槽,并与联接器的导电端子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联接器上设有用于导电端子插入的端子配合孔,端子配合孔用于穿置并固定导电端子,并且所述端子配合孔与导电端子过盈配合,所述端子配合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卡线槽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卡线槽具有开口,引线从所述开口进入卡线槽,在卡线槽的开口处设有防脱卡接凸,防脱卡接凸用于卡抓住引线的绝缘皮。

进一步,所述端子配合孔设置有多个,所述卡线槽的数量与端子配合孔的数量相同,端子配合孔正对对应的卡线槽,以将导电端子与对应的引线的引线芯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端子配合孔的底面与所述卡线槽的上表面相齐平。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的伸出所述端子配合孔的端部具有90°折弯的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用于与引线的引线芯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折弯边与卡线槽的轴线平行,并且第一折弯边的靠近卡线槽的侧面与卡线槽的靠近第一折弯边的侧面共面。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折弯边向联接器上表面方向折弯,并且,第一折弯边的靠近联接器上表面的端部与联接器上表面具有一定距离D;所述第一折弯边的靠近卡线槽的侧面与联接器垂直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E;所述端子配合孔的底面与联接器上表面的距离为C,并且,C>E>D。

进一步,所述端子配合孔的底面与所述卡线槽的上表面留有一定距离,导电端子插入所述端子配合孔后与卡线槽的上表面空间隔离,导电端子伸出端子配合孔的端部的中心轴线与引线槽的中心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引线卡入所述引线槽中,引线的引线芯具有90°折弯的第二折弯边,并通过该第二折弯边与导电端子焊接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摒弃了利用线路板作为中间桥梁连接引线与联接器的方案,而是采用在联接器上设置卡线槽,将引线卡接在卡线槽中,并利用卡线槽固定住引线,利用引线的引线芯直接与联接器的导电端子焊接,从而实现引线与联接器的电连接。引线和联接器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省去了通过线路板连接的两次焊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省去了将引线和联接器电连接的线路板,从而实现了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将导电端子90°折弯,以与卡入卡线槽中的引线的引线芯平行设置,并与引线芯保持紧密贴合的结构。此结构能够使得第一折弯边在与引线芯焊接时能够紧密贴合,增加接触面积,从而使引线的引线芯与导电端子的第一折弯边能够贴合焊接,避免虚焊的缺陷。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产品批量自动化生产。

3)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另一种将将引线的引线芯90°折弯,以与插入端子配合孔中的导电端子平行设置,并与导电端子保持紧密贴合的结构。此结构同样能够使得第二折弯边在与导电端子焊接时能够紧密贴合,增加接触面积,从而使引线的引线芯与导电端子能够贴合焊接,避免虚焊的缺陷。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产品批量自动化生产。

4)本实用新型在卡线槽的开口处设置防脱卡接凸,用于卡抓住引线的绝缘皮。引线压入卡线槽后,通过卡线槽形状的限制,使引线的绝缘皮产生形变,引线在防脱卡接凸的作用下无法从卡线槽中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2中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

图2为实施例2的联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2的联接器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导电端子插入端子配合孔中并折弯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联接器的俯视图,其中引线卡入卡线槽中;

图6为图5的V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引线与联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焊接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1、实施例3的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

图9为实施例3的联接器的立体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联接器的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引线与联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焊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实施例1:

如图1、图8所示,一种电机引线与联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引线2和联接器1,还包括设置在联接器1上的卡线槽13,卡线槽13用于卡接所述引线2并将其固定,所述引线2卡接在所述卡线槽13中,引线2的引线芯21伸出卡线槽13,并与联接器1的导电端子3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摒弃了利用线路板作为中间桥梁连接引线与联接器的方案,而是采用在联接器1上设置卡线槽13,将引线卡接在卡线槽13中,并利用卡线槽13固定住引线2,利用引线2的引线芯21直接与联接器1的导电端子3焊接,从而实现引线2与联接器1的电连接。引线2和联接器1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省去了通过线路板连接的两次焊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省去了将引线和联接器电连接的线路板,从而实现了降低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引线2的引线芯21与导电端子3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更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联接器1上设有用于导电端子3插入的端子配合孔11,端子配合孔11用于穿置并固定导电端子3,并且所述端子配合孔11与导电端子3过盈配合,所述端子配合孔11的轴向与所述卡线槽13的轴向垂直。端子配合孔11的截面为规则的矩形截面,安装在其中的导电端子3也为规则矩形截面,导电端子3与端子配合孔11过盈配合。端子配合孔11的截面优选为正方形,同样的,导电端子3的截面为与之配合的正方形。

为了便于将引线2卡入卡线槽13,所述卡线槽13具有开口,引线2从所述开口进入卡线槽13。在卡线槽13的开口处设有防脱卡接凸17,防脱卡接凸17用于卡抓住引线2的绝缘皮22。图6示出了卡线槽13上的防脱卡接凸17的结构。图5、图6示出了引线2卡入卡线槽13的状态。本实施例2中,卡线槽13为非整圆结构,由于引线2的绝缘皮22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引线2可以挤压进比自身外径更小的空间,引线2压入卡线槽13后,通过卡线槽13形状的限制,使引线2的绝缘皮22产生形变,引线2在防脱卡接凸17的作用下无法从卡线槽13中脱出。

