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316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高空坠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企业高空作业的防高空坠落装置。
高压输变电系统的建设,维护和修配过程中,涉及大量的高空作业,由于操作不慎和各种突发意外,致使操作者失足坠落的事故时有发生。高空坠落,轻者重伤,重者死亡。因此,高空坠落是供电企业的多发性恶性事故。目前我国主要是依靠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来防止高空坠落,虽然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在输配电线路作业中时常发生的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事故,然而距离根本杜绝这类事故的发生,从技术措施上确保输配电工人的人身安全的要求,还差距甚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高空坠落,确保供电工人的人身安全的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由夹持器和导索机构两部分组成。
夹持器,包括夹壳和2个压杆。夹壳由两个对开的夹体组成(为叙述方便,以下称左、右夹体)。左、右夹体的一侧以铰链连接,可以自由开合,另一侧以对称的闩销连接。2个压杆的挤压端为偏心凸轮,2个压杆的挤压端伸入右夹壳内,且分别与右夹壳通过销轴联接,在左夹体上与2个挤压杆挤压端对应的位置上各有一凹槽。2个挤压杆的上端分别与连环的两端连接。连环可通过一链绳与操作人员的安全带连接。
导索机构,包括钢绞线和上、下支架。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架连接。上、下支架可分别通过勾套固定在输配电杆塔上。
夹持器的左、右夹体从钢绞线两侧扣合,钢绞线位于左、右夹体对接处形成的钢绞线通道内,夹持器可沿钢绞线上、下滑动。当2个压杆向下转动时,2个压杆之挤压端的偏心凸轮,可挤压钢绞线使之变形,从而使夹持器制动。
2个闩销设置在左夹体中部的闩销室内,2个闩销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2个闩销上分别固定有扳柄,2个扳柄分别从左夹体上的2个闩销滑道中伸出,为了防止2个闩销向内扳动时不同步,影响夹壳开启,两个闩销的滑槽不连通。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闩销自行变位,使夹壳打开,导致夹持器脱离钢绞线的危险现象发生,在闩销的扳柄上设置了保险螺母。该保险螺母可以拧入闩销滑槽的起始端扩大了的圆孔之中。为了便于夹持器的安装,两闩销的端面作成斜面,只要左、右夹体一碰,就能如同房门的暗锁一样,方便地锁上。
为了使压杆挤压端的偏心凸轮能对钢绞线产生足够的压力,压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鉴于在坠落过程中人体与夹持器之间的速度差,是夹持器制动的必要条件,在夹持器中设置了可以调节压力的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轮、阻尼轮支架和弹簧,阻尼轮、阻尼轮支架和弹簧设置在左夹体的阻尼轮室内,阻尼轮的轴固定在阻尼轮支架上,其两端由左夹体上的轮轴滑槽予以支承,且可沿该滑槽滑动。弹簧的一端抵顶在阻尼轮支架上,另一端抵顶在设置在左夹体上的调节螺丝上,阻尼轮与钢绞线接触,通过调节螺丝可调节阻尼机构对钢绞线的阻力。
为了夹持器沿钢绞线能自由地上下滑动,在右夹体上装设有导向轮。
为了使钢绞线与上、下支架连接安全而可靠,在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楔形线夹和索节。楔形线夹通过活节螺栓与固定在上支架上的支承杆连接,索节通过螺栓与连接叉连接,连接叉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架上。
为了吸收坠落时的冲击力,在上支架上装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装在支承杆上,弹簧两端分别抵顶在上支架和固定在支承杆上端的弹簧垫上。
为了便于工人蹬塔作业时不受钢绞线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将钢纹线设置在铁塔主材的右侧。
使用时,操作者的安全带通过链绳与夹持器的连环连接,在正常状态下,夹持器始终位于操作者身体的下方,受夹持器自重的作用,2个压杆之偏心凸轮处于释放状态。夹持器靠阻尼轮和导轮可以沿钢绞线自由地上、下滑动,一旦出现意外即操作坠落,便带动2个压杆,使其偏心凸轮挤压钢绞线变形,使夹持器制动,从而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夹持器装卸容易,使用方便,可确保操作者不能因高空坠落造成伤亡,可在供电企业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夹持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压杆与夹体装配示意图,国4是阻尼机构示意图,图5是夹体展开状态俯视图,图6是闩销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由夹持器和导索机构两部分组成。
