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及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9382发布日期:2021-01-23 16:1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充电装置及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充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智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因其携带的便捷性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表通过在手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终端系统而连接于网络,从而实现同步终端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智能定位、运动轨迹跟踪、心率监护等功能。但是,智能手表相较于机械手表或电子手表存在一个缺点,即智能手表需要进行充电操作。
[0003]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的充电方式包括usb有线充电方式和磁吸充电式。其中,磁吸充电式需要将手表背面的充电接口与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极性对准。因此,磁吸充电式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充电接口对不齐或充电极性插反的问题,使用者需进行反复的拔插操作,不仅造成充电操作的繁琐,而且影响了充电对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能够简化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的对位准确性。
[000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充电装置的智能装置。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第一供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的第一表面;第二供电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接口包括第一正极接口、第一负极接口,第二供电接口包括第二正极接口、第二负极接口,所述第一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二正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接口与所述第二负极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正极接口、所述第二负极沿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负极接口、所述第二正极接口沿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方向设置。
[000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接口和第二供电接口,实现了充电装置的多供电接口设置。通过将第一供电接口的正负极与第二供电接口的正负极反方向设置,使得充电装置的供电接口无需进行供电极性的方向区分,即智能设备在充电时不用进行充电极性方向匹配。智能设备的充电接口只需与第一供电接口或第二供电接口连接即可实现充电操作,智能设备的充电操作不受智能设备充电放置方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简化智能设备的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的对位准确性。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对称设置。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磁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南极极性组件或北极极性组件。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两侧。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智能装置,包括:智能设备;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用于对所述智能设备进行充电操作;其中,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充电接口、绝缘部,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绝缘部均设置于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二表面,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或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接,所述绝缘部用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或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接。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绝缘部以所述第二表面对称设置。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包括若干金属片,所述第一供电接口、所述第二供电接口分别包括若干金属触点,若干所述金属片用于与若干所述金属触点连接。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磁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智能装置还包括:第二磁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磁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南极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北极极性组件;或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北极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南极极性组件。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绝缘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两侧。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部包括绝缘凹槽,所述绝缘凹槽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或所述第二供电接口相适配。
[0017]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9]
图1为相关技术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充电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充电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智能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智能装置中智能设备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正极极性的金属接触点001、负极极性的金属接触点002、充电装置100、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一正极接口111、第一负极接口112、第二供电接口120、第二正极接口121、第二负极接口122、第一磁吸部130、智能设备200、充电接口210、绝缘部220、第二磁吸部2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9]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在下述各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0032]
参照图1,在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的充电装置包括一组供电接口,即包括一个正极极性的金属接触点001和一个负极极性的金属接触点002。因此,智能手表在进行充电时,智能手表的正极充电接口必须与充电装置的正极金属接触点001对应连接,智能手表的负极充电接口必须与充电装置的负极金属接触点002对应连接,即智能手表充电时的放置方向需固定,以保证充电极性方向的匹配。但对于处于暗光环境,或使用者为老人、小孩等使用操作不灵活的人群来说,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供电接口与充电接口极性接反、接口对不齐等现象,从而需要使用者进行反复拔插的操作。
[0033]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及智能装置,能够简化智能手表与充电装置的充电操作,从而提高智能手表的充电效率以及充电装置的对位准确性。
[0034]
参照图2、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100包括: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第一供电接口110设置于充电装置100的第一表面,第二供电接口120设置于充电装置100的第一表面,并与第一供电接口110电连接。其中,第一供电接口110包括第一正极接口111、第一负极接口112,第二供电接口120包括第二正极接口121、第二负极接口122,第一正极接口111与第二正极接口121电连接,第一负极接口112与第二负极接口122电连接,第一正极接口111、第二负极接口122沿第一表面的第一方向设置,第一负极接口112、第二正极接口121沿第一表面的第二方向设置。具体地,充电装置100的第一表面用于与智能设备的充电面连接,第一表面设置了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均用于为智能设备提供供电电源。
[0035]
其中,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均包括两种极性的供电接口,即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均包括正极极性的供电接口和负极极性的供电接口。其中,第一正极接口111与第二正极接口121电连接,且都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端;第一负极接口112与第二负极接口122电连接,且都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端。第一方向为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例如:第一方向为充电装置100第一表面的上方,则第二方向为充电装置100第一表面的下方。
[003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实现了充电装置100的多供电接口设置。通过将第一供电接口110的正负极与第二供电接口120的正负极反方向设置,使得充电装置100的供电接口无需进行供电极性的方向区分,即智能设备在充电时不用进行充电极性方向匹配。智能设备的充电接口只需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即可实现充电操作,智能设备的充电操作不受智能设备充电放置方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简化智能设备的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100的对位准确性。
