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121发布日期:2019-10-15 18:1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行电、行充、充电宝、尿袋、奶妈;英语:Power bank)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直流-直流转换器),绝大部分的行动电源带有充电器,用作为内置电池充电。

现有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结构有以下几种:

1、一个充电口,至少一个放电口,比较常规的移动电源,但是充电口的接口型号与需要充电的移动设备的接口存在不同情况,需要额外使用不同的数据线实现充放电功能,携带数据线麻烦。

2、一个专用充电口,至少具有一充电接口,多数移动电源租借均采用此结构,不仅充电方便,用户使用时不需要额外使用数据线,但是占用空间大,需要较完善的移动电源租借台,且容易产生充电接触不良的情况(特别是采用USB接口作为充电口)。

如何提高为移动电源充电及后续使用的便捷性,使为移动电源充电更稳定,结构更简单,是现有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解决移动电源充电及后续使用的不方便,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容易产生充电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蓄电池和具有电源管理电路的PCB板,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与蓄电池的两电极电连接,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表面且与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充电端电连接的导电板,以及凸出壳体表面设置的接口,所述接口的表面金属层与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二充电端电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板和接口均设置在壳体的一端面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板包括一通孔,所述接口穿过通孔向外延伸设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移动电源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一端与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充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导电板抵触。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所述导电板设置在上盖外侧,所述PCB板设置在上盖内侧,所述导电柱穿过上盖与导电板抵触。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柱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柱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柱体中空结构中的探针,所述探针与柱体底部设有弹性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所述导电板设置在上盖外侧,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一与接口固定连接且固定在上盖的底座。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板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接口的表面金属层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板包括塑型体和包裹在塑型体外侧的导电层。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移动电源包括邻近导电板设置的磁铁或/和可磁吸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与蓄电池两电极连接的导电板和接口表面金属层,通过导电板和接口表面金属层与外部电源连接,为蓄电池充电,提高充电的便捷性,不需要额外提供充电接口,或者需要通过接口插接实现充电;进一步地,通过导电柱充电,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导电柱的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磁铁或/和可磁吸金属的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内的蓄电池200和具有电源管理电路301的PCB板300,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1与蓄电池200的两电极电连接,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0表面且与电源管理电路301的第一充电端电连接的导电板400,以及凸出壳体100表面设置的接口500,所述接口500的表面金属层510与电源管理电路301的第二充电端电连接。

具体地,电源管理电路301包括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均与蓄电池200的两电极电连接,蓄电池200通过供电模块向外供电,蓄电池200通过充电模块接收外部电能,为自身充电;以及,供电模块与接口500的引脚连接,即与接口500的V+引脚和地引脚连接,当接口500与外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的充电口连接时,为终端设备供电;以及,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分别与导电板400和接口500的表面金属层510电连接,外部电源、导电板400、充电模块第一、充电端蓄电池200、充电模块第二充电端、接口500的表面金属层510形成以充电回路,外部电源为蓄电池200充电。

壳体100设有腔体101,蓄电池200、PCB板300均设置在腔体101中,导电板400设置在壳体100表面,接口500凸出壳体100表面设置,在充电时,导电板400与外部电源的一电极接触,接口500的表面金属层510与外部电源的另一电极接触,形成充电回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优选方案。所述导电板400和接口500均设置在壳体100的一端面上。当需要充电时,放置与一具有特殊结构的充电座上,移动电源将导电板400一端面放置在充电座充电区域中,所述充电区域设置有与导电板400抵触且作为一电极的导电块或导电面,实现电连接,以及,所述充电区域中设置一通孔,所述移动电源的接口500穿过通孔设置,且其表面金属层510与充电座内部的一电极电连接,实现充电。

进一步地,在移动电源中,所述导电板400包括一通孔,所述接口500穿过通孔向外延伸设置。通过上述结构,使导电板400可以与充电座的导电块或导电面充分接触。优选地,接口500设置在导电板400的正中位置,或者,邻近导电板400的正中位置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400通过电源管理电路301与蓄电池200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接口500的表面金属层510通过电源管理电路301与蓄电池200的正极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400包括塑型体和包裹在塑型体外侧的导电层。塑型体设置不同厚度不同形状的载体,并在载体表面镀上可导电材质,形成导电层。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导电柱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移动电源包括设置在PCB板300上的导电柱600,所述导电柱600的一端与电源管理电路301的第一充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导电板400抵触。通过导电柱600实现导电板400与蓄电池200的电连接,提高连接稳定性,防止由于移动电源的移动导致连接不稳定。

优选地,所述导电柱600分别设置在PCB板300的两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上盖110,所述导电板400设置在上盖110外侧,所述PCB板300设置在上盖110内侧,即腔体101中,所述导电柱600穿过上盖110与导电板400抵触。

所述上盖110设有通孔112,导电柱600穿过通孔112与导电板400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4,所述导电柱600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柱体610,以及活动设置在柱体610中空结构中的探针620,所述探针620与柱体610底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导电柱600还包括设置在柱体610底部的底座630,导电柱600通过底座630与PCB板300的焊点焊锡连接,所述PCB板300的焊点为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充电端。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3,所述壳体100包括上盖110,所述导电板400设置在上盖110外侧,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一与接口500固定连接且固定在上盖110的底座。

PCB板300设置一通孔310,上盖110设有通孔111,导电板400设有通孔410,接口500通过底座520及螺纹530安装在上盖110上,螺纹530穿过底座520固定在通孔113,底座520通过底部的凸台固定在通孔310上,以及接口500穿过通孔111、通孔410向外凸出设置。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磁吸结构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移动电源包括邻近导电板400设置的磁铁或/和可磁吸金属700。

具体地,PCB板300设置磁铁或/和可磁吸金属700,具体设置在PCB板300的两端,上盖110设有通孔114,PCB板300的磁铁或/和可磁吸金属700穿过通孔114设置在导电板400与上盖110之间的空间中。

磁铁或/和可磁吸金属700可以为磁铁或者可磁吸金属,例如通过磁铁与相关充电座的磁铁和金属磁性吸合,或者通过可磁吸金属与相关充电座的磁铁磁性吸合。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