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7793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变电站有时在潮湿环境中,会在变电站中产生凝露,不仅会使变电站的箱体产生锈蚀,而且还会引发线路短路,发生安全事故;传统的除湿装置包括排风扇、半导体制冷器和加热器和排水管等,通过排风扇将变电站中空气中的水汽吸入到除湿装置中,在半导体制冷器处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水滴,滴落进排水管中,汇聚并流出变电站;但是,在冷凝过程中,除湿装置的壳体受半导体制冷器的影响,在外壳上面会产生水滴,这些水滴依旧会滴落到变电站中,除湿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很好的解决了现有除湿装置外壳会产生水滴、除湿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设置于第一箱体一侧的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中上端开设有进气窗口和进气扇,第一箱体中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下端设置有第一集水装置,第一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装置;第二箱体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和排风扇,第二箱体远离第一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气窗口,第二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水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内下端的第一集水板,第一集水板的中部连接有竖直的排水管,排水管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水装置包括环形的集水槽和设置于集水槽内侧的与集水槽一体连接的第二集水板,第二集水板中心处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与第二集水板连接处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水板和第二集水板均呈倒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内壁上设置有pe防水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为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固定带有安装孔的固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箱体中的进气扇将变电站中空气中的水汽吸入到第一箱体中,半导体制冷器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冷却,进而空气中的水汽在第一箱体中冷凝为水滴,在水滴汇聚过后,滴落在第一集水装置中,并且,在第一箱体外侧冷凝的水滴也会顺着第一箱体侧壁进行下落,然后滴落在第二集水装置,所以在第一箱体上产生的水滴都不会集中于变电站中,提高了除湿效果;并且,第二箱体中的加热电阻丝和排风扇为变电站中提供热量,提高变电站中的温度,可以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在变电站中冷凝为水滴,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进气窗口;4、进气扇;5、半导体制冷器;6、加热电阻丝;7、排风扇;8、出气窗口;9、第一集水板;10、排水管;11、集水槽;12、第二集水板;13、通孔;14、pe防水薄膜;1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和设置于第一箱体1一侧的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中上端开设有进气窗口3和进气扇4,第一箱体1中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5,半导体制冷器5下端设置有第一集水装置,第一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装置;第二箱体2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6和排风扇7,第二箱体2远离第一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气窗口8,第二箱体2顶部设置有进气孔16。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5采用赛格瑞半导体制冷器5,为化合物半导体制冷器件,为半导体制冷器5通电即可制冷,在半导体制冷器5上外围可以包裹密封的金属壳体,半导体制冷器5的制冷面贴在金属壳体的侧壁上;加热电阻丝6为高温电阻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水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下端的第一集水板9,第一集水板9的中部连接有竖直的排水管10,排水管10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外侧;在半导体制冷器5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水汽进行冷凝,滴落在第一集水板9上,进而汇聚到排水管10中。

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水装置包括环形的集水槽11和设置于集水槽11内侧的与集水槽11一体连接的第二集水板12,第二集水板12中心处与排水管10连接,排水管10与第二集水板12连接处开设有通孔13,集水槽11和第一箱体1之间通过筋条连接,筋条分别焊接于集水槽11和第一箱体1上,第一箱体1外侧冷凝的水滴滴落在第二集水板12和集水槽11中,然后将汇聚到排水管10中,排出变电站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水板9和第二集水板12均呈倒锥形;利于滴落在第一集水板9和第二集水板12汇聚到排水管10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pe防水薄膜14;防止第一箱体1内发生锈蚀,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也便于冷凝的水滴滴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为锥形;可以避免冷凝的水滴在第一箱体1的顶部聚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端固定带有安装孔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位于。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第一箱体1中的进气扇4将变电站中空气中的水汽吸入到第一箱体1中,半导体制冷器5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冷却,进而空气中的水汽在第一箱体1中冷凝为水滴,在水滴汇聚过后,滴落在第一集水装置中,并且,在第一箱体1外侧冷凝的水滴也会顺着第一箱体1侧壁进行下落,然后滴落在第二集水装置,所以在第一箱体1上产生的水滴都不会集中于变电站中,提高了除湿效果;并且,第二箱体2中的加热电阻丝6和排风扇7为变电站中提供热量,提高变电站中的温度,可以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在变电站中冷凝为水滴,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和设置于第一箱体(1)一侧的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中上端开设有进气窗口(3)和进气扇(4),第一箱体(1)中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5),半导体制冷器(5)下端设置有第一集水装置,第一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装置;第二箱体(2)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6)和排风扇(7),第二箱体(2)远离第一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气窗口(8),第二箱体(2)顶部设置有进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下端的第一集水板(9),第一集水板(9)的中部连接有竖直的排水管(10),排水管(10)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水装置包括环形的集水槽(11)和设置于集水槽(11)内侧的与集水槽(11)一体连接的第二集水板(12),第二集水板(12)中心处与排水管(10)连接,排水管(10)与第二集水板(12)连接处开设有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板(9)和第二集水板(12)均呈倒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pe防水薄膜(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为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端固定带有安装孔的固定板(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除湿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设置于第一箱体一侧的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中上端开设有进气窗口和进气扇,第一箱体中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下端设置有第一集水装置,第一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装置;第二箱体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和排风扇,第二箱体远离第一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气窗口,第二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孔;第一箱体上产生的水滴都不会集中于变电站中,提高了除湿效果;并且,第二箱体中的加热电阻丝和排风扇为变电站中提供热量,提高变电站中的温度,可以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在变电站中冷凝为水滴,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咏辉;李海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竹林松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