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8755发布日期:2021-06-15 21:5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配电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相关技术中记载的一种配电柜为一体式配电柜,即厂家将配电柜的各个构件即各个骨架以及各个柜壁安装在一起后运输售卖;此外,厂家需根据客户对于配电柜尺寸的实际要求对骨架以及柜壁的尺寸进行专门的定制;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根据配电柜的实际需求定制专门尺寸的柜壁以及骨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成本;此外,若配电柜所需尺寸较大,一体式骨架以及柜壁的运输也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制造不同尺寸的配电柜,并方便配电柜制造所需的构件,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包括四个支撑杆组以及四个柜板组,每个支撑杆组包括至少一个的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组中的多个支撑杆共线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支撑杆固定连接;每个柜板组包括多个竖直且共面的矩形的柜板,多个柜板呈矩形阵列排列且相邻的柜板之间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杆组呈矩形阵列排列;每个柜板组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支撑杆组构成了配电柜的骨架,每个柜板组构成了配电柜的柜壁,每个支撑杆组包括多个单位尺寸的支撑杆且每个柜板组包括多个单位尺寸的支撑杆,这样当需要安装配电柜时,只需要根据配电柜的尺寸需要选取合适数量的支撑杆以及柜板即可,而不需要根据配电柜尺寸的实际需要专门定制相应尺寸的骨架或柜壁,方便了不同尺寸配电柜的制造进而降低了配电柜加工生产的成本;此外,由于单位尺寸的支撑杆相较于专门定制的骨架尺寸更小且单位尺寸的柜板相较于专门定制的柜壁尺寸更小,进而方便了对配电柜加工所需要的各个构件的运输。

优选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的横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的纵向截面形状为h型,两个柜板分别插入横向连接件相应的凹槽中,两个柜板同时与横向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时,将位于上方的柜板竖直插入横向连接件的上凹槽中,并将位于下方的柜板竖直插入横向连接件的下凹槽中,并同时使上下两个柜板与横向连接件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上下两个柜板的固定连接;横向连接件能够为上下相邻两个柜板起到支撑作用即能够阻碍上下两个柜板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发生位置的相互偏移。

优选的,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的竖向连接件;竖向连接件的横向截面形状为h型,两个柜板分别插入竖向连接件相应的凹槽中,两个柜板同时与竖向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时,将其中一个柜板水平插入竖向连接件的一侧凹槽中,并将另一柜板水平插入竖向连接件的另一侧凹槽中,并同时使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与竖向连接件固定连接,进而实现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的固定连接;竖向连接件能够为水平相邻两个柜板起到支撑作用即能够阻碍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发生位置的相互偏移。

优选的,支撑杆为开口朝向柜板的角钢;相互垂直且相邻的两个柜板分别与支撑杆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能够对相互垂直且相邻的两个柜板起到固定作用,进而能够阻碍两个柜板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发生错位,并为整个柜壁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支撑杆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连接处设置有抵紧条,抵紧条沿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延伸;抵紧条的横截面形状为边长大于或等于柜板厚度的正方形,靠近支撑杆的柜板抵接在抵紧条相应的竖直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条的设置能够阻碍相互垂直且相邻的两个柜板的相互靠近的端头相互抵接,若没有抵紧条,则两个柜板在安装过程中易发生其中一个柜板的侧边抵接在另一个柜板的侧边上,这样无法对柜板的安装位置起到定位作用,且不易根据柜板的尺寸以及柜体实际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柜板。

优选的,支撑杆组的上端设置有水平的上端板且支撑杆组的下端设置有水平的下端板;上端板与下端板均为矩形且上端板与下端板相互靠近的表面均设置有四个副连接件,副连接件为角钢且四个副连接件分别与位于顶部的四个支撑杆螺栓连接,副连接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与支撑杆相应的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端板以及下端板分别对配电柜的上下两端起到封闭的作用;上端板与下端板通过副连接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副连接件能够阻碍上端板与下端板相对于支撑杆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发生错位。

优选的,横向连接件上开设有水平的横向散热孔,横向散热孔避开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开设;竖向连接件上开设有竖直的的竖向散热孔,竖向散热孔避开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散热孔与竖向散热孔能够为配电柜的柜壁提供散热的条件进而促进配电柜内部的热量更快地扩散至配电柜的外部。

