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1481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发电装置,尤指一种携带方便、且可通过市电或绿能(小型或携带型人力发电、太阳能与风能转电能收集)充电的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能源消耗量相应地也快速扩大。传统的供电设施利用石化燃料发电,但其成本昂贵且有资源耗竭的危险。取而代之的环保能源,诸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大型发电设备建置不易,并非每个地区都可以装设。若发生天灾人祸时,石化燃料的供电设施和环保能源的供电设施一旦损坏,当地居民便难以取得足够能源来驱动日常所需的家电用品。通常来说,柴油(石化能)发电机是最常见的紧急发电备案,但考虑到柴油并非随手可得的资源,若能将自然能量有效利用,绿能发电充电的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便为相关环保能源产业亟需发展的努力目标。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可通过市电或绿能充电的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其包含有:
一储能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储能单元,该储能单元具有一输入端子组以及一输出端子组,该输出端子组用来连接另一个并联储能模块或任一外部电子装置;
一人力发电模块,电连接该输入端子组,该人力发电模块包含一磁性元件与一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活动地设置于该磁性元件上,该人力发电模块利用该磁性元件和该感应线圈的相对移动产生电能,并将该电能经控制单元以最大功率点追踪电路高效收集电能传送到该储能模块;
一交流充电模块,电连接该输入端子组,该交流充电模块将交流电能经转换为直流电能后传送到该储能模块;
一控制单元,电连接该人力发电模块,该控制单元检测该人力发电模块产生的该电能的特性,并找出符合一预设门槛的功率点,并将符合该功率点的该电能传送到该储能模块。
[0005]作为优选方案,该交流充电模块包含一转换元件,该转换元件将该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
[0006]作为优选方案,该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另包含一或多个直流电池并联接口以及一或多个DC12V输出接口,该直流电池并联接口电连接该输入端子组,该DC12V输出接口电连接该输出端子组。
[0007]作为优选方案,该输入端子组包含一输入正极端子与一输入负极端子,且该输出端子组包含一输出正极端子与一输出负极端子。
[0008]作为优选方案,该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该人力发电模块的该电能,且同时输出该电能给该另一个并联储能模块以及该任一外部电子装置。
[0009]作为优选方案,该储能单元另具有一控制该储能单元在放电时间内的最大放电量小于2C或小于总电量的百分之八十五用以保护电池,增长电池寿命的保护电路。
[0010]作为优选方案,该储能模块包含并联两个以上储能单元,分别具有一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该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驱使并联两个以上该储能单元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同。
[0011]作为优选方案,该控制单元判断该电能的电压值与电流值的组合大于该预设门槛时,驱动该人力发电模块传送具最大功率点的该电能到该储能模块。
[0012]作为优选方案,该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另包含:
一太阳能发电模块,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与该储能模块,该控制单元驱动该太阳能发电模块传送具最大功率点的电能到该储能模块。
[0013]作为优选方案,该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另包含:
一风力发电模块,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与该储能模块,该控制单元驱动该风力发电模块传送具最大功率点的电能到该储能模块。
[0014]作为优选方案,该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另包含:
一发光元件,电连接该储能模块的该输出端子组。
[0015]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可有效搜集储存电能,搭配使用交流转直流的适配器(ADAPTER)或直流转交流逆变器(INVERTER),在无供电设施地区仍可便利地提供使用者充足能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单元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储能单元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单元的功能方块图。
[00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力发电模块示意图。
[0022]【符号说明】
10 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 12 储能模块 14 人力发电模块 16 交流充电模块 18 控制单元 20 储能单元 201 DC 2.0规格的充电孔 203 卡合部 22 输入端子组 221 输入正极端子 223输入负极端子
24输出端子组
241输出正极端子
243输出负极端子
26保护电路
28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
30磁性元件
32感应线圈
34握柄
36太阳能发电模块
38风力发电模块
40壳体
42控制面板
42a直流电池并联接口
42b市电接口
42c直流供电接口
42dDC12V输出接口
44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10的功能方块图。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10包含储能模块12、人力发电模块14、交流充电模块16以及控制单元18。其中交流充电模块16可为适配器(ADAPTER)。储能模块12可由一个或多个储能单元20以并联或串联方式任意组合而成。储能单元20的数量为复数时,复数个储能单元20以并联方式连接。人力发电模块14与交流充电模块16电连接于储能模块12,分别产生电能并传送到储能模块12存放。人力发电模块14可包含各种类型的人力(含手动)发电模块。控制单元18电连接于人力发电模块14,用来追踪人力发电模块14在发电过程中的最大功率点来集结电能,以提高储能模块12的充电效率。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10可在具有供电设施的地方利用交流充电模块16接收市电,还能在不具供电设施的地区利用人力发电模块14产生电能,因此,本发明的携带式储能发电装置10让使用者在任意环境都能取得充足的能源。
[0024]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单元20的示意图。各储能单元20具有输入端子组22以及输出端子组24,分设于储能单元20的相对侧。输入端子组22包含输入正极端子221与输入负极端子223。输出端子组24包含输出正极端子241与输出负极端子243。输入端子组22电连接于人力发电模块14与交流充电模块16,输出端子组24用来连接另一个并联的储能模块或任意的外部电子装置。外部电子装置为任何需取得电能以维持系统运作的产品。因为储能单元20具有输入用及输出用的两个端子组,储能模块12自平衡输出电能给其它并联电池或外部电子装置时,也可同时使储能模块12接收来自人力发电模块14和/或交流充电模块16的电能,意即储能单元20具备同时充电与放电的功能。储能单元20较佳地为具特定规格的三元锂电池。储能模块12可为三颗储能单元20 (3.7V、1Ah)的串联组合;或是三颗串联的储能单元20 (3.7V)与两颗并联的储能单元20 (5Ah)的组合,但不以此为限。
[0025]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储能单元20的示意图。此实施例的储能单元20的输入端子组22与输出端子组24分设于储能单元20的相对侧,但输入端子组22以分流方式接出两个输入正极端子221及两个输入负极端子223,输出端子组24也以分流方式接出两个输出正极端子241及两个输出负极端子243。相比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输入端子组22与输出端子组24包含一个以上(多个)正负极端子,可同时供应电能给其它的并联储能模块或外部电子装置。储能单元20还可选择性具有DC2.0规格的充电孔201,然不以此为限。储能单元20利用DC2.0规格的充电孔201接收市电,及利用卡合部203结合于其它的储能单元。此外,储能单元20的外观不限于图3与图4所示实施例,凡具有多个端子的输入端子组22与输出端子组24的储能单元20均属于本发明的设计范畴。
[0026]请参阅图3至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单元20的功能方块图。储能单元20可具有保护电路26以及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28。保护电路26选择性提供过充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功能、过温度保护功能、过电流保护功能和/或短路保护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电路26设定每一个储能单元20的放电到3.4伏特(或最低到3.0伏特)时截止,或是控制每一个储能单元20的最大放电量短时间不超过2C(额定容量部份)或实质不大于总电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确保储能单元20的安全性及延长使用年限。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28驱使复数个储能单元20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能维持在一致的标准,例如使用电压阀。通过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28,储能模块12能任意增加储能单元20的数量,复数个储能单元20以并联方式连接,同步扩充储能模块12的备载蓄电量。换句话说,并联自平衡管理电路28可让各个储能单元20的输出/输入电压水平实质相同于其它储能单元20的输出/输入电压水平。因此储能模块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