所述端子配合孔11设置有多个,所述卡线槽13的数量与端子配合孔11的数量相同,端子配合孔11正对对应的卡线槽13,以将导电端子3与对应的引线2的引线芯21焊接连接。图2示出了端子配合孔11与卡线槽13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2中,联接器1上的端子配合孔11设置有四个,卡线槽13也设置有四个,端子配合孔11及卡线槽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置。端子配合孔11正对卡线槽13中心,从而确保引线2卡入卡线槽13后,引线的引线芯21能够对准插入端子配合孔11中的导电端子3,从而便于在将引线芯21与导电端子3进行焊接时位置匹配准确。

所述端子配合孔11的底面12与所述卡线槽13的上表面14相齐平,图2示出了配合孔11的底面12与所述卡线槽13的上表面14相齐平的状态,以确保导电端子3穿置在端子配合孔11后,导电端子3的底面与卡线槽13的上表面14紧密贴合。

为了便于导电端子3与引线的引线芯21焊接,本实施例2采取将导电端子3折弯的结构。图4示出了导电端子插入端子配合孔中并折弯的过程。所述导电端子(3)的伸出所述端子配合孔11的端部具有90°折弯的第一折弯边31,所述第一折弯边31用于与引线2的引线芯21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折弯边31与卡线槽13的轴线平行,并且第一折弯边31的靠近卡线槽13的侧面与卡线槽13的靠近第一折弯边31的侧面共面,使得第一折弯边31在与引线芯21焊接时能够紧密贴合,增加接触面积,有利于引线2的引线芯21与导电端子3的第一折弯边31能够贴合焊接,避免虚焊的缺陷。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产品批量自动化生产。

图3示出了第一折弯边31折弯时的优选方案,以确保导电端子3的折弯不影响安装外盖,避免虚焊。所述导电端子3的所述第一折弯边31向联接器上表面15方向折弯,并且,第一折弯边31的靠近联接器上表面15的端部与联接器上表面15具有一定距离D,以确保导电端子3与引线芯21焊接后焊接部分可以安装外部壳盖,并且,外部壳盖不与联接器上表面15发生干涉;所述第一折弯边31的靠近卡线槽13的侧面与联接器垂直面16之间具有一定距离E,以确保第一折弯边31的上边与卡线槽13的最低面位于一直线上,以实现外部引线2的引线芯21与第一折弯边31能贴合,有利于焊接,并避免虚焊现象发生;所述端子配合孔11的底面12与联接器上表面15的距离为C,以确保导电端子3的底面始终贴合配合孔11的底面12,并且,C>E>D。

实施全3:

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引线2的引线芯21与导电端子3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另一种更优选的方案。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联接器1上设有用于导电端子3插入的端子配合孔11,端子配合孔11用于穿置并固定导电端子3,并且所述端子配合孔11与导电端子3过盈配合,所述端子配合孔11的轴向与所述卡线槽13的轴向垂直。端子配合孔11的截面为规则的矩形截面,安装在其中的导电端子3也为规则矩形截面,导电端子3与端子配合孔11过盈配合。端子配合孔11的截面优选为正方形,同样的,导电端子3的截面为与之配合的正方形。

为了便于将引线2卡入卡线槽13,所述卡线槽13具有开口,引线2从所述开口进入卡线槽13。在卡线槽13的开口处设有防脱卡接凸17,防脱卡接凸17用于卡抓住引线2的绝缘皮22。本实施例3中,卡线槽13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该开口的半径小于引线2的半径,此种结构的卡线槽13图中未示出。由于引线2的绝缘皮22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引线2可以挤压进比自身外径更小的空间,引线2压入卡线槽13后,通过卡线槽13形状的限制,使引线2的绝缘皮22产生形变,引线2在防脱卡接凸17的作用下无法从卡线槽13中脱出。

所述端子配合孔11设置有多个,所述卡线槽13的数量与端子配合孔11的数量相同,端子配合孔11正对对应的卡线槽13,以将导电端子3与对应的引线2的引线芯21焊接连接。图9示出了端子配合孔11与卡线槽13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3中,联接器1上的端子配合孔11设置有四个,卡线槽13也设置有四个。端子配合孔11正对卡线槽13中心,从而确保引线2卡入卡线槽13后,引线的引线芯21能够对准插入端子配合孔11中的导电端子3,从而便于在将引线芯21与导电端子3进行焊接时位置匹配准确。

为了便于导电端子3与引线的引线芯21焊接,本实施例3采取将引线2的引线芯21折弯的结构。图11示出了引线与联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的焊接关系。所述端子配合孔11的底面12与所述卡线槽13的上表面14留有一定距离,导电端子3插入所述端子配合孔11后与卡线槽13的上表面14空间隔离,并且导电端子3伸出端子配合孔11的端部与引线槽13的轴线垂直,所述引线2卡入所述引线槽13中,引线2的引线芯21具有90°折弯的第二折弯边211,并通过该第二折弯边211与导电端子3焊接连接。也就是说,导电端子3插入端子配合孔11后无折弯,继续保持沿端子配合孔11的方向,而是将引线芯21进行90°折弯,使引线芯21的第二折弯边211与导电端子3平行并保持紧密贴合,从而避免虚焊,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产品批量自动化生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