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573发布日期:2020-02-18 14:5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最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技术备受世人关注。太阳能电池是由可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目前,由多片太阳电池组合而成的光伏组件被大量用于建设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或用于作为建筑物幕墙来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光伏组件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引出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因此,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构建各种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

接线盒一般包括盒体、二极管及散热的铜片,二极管与盒体集成为一体。接线盒中的二极管,一方面可以起到旁路作用,保护太阳能组件正常发电,不会因为某一块电池板损坏而影响整个发电系统;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使电流顺流的作用,不会因为蓄电池的逆流而击穿电池板。但是二极管属于发热器件,为了保证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必须解决好接线盒内部的散热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光伏组件接线盒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盒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的盖体以及卡扣固定在所述盒体内的陶瓷二极管模块,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包括陶瓷二极管、陶瓷底座及加锡焊盘,且所述陶瓷二极管位于所述陶瓷底座上,所述陶瓷底座位于所述加锡焊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二极管组装固定在所述陶瓷底座上,所述陶瓷底座组装固定在所述加锡焊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二极管与所述陶瓷底座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接线盒还包括设于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外围的定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的截面大致呈矩形状,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的四个直角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为碳纤维盒体,所述盖体为碳纤维盖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设有卡扣,所述盒体对应设有卡槽,所述卡扣收容于所述卡槽,以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和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位于所述盒体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和盒体底部之间形成收容腔,以供灌封胶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通过在盒体内设置陶瓷二极管模块,且该陶瓷二极管模块卡扣固定在盒体内,从而在组装或更换陶瓷二极管模块时,可直接进行拆卸,简单易操作,同时,陶瓷二极管模块的散热效果很好,可以为光伏组件接线盒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接线盒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光伏组件接线盒组装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所述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盒体1、卡扣固定在所述盒体1内的陶瓷二极管模块2及盖设在所述盒体1上的盖体3。

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包括陶瓷二极管(未图示)、陶瓷底座21及加锡焊盘22,其中,所述陶瓷二极管组装固定在所述陶瓷底座21上,所述陶瓷底座21组装固定在所述加锡焊盘22上,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集成模块。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直接卡扣组装在所述盒体1内,从而在组装或更换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时方便拆卸,简单易操作。

当然,所述陶瓷二极管也可以与所述陶瓷底座21一体设置,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光伏组件接线盒还包括设于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外围的定位结构4,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的截面大致呈矩形状,所述定位结构4用于对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的四个直角进行固定和定位,从而可将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限位固定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盖体3上设有卡扣31,所述盒体1上对应设有卡槽11,从而可通过所述卡扣31收容于所述卡槽11,来固定连接所述盖体3和盒体1。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为碳纤维盒体,所述盖体3为碳纤维盖体。将盒体1和盖体3设置为由碳纤维材质制成,是因为:碳纤维相比常规材料具有较强的硬度,无需支撑件,从而可以取消传统的底座设计,继而可以通过较小的高度来达成常规设计的强度,使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整体高度仅为常规接线盒的三分之二,有效的节约空间,同时体积较轻。

在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位于所述盒体1的中间位置处,以在所述陶瓷二极管模块2和盒体1底部之间形成收容腔(未图示),供灌封胶流通。所述收容腔的空间足够大,以便灌封胶将陶瓷二极管包裹。

本实用新型中,陶瓷二级管模块2可以使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散热效果更好,寿命更长,从而降低客户的诉讼风险。此外,通过将陶瓷材料和碳纤维材料相结合,可以使散热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两者的区别仅在于:陶瓷二极管模块2的设置位置不同,以使得实施例一的光伏组件接线盒适用于常规组件,而实施例二的光伏组件接线盒适用于双玻组件。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通过在盒体1内设置陶瓷二极管模块2,且该陶瓷二极管模块2卡扣固定在盒体1内,从而在组装或更换陶瓷二极管模块2时,可直接进行拆卸,简单易操作,同时,陶瓷二极管模块2的散热效果很好,可以为光伏组件接线盒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