[0037]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接口11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对称设置。具体地,充电装置100的第一表现呈圆形,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分别设置于第一表面径向轴线的两端。例如:第一供电接口110设置于第一表面的左侧,第二供电接口120设置于第一表面的右侧,且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设置于同一径向轴线上,以简化智能手表充电接口和充电装置100供电接口的连接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充电装置100第一表面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0038]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磁吸部130。第一磁吸部130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南极极性组件或北极极性组件。具体地,第一磁吸部130、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设置于充电装置100的同一表面,以实现对智能手表的磁吸充电。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南极极性组件、北极极性组件中的任一种,当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南极极性组件时,智能手表对应的设置北极极性组件;当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北极极性组件时,智能手表对应的设置南极极性组件。通过在第一磁吸部130中只设置一种极性的极性组件,使得充电装置100和智能手表之间只产出极性相吸而不产生极性相斥,智能手表的充电接口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时,第一磁吸部130均保持对智能手表的磁吸,避免因智能手表和充电装置100磁吸极性相斥而反复进行的充电拔插操作,从而简化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100的对位准确性。
[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供电接口11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部130的两侧。具体地,第一磁吸部130、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设置于同一径向轴线上,以保证充电装置100和智能手表磁吸充电时,充电装置100的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与智能手表的充电接口准确对位。
[0040]
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装置。该智能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充电装置100和智能设备200,充电装置100用于对智能设备200进行充电操作。
[0041]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200包括:充电接口210和绝缘部220。充电接口210和绝缘部220均设置于智能设备200的第二表面,充电接口210用于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绝缘部220用于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具体地,当充电接口21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时,绝缘部22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当充电接口21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时,绝缘部22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以保证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在不使用时处于绝缘状态。
[0042]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接口210设置有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当充电接口210的正极接口与第一供电接口110的第一正极接口111连接、充电接口210的负极接口与第一供电接口110的第一负极接口112连接时,充电装置100实现对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操作,此时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放置方向为第三方向。因充电装置100的第一供电接口110的正负
极与第二供电接口120的正负极反方向设置,所以当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放置方向与上述充电放置方向相反时,充电装置100也能对智能设备200进行正常充电。例如: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放置方向为第四方向,第四方向为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此时充电接口210的正极接口与第二供电接口120的第二正极接口121连接,充电接口210的负极接口与第二供电接口120的第二负极接口122连接,绝缘部22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使得充电装置100对智能设备200进行正常充电。通过上述智能设备200与充电装置100的两种连接方式,使智能设备200在充电时不用进行充电极性方向匹配,使用者只需选取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中的任一接口与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接口210连接即可实现充电操作,从而简化了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100的对位准确性。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接口210与绝缘部220以第二表面对称设置。具体地,智能设备200在进行充电操作时,充电装置100的第一表面与智能设备200的第二表面连接,充电接口210与绝缘部220对称设置,以保证充电接口210、绝缘部220、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的连接位置相适配,即当充电接口21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时,绝缘部220能够正好与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当充电接口21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时,绝缘部220能够正好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使智能设备200能够进行正常充电,并且保证不使用的供电接口处于绝缘状态,避免了不使用的供电接口直接接触智能设备200的第二表面时对第二表面造成的损坏。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接口210包括若干金属片,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分别包括若干金属触点,若干金属片用于与若干金属触点连接。具体地,智能设备200与充电装置100通过触点连接的方式进行充电操作,充电接口210的若干金属片分别与充电接口210的正极接口、充电接口210的负极接口连接,第一供电接口110的若干金属触点分别与第一正极接口111、第一负极接口112连接,第二供电接口120的若干金属触点分别与第二正极接口121、第二负极接口122连接。
[0045]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200还包括第二磁吸部230。第二磁吸部230设置于第二表面,用于于充电装置100的第一磁吸部连接,其中,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南极极性组件,第二磁吸部230包括北极极性组件;或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北极极性组件,第二磁吸部230包括南极极性组件。具体地,智能设备200的第二磁吸部230与充电装置100的第一磁吸部130连接,以实现智能设备200与充电装置100的磁吸充电。当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南极极性组件时,第二磁吸部230对应的设置北极极性组件;当第一磁吸部130包括北极极性组件时,第二磁吸部230对应的设置南极极性组件。通过分别在第一磁吸部130、第二磁吸部230中只设置一种极性的极性组件,使得充电装置100和智能设备200之间只产出极性相吸而不产生极性相斥,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接口21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时,第一磁吸部130均实现对第二磁吸部230的磁吸,避免因智能设备200和充电装置100磁吸极性相斥而反复进行充电拔插操作,从而简化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100的对位准确性。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接口210与绝缘部220对称设置于第二磁吸部230的两侧。具体地,充电接口210、绝缘部220、第二磁吸部230三者设置于同一径向轴线上。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绝缘部220包括绝缘凹槽,该绝缘凹槽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相适配,即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接口210、绝缘部220、第二磁吸部230分别与充电装置100的第
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第一磁吸部130的设置位置相适配,或分别与充电装置100的第二供电接口120、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一磁吸部130的设置位置相适配,使得充电接口210的若干金属片与第一供电接口110的若干金属触点,或与第二供电接口120的若干金属触点连接时,即可实现对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操作。
[0047]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装置100包括第一供电接口110、第二供电接口120、第一磁吸部130,第一供电接口110的正负极和第二供电接口120的正负极为反方向设置。智能设备200包括充电接口210、绝缘部220、第二磁吸部230。在进行充电操作时,第一磁吸部130和第二磁吸部230保持磁吸,充电接口210可与第一供电接口110或第二供电接口120中的任一接口进行连接,即当充电接口21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时,绝缘部22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当充电接口210与第二供电接口120连接时,绝缘部220与第一供电接口110连接,使得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操作不受智能设备200充电放置方向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充电装置100的对位准确性,并简化充电操作。
[00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及智能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接口110和第二供电接口120,实现了智能设备200的多供电接口设置。通过将第一供电接口110的正负极和第二供电接口120的正负极反方向设置,使得智能设备200的充电操作不受智能设备200充电放置方向的影响,从而简化了充电操作,并提高充电装置的对位准确性。
[004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