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4680发布日期:2020-05-08 14:2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



背景技术:

转子上需要涂一层绝缘漆以进行绝缘处理,会有绝缘漆粘在换向器上,需要将换向器的槽内的绝缘漆去掉。如果由人工进行去漆,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换向器损伤。其中,换向器的槽是与转子铁芯的槽一一对应并轴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换向器受损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包括去漆电机、定位座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去漆电机出轴端设有打磨头,所述定位座具有向上开口并左右贯穿的放置槽,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输出端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定位块,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定位块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伸入转子的转子槽内。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将转子放置在定位座的放置槽内,随后启动第一升降机构以使定位块伸入转子槽内,以限制转子的转动,随后启动去漆电机以使打磨头进入换向器的槽内并旋转打磨,以将绝缘漆磨掉。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定位块进入转子槽以限制转子的转动,不会发生打磨头击打换向器的换向片的情况,不会造成换向器受损。完成一个换向器的槽内绝缘漆的去除后,进行转子的转动,再通过定位块进行转子的限位,再通过去漆电机进行去漆,重复上述操作以实现换向器的所有槽的去漆。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具有上下贯穿并与放置槽相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定位座下侧。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装置所占高度空间更小,更便于转子放入放置槽内,且导向槽能用于定位块的导向以进一步避免换向器受损。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沿前后方向的截面内缘呈圆弧形。上述设置以增加转子铁芯与放置槽槽壁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避免转子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去漆电机固定于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固定于第二升降机构输出端。上述设置以实现去漆电机的升级,以便于打磨头伸入换向器的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升降机构通过固定架支撑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于固定架顶端,所述固定架内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升降板套设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位于升降板下侧。压缩弹簧用于顶住固定架,以使第二升降机构可采用体积更小的设备。压缩弹簧还用于固定架的复位,以使打磨头能更快的离开换向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滑块上,所述滑块配合在导轨上,所述导轨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滑块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联动。上述设置以实现去漆电机的左右移动以便于去漆电机进行最佳位置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具有向上开口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架具有上下贯穿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与滑块固定,所述固定螺栓下端穿过条形槽后螺纹配合在固定孔内,所述滑块前侧或后侧螺纹固定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以与固定架相接触。上述设置以实现去漆电机的前后移动并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左侧或右侧设有旋转夹持机构,所述旋转夹持机构用于夹紧转子的转子轴并用于转子的固定角度转动。旋转夹持机构用于转子的固定角度转动,不需要工人手动进行转子的转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旋转夹持机构可选择现有并同时具有旋转功能和夹持功能的设备,比如旋转夹持器机械手;旋转夹持机构也可由具有旋转功能的装置和夹持功能的装置的组合,比如电机与气动夹爪的组合,将气动夹爪固定在电机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左侧或右侧设有顶尖机构,顶尖机构用于限制转子的轴向移动。上述设置以限制转子的轴向移动,以避免转子在打磨头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以使换向器的槽内的绝缘漆能被打磨干净。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进行换向器的槽内绝缘漆的去漆,且换向器不会受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和第一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升降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升降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包括去漆电机1、定位座2和第一升降机构3,去漆电机1出轴端设有打磨头19,定位座2具有向上开口并左右贯穿的放置槽21,第一升降机构3输出端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定位块31,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定位块31向上移动以伸入转子4的转子槽内。其中,定位座2具有上下贯穿并与放置槽21相通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所述定位块31,第一升降机构3设置于定位座2下侧。其中,放置槽21沿前后方向的截面内缘呈圆弧形。

去漆电机1固定于升降板11上,升降板11固定于第二升降机构5输出端。第二升降机构5通过固定架51支撑固定于底板10上,第二升降机构5固定于固定架51顶端,固定架51内设有若干导向柱52,升降板11套设在导向柱52上,导向柱52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3,且压缩弹簧53位于升降板11下侧。固定架51固定于滑块61上,滑块61配合在导轨62上,导轨62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滑块61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6联动。滑块61具有向上开口的固定孔,固定架51具有上下贯穿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54,固定架51通过固定螺栓与滑块61固定,固定螺栓下端穿过条形槽54后螺纹配合在固定孔66内,滑块61前侧螺纹固定有调节螺杆71,调节螺杆71转动以与固定架51相接触。

定位座2左侧设有旋转夹持机构8,旋转夹持机构8用于夹紧转子4的转子轴并用于转子4的固定角度转动,定位座2右侧设有顶尖机构9,顶尖机构9用于限制转子的轴向移动。其中,旋转夹持机构8为市面上可买到的同时具有旋转功能和夹持功能的旋转夹持器,顶尖机构为市面上可买到的膨胀顶尖。其中,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均为气缸,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为电缸或气缸。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将转子放置在定位座的放置槽内,随后启动第一升降机构以使定位块伸入转子槽内,以限制转子的转动,随后通过旋转夹持机构夹住转子的转子轴,通过顶尖机构顶住转子轴,随后启动去漆电机以使打磨头向下进入换向器的槽内并旋转打磨,以将绝缘漆磨掉;随后去漆电机上升复位、定位块复位,旋转夹持机控制转子进行固定角度的转动,然后控制定位块伸入转子槽内,再通过去漆电机进行又一个换向器槽内绝缘漆的去除,重复上述操作以实现换向器所有槽内绝缘漆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进行换向器的槽内绝缘漆的去漆,且换向器不会受损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漆电机、定位座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去漆电机出轴端设有打磨头,所述定位座具有向上开口并左右贯穿的放置槽,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输出端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定位块,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定位块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伸入转子的转子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具有上下贯穿并与放置槽相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定位座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沿前后方向的截面内缘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漆电机固定于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固定于第二升降机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通过固定架支撑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于固定架顶端,所述固定架内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升降板套设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位于升降板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滑块上,所述滑块配合在导轨上,所述导轨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滑块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向上开口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架具有上下贯穿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与滑块固定,所述固定螺栓下端穿过条形槽后螺纹配合在固定孔内,所述滑块前侧或后侧螺纹固定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以与固定架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左侧或右侧设有旋转夹持机构,所述旋转夹持机构用于夹紧转子的转子轴并用于转子的固定角度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左侧或右侧设有顶尖机构,顶尖机构用于限制转子的轴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换向器受损的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换向器去漆装置,包括去漆电机、定位座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去漆电机出轴端设有打磨头,所述定位座具有向上开口并左右贯穿的放置槽,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输出端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定位块,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定位块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伸入转子的转子槽内。

技术研发人员:楼海龙;舒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9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