优选的,下端板的下方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搬运柜;搬运柜内部水平设置有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双向丝杠,双向丝杠上设置有两个能够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上铰接有滑套,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靠近地面的一端成对设置有万向轮;两个拉杆远离地面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导筒,搬运柜内部设置有竖直的导杆,导筒与导杆滑动连接,两个拉杆关于导杆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配电柜时,转动双向丝杠使两个第一螺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第一螺母进而带动拉杆的下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而此时拉杆的上端向上移动进而推动导筒在导杆上向上移动,两个拉杆的下端距离地面的位置逐渐减小直至万向轮抵接在地面上并将整个配电柜撑起,其实人们可利用万向轮自由移动配电柜,方便了配电柜的移动;当配电柜的位置确定后,反向转动双向丝杠并使两个第一螺母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拉杆在滑套内部滑动且拉杆的上端带动导筒在导杆上向下移动,两个导杆的下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万向轮从地面上脱离并收纳入搬运柜中,此时搬运柜放置在地面上并为整个配电柜起到支撑作用,万向轮能够收纳入搬运柜中进而阻碍配电柜位置确定后随意移动。

优选的,上端板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为配电柜遮挡雨水的挡雨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雨布能够为配电柜遮挡雨水进而降低雨水从配电柜的缝隙中进入到配电柜内部而损坏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的可能性。

优选的,上端板的顶部设置有竖直的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丝杆以及至少一个的光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光杆贯穿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与光杆滑动连接;第二螺母上铰接有多个调节杆,调节杆沿着从靠近到远离第二螺母的方向向上延伸且多个调节杆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挡雨布靠近上端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调节杆一一对应的支撑筋,支撑筋沿着从靠近到远离丝杆的方向向下倾斜且调节杆的上端与相应的支撑筋铰接;光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连接盘,支撑筋的上端与连接盘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增大挡雨布的挡雨面积时,转动丝杆以使第二螺母向上移动,第二螺母进而带动调节杆的下端向上移动,调节杆进而推动支撑筋围绕连接盘的铰接处定轴转动并在此过程中支撑筋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变大,支撑筋继而将挡雨布进一步撑开,挡雨布的挡雨面积增大;当需要减小挡雨布的挡雨面积以减小配电柜的空间占用时,反向转动丝杆即可。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支撑杆组以及柜板组,当需要安装配电柜时,只需要根据配电柜的尺寸需要选取合适数量的支撑杆以及柜板即可,而不需要根据配电柜尺寸的实际需要专门定制相应尺寸的骨架或柜壁,方便了不同尺寸配电柜的制造进而降低了配电柜加工生产的成本,并方便了对配电柜加工所需要的各个构件的运输;

2.通过设置了万向轮以及搬运柜,人们可利用万向轮自由移动配电柜,方便了配电柜的移动;当不需要移动配电柜时,搬运柜放置在地面上并为整个配电柜起到支撑作用,万向轮能够收纳入搬运柜中进而阻碍配电柜位置确定后随意移动;

3.通过设置了挡雨布,挡雨布能够为配电柜遮挡雨水进而降低雨水从配电柜的缝隙中进入到配电柜内部而损坏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的可能性;此外,人们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挡雨布的挡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电柜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下相邻两个柜板与横向连接件之间的安装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水平相邻两个柜板与竖向连接件之间的安装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互垂直且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与支撑杆的安装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端板与支撑杆之间的安装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电柜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杆组;11、支撑杆;111、抵紧条;12、固定杆;13、副连接件;2、柜板组;21、柜板;22、横向连接件;23、竖向连接件;24、散热孔;3、上端板;4、下端板;5、搬运机构;51、搬运柜;52、万向轮;53、收纳组件;531、双向丝杠;532、第一电机;533、第一螺母;534、滑套;535、拉杆;536、导筒;537、导杆;6、挡雨机构;61、挡雨布;62、撑伞组件;621、丝杆;622、第二电机;623、第二螺母;624、调节杆;625、支撑筋;626、连接盘;627、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配电柜,包括四个支撑杆组1以及四个柜板组2,四个支撑杆组1呈矩形阵列排布即四个支撑杆组1分别充当配电柜四个角处的骨架;每个柜板组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组1之间并充当配电柜的四个竖直的柜壁;支撑杆组1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上端板3且支撑杆组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下端板4;下端板4的下方设置有方便配电柜移动的搬运机构5;上端板3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为配电柜遮挡雨水的挡雨机构6。

