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759发布日期:2020-02-08 00:35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密封连接装置,更具体一点说,涉及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透平压缩机组在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其通由常驱动用汽轮机、联轴器、离心式压缩机、润滑油站等系统组成。为保证各机组的安全运行,避免设备故障造成重大损失,最为常规的是安装有机组运行参数检测仪表以及各类联锁保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机组的运行过程中机组温度的故障率达70%,为此确保轴系监测仪表(如:温度、振动、位移、转速、键相等)测量准确、可靠运行尤为重要。

安装在机组内部的轴系位移、振动、转速、轴瓦温度等动态监测仪表都安装在机组内部,这些检测仪表将测量信号远传到itcc系统及3500机组保护系统显示和联锁,而连接检测仪表的引线都不同程度的与润滑油接触,因此难以避免检测仪表的引线因被润滑油高温浸泡而会出现老化、脆裂以及润滑油从开裂处沿着引线渗漏到机组外侧,最终会导致现场环境恶变,引线周围到处是润滑油的油渍污渍,并且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是采用注胶密封、各种密封接头,缠绕生料带等组合密封来解决引线漏润滑油问题,但是依然存在漏润滑油现象。

如图1所示,采用的注胶密封一般采用704密封胶、防爆胶泥等,主要用于检测仪表探头的引线103出机组壳体101出口缝隙处104灌注密封胶密封,在防爆接线盒102处填充防爆胶泥。缺点是固化时间太长;机组壳体101温度较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在下一次检修时拆装困难,需要清理干净密封胶,浪费时间,并且容易把检测仪表的引线103损坏。加工密封接头以及密封塞,这种单孔内含多孔的结构,主要用于机组出口检测仪表引线103的密封,这种安装间隙不可调,检测仪表的引线103保护层破损无法得到密封,生料带密封一般是采用注胶密封和生料带一起使用,使用效果不好。

以上各种方法均不能彻底解决机组检测仪表引线漏润滑油现象,不仅造成的工厂环境的污染,增加润滑油的消耗,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别是机组油温仪表,安装在机组内部轴瓦内部,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轴瓦有一定的摆动间隙,将会造成测温仪表及测温仪表引线的高频抖动,同时测温仪表的引线全部浸在润滑油中,长期的运行容易造成测温仪表以及引线的保护层老化而出现破损,从而会造成漏润滑油现象。润滑油外漏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

①测温仪表的引线外部漏润滑油,润滑油从引线与密封件的缝隙处渗出,以往检修都是通过注胶、生料带等方法密封,不仅拆装不方便浪费时间,还容易造成测温仪表的引线损坏,增加检修成本。

②测温仪表引线的线芯间漏润滑油,测温仪表采用三线制引线,单支测温仪表采用3根单芯电缆并在一起引出,双支测温仪表采用6根单芯电缆并在一起引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测温仪表的引线长期浸泡在高温的润滑油内,造成引线的保护层硬化破损,润滑油从引线线芯处渗出到机组壳体外部。

③防爆绕线管与接线盒密封件连接处,在检修过程要经常松动各个密封组件,导致其连接处松动渗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可以解决机组测量仪表引线漏润滑油现象等技术特点的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包括防爆接线盒、防爆绕线管以及开设有通孔的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内安装有若干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电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自由端依次穿过通孔、防爆接线盒、防爆绕线管后电连接有检测仪表,还至少包括一个弯头,所述弯头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钢管,其中一钢管与通孔螺纹连接,另一钢管与防爆接线盒连接,所述防爆绕线管连接在防爆接线盒任意一通口处,钢管组合的整体高度超过机组壳体内的润滑油液面高度。

作为一种改进,至少有一根钢管竖直朝上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钢管与防爆接线盒连接处的钢管上套接有锥形橡胶塞,所述锥形橡胶塞伸进防爆接线盒通口内卡紧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机组壳体包括机组上壳体、机组下壳体,钢管组合的整体高度超过机组下壳体内润滑油液面高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弯头为直角弯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钢管与防爆接线盒、防爆绕线管与防爆接线盒均为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钢管与通孔、钢管与防爆接线盒、防爆绕线管与防爆接线盒螺纹连接处均缠绕有生料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钢管、弯头、防爆接线盒采用不锈钢304或不锈钢316或热镀锌。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弯头有两个,两个弯头分别水平、竖直排布。

作为一种改进,位于机组壳体内的引线4连接有固定组合件以实现引线位置固定。

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实用性强;可以解决机组测量仪表引线漏润滑油现象,同时在检修时拆装方便,不损坏监测仪表及引线,大大降低了物料消耗,提高了监测仪表的使用寿命;锥形橡胶塞可以防止机组壳体内润滑油外排防护设备;既可以避免润滑油沿着引线渗漏到机组外侧而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也避免现场环境恶变以及引线周围到处是润滑油的油渍污渍;弯角、钢管等均适合批量生产,成本低,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引线密封连接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线密封连接装置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机组检测仪表引线的漏润滑油现象,减少机组漏润滑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物料消耗,也有效避免因漏润滑油引发的火灾事故,以及在以后检修过程中不易拆检和损坏检测仪表的现象。

