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_4

文档序号:848964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主权项】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桥臂,电性耦接直流源,所述第一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与第五开关依次串联; 第二桥臂,并联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包括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与第十开关依次串联; 第一二极管,与串接的所述第一、第二开关反向并联; 第二二极管,与串接的所述第四、第五开关反向并联; 第三二极管,与串接的所述第六、第七开关反向并联; 第四二极管,与串接的所述第九、第十开关反向并联; 第五二极管,其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第三开关之间的连接点,而其阳极连接所述第八、第九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以及 第六二极管,其阴极连接所述第七、第八开关之间的连接点,而其阳极连接所述第三、第四开关之间的连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反向串联,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五开关反向串联,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七开关反向串联,所述第九开关与所述第十开关反向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与第十开关皆为金属一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二极管为快恢复二极管或碳化硅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源为光伏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第四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输出点,所述第八、第九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输出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输出点,所述第七、第八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输出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一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一第二电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感器分别连接电磁干扰滤波器。
10.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同步启闭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并控制所述第三或第八开关的启闭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的启闭互补;以及同步启闭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 当所述第八开关的启闭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的启闭互补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的启闭动作与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的启闭动作互补;而当所述第三开关的启闭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的启闭互补时,控制所述第八开关的启闭动作与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的启闭动作互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第四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输出点,且当所述第八、第九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输出点时,所述第八开关的启闭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的启闭互补,所述第三开关的启闭动作与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的启闭动作互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八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开通后,所述直流源给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充磁,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同为正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八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关断后,于所述第八开关未开通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续流;在所述第八开关开通后,无电流通过所述第八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同为正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八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八开关开通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通过所述第六二极管与所述第八开关给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充磁,且所述第三开关开通而无电流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其中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为正值,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为负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八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八开关关断后,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未开通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的电感电流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续流;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开通时,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同时开通,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的电感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续流,其中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为正值,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为负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八开关,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开通后,所述直流源给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充磁,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同为负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八开关,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关断后,于所述第三开关未开通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通过所述第八开关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续流;在所述第三开关开通后,无电流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同为负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八开关,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三开关开通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第三开关给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充磁,且所述第八开关开通而无电流通过,其中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为负值,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为正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感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持续开通所述第八开关,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同时交替性地开通、关断,且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开通、关断的动作互补,在所述第三开关关断后,于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未开通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的电感电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八开关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续流;在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同时开通后,所述第一、第二电感器的电感电流通过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续流,其中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压为负值,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为正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第三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输出点,且当所述第七、第八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输出点时,所述第三开关的启闭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第十开关的启闭互补,所述第八开关的启闭动作与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开关的启闭动作互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逆变器包括第一、第二桥臂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第一桥臂电性耦接直流源,第二桥臂并联第一桥臂。第一桥臂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开关;第二桥臂包括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开关。第一二极管与串接的第一、第二开关反并联,第二二极管与串接的第四、第五开关反并联,第三二极管与串接的第六、第七开关反并联,第四二极管与串接的第九、第十开关反并联。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第三开关之间的连接点,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八、第九开关之间的连接点;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七、第八开关之间的连接点,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第四开关之间的连接点。
【IPC分类】H02M7-5387
【公开号】CN104811076
【申请号】CN201410042042
【发明人】翁炳文, 朱选才, 王克柔
【申请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月28日
【公告号】US9093897, US2015021483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