每个柜板组2包括多个竖直设置且相互共面的柜板21,柜板21为矩形且多个柜板21在相应的柜壁处呈矩形阵列排列并共同构成竖直的柜壁;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上下相邻两个柜板21的横向连接件22,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的竖向连接件23;当需要安装配电柜相应的柜壁时,选取合适数量的柜板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柜板组2中的柜板21设置有八个,八个柜板21呈两列四行排列,通过横向连接件22固定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并通过竖向连接件23固定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这样实现每个柜板组2中的八个柜板21共同构成配电柜竖直的柜壁。

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的,横向连接件22为横向设置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的杆状零件且横向连接件22的横向长度等于柜板21的横向长度,横向连接件22的竖向截面形状为h型即横向连接件22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以及开口向下的凹槽;当需要安装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时,将位于上方的柜板21竖直插入到横向连接件22的开口向上的凹槽中,并将位于下方的柜板21竖直插入到横向连接件22的开口向下的凹槽中,接着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横向连接件22的四个角分别与柜板21相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横向连接件22能够阻碍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发生横向或竖向的相互错位,进而使柜板21的柜壁更加可靠。

参照1和图3,此外,竖向连接件23为竖直设置在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的杆状零件,竖向连接件23的横向截面形状为h型即竖向连接件23具有开口分别朝向水平且相反的两个方向的两个凹槽;当需要安装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时,将一侧的柜板21水平插入到竖向连接件23的开口朝向水平一侧的凹槽中,并将另一侧的柜板21水平插入到竖向连接件23的开口朝向水平另一侧的凹槽中,接着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竖向连接件23的四个角分别与柜板21相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竖向连接件23能够阻碍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发生横向或竖向的相互错位,进一步使柜板21的柜壁更加可靠。

参照图1和图4,每个支撑杆组1包括至少一个的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1,多个支撑杆11共同组成位于配电柜竖边位置处的竖直的骨架,每个支撑杆组1设置在相互垂直且相邻的两个柜板组2之间;每个支撑杆组1中支撑杆11的数量根据配电柜的实际高度尺寸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杆组1中的支撑杆11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11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撑杆11能够同时与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固定连接;支撑杆11为角钢且支撑杆11的开口朝向柜板21,支撑杆1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与相互垂直且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实现了相互垂直且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的固定连接。

上文所述的两个支撑杆11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解释为,两个支撑杆1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为开口朝向支撑杆11的角钢,固定杆12的上端向位于上方的支撑杆11下端延伸,且固定杆12的下端向位于下方的支撑杆11上端延伸,固定杆1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与支撑杆1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实现了上下相邻的两个支撑杆11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撑杆11相互垂直的两个表面的连接处成型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抵紧条111,抵紧条111的横向截面形状为边长等于柜板21厚度的正方形;当需要将柜板21安装在支撑杆11上时,使柜板21靠近支撑杆11的竖直表面抵接在抵紧条111靠近柜板21的表面上,这样能够阻碍相互垂直且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之间的位置干涉,并能够同时为相互垂直且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

至此,根据配电柜的实际尺寸需求选取合适数量的支撑杆11以及柜板21即可,而不需要根据配电柜尺寸的实际需要专门定制相应尺寸的骨架或柜壁,方便了不同尺寸配电柜的制造进而降低了配电柜加工生产的成本;此外,由于单位尺寸的支撑杆11相较于专门定制的骨架尺寸更小且单位尺寸的柜板21相较于专门定制的柜壁尺寸更小,进而方便了对配电柜加工所需要的各个构件的运输。

参照图1和图5,上端板3以及下端板4均为矩形;上端板3的下表面以及下端板4的上表面均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副连接件13,上端板3或下端板4上的副连接件13设置有四个并分别靠近上端板3或下端板4的四个角设置,副连接件13为开口朝向相应的上端板3形心或下端板4形心的角钢,副连接件13相互垂直的两个表面分别与连接杆相互垂直的两个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端板3与下端板4均通过副连接件13与支撑杆11固定连接,副连接件13能够阻碍上端板3或下端板4相对于支撑杆11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发生错位。

参照图2和图3,横向连接件22上开设有水平的横向散热孔24,横向散热孔24避开上下相邻的两个柜板21开设;竖向连接件23上开设有竖直的的竖向散热孔24,竖向散热孔24避开水平相邻的两个柜板21开设;横向散热孔24与竖向散热孔24能够为配电柜的柜壁提供散热的条件进而促进配电柜内部的热量更快地扩散至配电柜的外部。