如图2所示为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包括防爆接线盒1、防爆绕线管2以及开设有通孔5的机组壳体,在机组壳体内安装有若干检测探头,通过若干检测探头可以实现检测温度、震动、位移、转速、键相等数据,检测探头电连接有引线4,引线4自由端依次穿过通孔5、防爆接线盒1、防爆绕线管2后电连接有检测仪表,检测探头检测的数据由检测仪表反映,检测仪表可以将测量信号远传到itcc系统及3500机组保护系统显示和联锁,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至少设置一个弯头6,弯头6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钢管7,其中,一钢管7与通孔5螺纹连接,另一钢管7与防爆接线盒1连接,防爆绕线管2连接在防爆接线盒1任意一通口处,钢管7作为引线4保护套管,并支撑引线4,钢管7组合的整体高度超过机组壳体内的润滑油液面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注胶密封、密封接头,缠绕生料带等组合密封,本申请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实用性强,不易出现漏油现象,可以解决机组测量仪表引线4漏润滑油现象,同时在检修时拆装方便,不损坏监测仪表及引线4,大大降低了物料消耗,提高了监测仪表的使用寿命,可以避免机组壳体内的润滑油液顺着钢管7或沿着引线4渗漏到机组外侧而造成润滑油的浪费,避免现场环境恶变以及引线周围到处是润滑油的油渍污渍,弯头6、钢管7等均适合批量生产,可推广使用;

其中,引线4:是指振动、位移、转速和键相等延伸电缆或热电阻的屏蔽电缆,位移、转速、振动和键相等是单根同轴屏蔽延伸电缆,引出机组壳体,单支热电阻采用单根3芯屏蔽电缆引出机组壳体,双支电阻采用2根6芯屏蔽电缆引出机组壳体,电缆数量越多越容易引出线处容易外漏润滑油。

钢管7:钢管7作为引线4保护套管,并支撑检测仪表的引线。

弯头6:主要用于检测仪表的引线4改变方向,根据现场环境需要进行改变相应的角度,改变方向可以是改变水平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方向,最终方向是保证一根钢管7朝上的方向,当采用了2个90度弯头,可以增加水平转向。

防爆接线盒1:机组探头和机组控制系统公用接线端子部分。

防爆绕线管2:阻燃屏蔽电缆和机组控制系统连接防爆套管。

汽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组轴系检测仪表引线密封连接装置工作过程:

安装好机组检测仪表后,需要把相应的引线4引出到机组壳体外进行信号传输到itcc系统或3500机组保护系统显示和联锁。首先机组检测仪表的引线4通过固定组合件在机组壳体内进行牢固的固定,防止摩擦损坏,引线4固定好后穿过通孔5到一钢管7,再穿过弯头6到另一个钢管7内,然后引线4再穿过锥形橡胶塞8后到防爆接线盒1内,在引线4未穿过锥形橡胶塞8时,钢管7与防爆接线盒1处的连接头不能旋紧,引线4穿过以后方便旋紧,最后引线4通过防爆绕线管2连接到检测仪表(用户端)。

机组的运行实际运用过程中证明,密封效果好,彻底解决了机组检测仪表引线漏润滑油的现象,不管是引线处漏润滑油还是引线线芯处渗润滑油,由于采用竖向钢管7高于机组壳体内的润滑油液面高度,漏润滑油不会漏出,防爆接线盒1通口内具有锥形橡胶塞8可以有效的防止油气的外漏,本申请中不用任何密封胶与引线4接触,因此在检修时方便,不会损坏引线4,也节约了成本。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至少有一根钢管7竖直朝上设置,进一步的避免机组壳体内的润滑油液顺着钢管7或沿着引线渗漏到机组外侧而造成润滑油的浪费,而且竖直方向排布,不影响机组其他部件的拆装。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钢管7与防爆接线盒1连接处的钢管7上套接有锥形橡胶塞8,锥形橡胶塞8伸进防爆接线盒1通口内卡紧设置,锥形橡胶塞8可以防止机组壳体内润滑油外,起到了防护密封的作用;锥形橡胶塞8:是防止机组壳体内润滑油外排,检测仪表的引线是4通过锥形橡胶塞8中心处引出。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机组壳体包括机组上壳体、机组下壳体3,钢管7组合的整体高度超过机组下壳体3内润滑油液面高度;机组下壳体3:机组下壳体3内腔装有大量流动的机组润滑油,检测仪表引线4就是通过机组下壳体3引出,钢管7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在机组壳体的通孔5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弯头6为直角弯头,既可以实现穿设引线4、防止漏油的目的,还可以实现钢管7的横、竖整齐排布,不影响机组其他部件的拆装,便于机组外的空间规划。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钢管7与防爆接线盒1、防爆绕线管2与防爆接线盒1均为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钢管7与通孔5、钢管7与防爆接线盒1、防爆绕线管2与防爆接线盒1螺纹连接处均缠绕有生料带,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润滑油外漏。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钢管7、弯头6、防爆接线盒1采用不锈钢304或不锈钢316或热镀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弯头6有两个,两个弯头6分别水平、竖直排布,采用两个弯头6设置,增加实现了水平方向钢管排布,便于机组外部空间规划,且不影响机组其他部件的拆装。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位于机组壳体内的引线4连接有固定组合件以实现引线4位置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引线4摩擦损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