夹持器,包括夹壳、2个压杆3、连环4、导向轮5、锁紧机构和阻尼机构。夹壳,由夹体1和夹体2组成。夹体1和夹体2的一侧以铰链6连接,另一侧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在夹体1上与2个挤压杆挤压端对应的位置上各有一凹槽31。夹体1的前壁上有2个对称的扳柄滑槽7,前后壁相对应的位置上有滑槽32。锁紧机构,包括2个闩销8、支承弹簧9和2个扳柄10。2个闩销8设置在夹体1中部的闩销室30内,支承弹簧9设置在2个闩销之间。2个扳柄的下端分别固定在2个闩销8上,其上端分别从夹体1上的2个扳柄滑槽7伸出夹体1外。夹体1和夹体2对接时,2个闩销在支承弹簧9推动下分别插入夹体2上的2个闩销孔33内。在2个扳柄10上分别设置有保险螺母11,该保险螺母11可以拧入闩销滑槽起始端扩大了的圆孔12中。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轮13、阻尼轮支架14、弹簧15和调节螺丝16。阻尼轮13、阻尼轮支架14、弹簧15设置在夹体1上的阻尼轮室17内,阻尼轮轴18固定在阻尼轮支架14上,其两端分别由夹体1前后壁上2个对应的滑槽32予以支承,且可沿滑槽32滑动。调节螺丝16拧入阻尼轮室17上的螺孔内。2个压杆3的挤压端有偏心凸轮19,2个压杆3的挤压端伸入夹体2内,分别通过销轴20与夹体2联接。2个压杆3的上端分别与连环4连接。
导索机构,包括钢绞线21、上支架22、下支架23、缓冲弹簧24、支承杆25、连接叉26。钢绞线21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楔形线夹27和索节28。支承杆25套装上缓冲弹簧24后,穿过上支架22上的支杆孔,并通过活节螺栓29与楔形线夹27连接。钢绞线21下端的索节28与连接叉26连接,连接叉26通过防拆螺母固定在下支架23上。
夹体1和夹体2从钢绞线21的两侧对接,钢绞线21位于夹体1和夹体2对接时形成的钢纹线通道34内,夹持器可沿钢绞线21上、下滑动。阻尼轮13和导向轮5分别与钢绞线21接触。
上支架22、下支架23,可分别用勾套固定在输配电杆塔上。
权利要求1.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由夹持器和导索机构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夹持器,包括夹壳、2个压杆(3)、连环(4)和锁紧机构;夹壳由夹体(1)和夹体(2)组成,夹体(1)和夹体(2)的一侧以铰链(6)连接,另一侧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夹体(1)的前壁上有2个对称的扳柄滑槽(7);锁紧机构,包括2个闩销(8)、支承弹簧(9)和2个扳柄(10),2个闩销(8)设置在夹体(1)中部的闩销室(30)内,支承弹簧(9)设置在2个闩销之间,2个扳柄(10)的下端分别固定在2个闩销(8)上,2个扳柄(10)的上端分别从夹体(1)上的2个扳柄滑槽(7)伸出夹体(1)外;夹体(1)和夹体(2)对接时,2个闩销在支承弹簧(9)的推动下,分别插入夹体(2)上的2个闩销孔(33)内;2个压杆(3)的挤压端有偏心凸轮(19),2个压杆(3)的挤压端伸入夹体(2)内,分别通过销轴(20)与夹体(2)联接,2个压杆(3)的上端分别与连环(4)连接;在夹体(1)上与2个挤压杆的挤压端对应的位置上各有一凹槽(31);B、导索机构,包括钢绞线(21)、上支架(22)、下支架(23);钢绞线(21)的上、下两端固定在上支架(22)和下支架(23)上,上支架(22)、下支架(23)可分别固定在输配电杆塔上;C、夹体(1)和夹体(2)从钢绞线(21)两侧对接,钢绞线位于夹体(1)和夹体(2)对接时形成的钢绞线通道(34)内,夹持器可沿钢绞线(21)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2个扳柄滑槽(7)的起始端,分别有圆孔(12),在所述的2个扳柄(10)上,分别有保险螺母(11),2个保险螺母(11)可分别拧入2个扳柄滑槽(7)的起始端上的圆孔(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其特征是在夹体(1)上设置有阻尼机构,在夹体(2)上装设有导向轮(5);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轮(13)、阻尼轮支架(14)、弹簧(15)和调节螺丝(16),阻尼轮(13)、阻尼轮支架(14)和弹簧(15)均设置夹体(1)上的阻尼轮室(17)内,阻尼轮轴(18)固定在阻尼轮支架(14)上,其两端由夹体(1)前后壁上的滑槽(32)予以支承,且可沿滑槽(32)滑动,调节螺丝(16)拧入阻尼轮室(17)上的螺孔内;阻尼轮(13)和导向轮(5)分别与钢绞线(2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绞线(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楔形线夹(27)和索节(28);在上支架(22)上设置有支承杆(25),在下支架(23)上设置有连接叉(26);支承杆(25)穿过上支架(22)上的支杆孔,其上部套装有缓冲弹簧(24),其下端通过活节螺栓(29)与楔形线夹(27)连接;连接叉(26)通过螺母固定在下支架(23)上,连接叉(26)的上端与索节(28)连接。
专利摘要输配电线路防高空坠落装置,包括夹体1和夹体2,2个压杆和导索机构。夹体1和夹体2的一侧以铰链连接,另一侧以2个对称的闩销连接。2个压杆的挤压端为偏心凸轮,2个挤压杆与夹体2通过销轴联接。导索机构,包括钢绞线和上、下支架。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架连结。夹体1和夹体2从钢绞线两侧扣合,且可沿钢绞线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输配电工人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文档编号H02G1/02GK2361019SQ99222430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8日
发明者张韡, 陈维宇, 孟昊, 薛岩 申请人:张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