参照图1和图6,搬运机构5包括内部中空的搬运柜51以及多个万向轮52,万向轮52设置在下端板4下方并能够带动配电柜在地面上移动,搬运柜51内部设置有能够将万向轮52收纳入搬运柜51内部的收纳组件53,当需要移动配电柜时,通过收纳组件53使万向轮52伸出搬运柜51以使万向轮52与地面接触并能够在地面上滚动;当配电柜的位置确定后,通过收纳组件53使万向轮52收纳入搬运柜51中,此时搬运柜51放置在地面上而万向轮52与地面脱离接触,进而实现配电柜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的,收纳组件53包括水平设置在搬运柜51内部的双向丝杠531以及能够驱动双向丝杆621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第一电机532,第一电机532固定在搬运柜51的内壁上且第一电机532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53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双向丝杠531的另一端与搬运柜51转动连接;双向丝杠531靠近自身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母533,第一螺母533与双向丝杠531螺纹连接,两个第一螺母533能够沿着双向丝杠531的轴线方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第一螺母533上设置有滑套534,滑套534的外壁与第一螺母533的表面铰接,滑套534上设置有拉杆535且拉杆535与滑套534滑动连接;两个拉杆535从下到上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万向轮52共设置有四个并被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万向轮52相对设置在拉杆535的下端;拉杆535的上端设置有导筒536,两个拉杆535同时与导筒536的外筒壁铰接;下端板4的下表面固定有轴线竖直的导杆537,两个拉杆535关于导杆537对称,导杆537设置在双向丝杆621的一侧且导筒536与导杆537滑动连接;

当需要将万向轮52收纳入搬运柜51中时,启动第一电机532并驱动双向丝杠531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两个第一螺母533想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两个拉杆535的下端位置处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而拉杆535的上端带动导筒536沿着导杆537的轴向向下移动,滑套534在第一螺母533上转动,拉杆535的下端带动万向轮52向上移动直至万向轮52完全进入到搬运柜51中,进而实现了万向轮52与地面的脱离;当需要移动配电柜时,反向启动第一电机532即可。

挡雨机构6包括设置在上端板3上方的挡雨布61以及用于将挡雨布61撑开或收起的撑伞组件62;当雨水较大时,通过撑伞组件62使挡雨布61最大限度地展开进而扩大配电柜的挡雨面积;当雨水较小或没有雨水时,通过撑伞组件62使挡雨布61收起以减小配电柜的挡雨面积,进而减少配电柜的空间占用。

进一步的,撑伞组件62包括竖直设置在上端板3上方的丝杆621以及用于驱动丝杆621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第二电机622,第二电机622固定在上端板3上且第二电机622的输出轴与丝杆621同轴固定连接;丝杆621上设置有第二螺母623,贯穿第二螺母623设置有两个竖直固定在上端板3上的光杆627,第二螺母623与光杆627滑动连接,进而使第二螺母623能够在丝杆621上上下往复移动;第二螺母623上设置有四个调节杆624,四个调节杆624沿着第二螺母623的四周均匀分布且调节杆624沿着从靠近到远离第二螺母623的方向向上倾斜,调节杆624的下端与第二螺母623铰接;挡雨布61为开口向下的锥形且挡雨布61的下表面固定有四个支撑筋625且四个支撑筋625围绕挡雨布61的轴线均匀分布,即支撑筋625从上到下向远离挡雨布61的轴线方向倾斜延伸;调节杆624的上端与相应的支撑筋625铰接;光杆627的长度大于丝杆621的长度,光杆627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连接盘626,连接盘626与挡雨布61同轴设置,且支撑筋625的上端与连接板铰接。

当需要增大挡雨布61的挡雨面积时,启动第二电机622以驱动丝杆621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第二螺母623进而向上移动,第二螺母623进而带动调节杆624的下端向上移动,调节杆624进而推动支撑筋625围绕支撑筋625与连接盘626的铰接处定轴转动并在此过程中支撑筋625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变大,支撑筋625继而将挡雨布61进一步撑开,挡雨布61的挡雨面积增大;当需要减小挡雨布61的挡雨面积以减小配电柜的空间占用时,反向启动第二电机622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