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电池光敏模块及应用_4

文档序号:933000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组由低到高的电压感应开关组成。
[0067]5示:负电荷电量引入控制模块。它是由光生电压感应触发控制开关组控制的,一组荷载水平从低到高的电流控制开关组组成。
[0068]6示:接地地线模块。它是由一组接地的负电荷输出线路和一组接地的电子回路电路组成。
[0069]7示: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中的透明导电基质。
[0070]8示:各种融入透明导电基质中的P型光敏功能微粉颗粒。[0071 ]9示:电流单向导流二极管。
[0072]10 示:电阻。
[0073]11示:正电荷电压感应开关。
[0074]12示:负电荷输入量控制开关。
[0075]13示:接地地线。
6.
【具体实施方式】
[0076]从光敏功能模块制作的角度看,一是目前传统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生产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2)’⑹。二是制作本发明所述的光敏功能模块,与制作传统太阳电池的光敏功能模块,所使用的材料、工艺技术等,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的。只是,传统太阳电池的PN结,是一块或一片连续的光敏功能材料形成的、一个实现光电转换过程的整体结构。而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光敏功能模块,是由若干光敏功能材料的微小颗粒,融入于透明导电基质之中,组成的一个,由若干个分离的、独立实现光电转换过程的微小颗粒,形成的集合体。就光敏功能模块制作而言,制作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光敏功能模块,所需要的工艺技术及要求,远不及制作多结型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所需要的工艺技术要求高。目前的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制作技术,已完全能够满足其需要⑵。
[0077]从实现光地电转换的角度看,除P型光敏功能模块制作有一定难度外,其它环节或部分的制作已无任何障碍(2)’(6)。故本章就不再对光地电转换装置的制作,作更多的陈述,而对新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的制作,也陈述得很简略。
[0078]制作本发明所述的,光敏功能模块的具体工艺流程是:
[0079]基板(背电极、反射膜)制作一一熔融性融入导电基质涂层制作(将熔融有光敏微粉的导电基质,逐层刮涂于基板上)一一顶电极及减反射膜制作。
[0080]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基板和顶电极及减反射膜制作,都可参照和应用目前成熟的太阳电池PN结制作技术中,基板和顶电极及减反射膜制作技术(2)。
[0081]在熔融性融入导电基质涂层制作环节中,为便于熔融性融入导电基质涂层制作,光敏微粉颗粒与透明导电基质的比例可按1: 100-1: 200的水平配置,并熔融到透明导电基质中。
[0082]以熔融性融入形式融合透明导电基质和光敏材料微粉颗粒,一是光敏微粉颗粒与透明导电材料之间,两者的熔化温差大,有足够的制作空间;二是可有效提高光敏微粉颗粒表面与透明导电基质之间的有效接着,减少光生载流子导出时,在光敏材料微粉颗粒表面的无效复合。
[0083]熔融性融入透明导电基质层的制作,既可按上述流程,用熔融有光敏材料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熔融液,直接逐层刮涂于基板上,也可以先将熔融有光敏材料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熔融液,冷凝成型,制成薄片。再将熔融有不同光敏材料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薄片,逐层重叠加温融合,制作成为一块整体的光敏功能模块。
[0084]7.说明书参考文献
[0085](I)-刘恩科、朱秉升《半导体物理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0086](2)—戴宝通、郑晃忠《太阳能电池技术手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0087](3)-李迺伯《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0088](4)-施钰川《太阳能原理与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0089](5)-狄大卫、曹昭阳《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技术和系统应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0090]¢)-杨金焕《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主权项】
1.专一承担光生正电荷功能任务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将分别混悬容融有各种P型光敏功能材料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按照混悬容融在透明导电基质中的光敏功能材料微粉颗粒,对光波能量敏感的特性,将混悬容融有对长波能量敏感的P型光敏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分布在下;将混悬融容有对短波能量敏感的P型光敏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分布在上;制作成一块,所含各种光敏微粉颗粒,分布层次分明;而透明导电基质又是融为一体的;实现光生正电荷功能的;特殊构造形式和功能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2.专一承担光生负电荷功能任务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将分别混悬容融有各种N型光敏功能材料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按照混悬容融在透明导电基质中的光敏功能材料微粉颗粒,对光波能量敏感的特性,将混悬容融有对长波能量敏感的N型光敏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分布在下;将混悬融容有对短波能量敏感的N型光敏微粉颗粒的透明导电基质,分布在上;制作成一块,所含各种光敏微粉颗粒,分布层次分明;而透明导电基质又是融为一体的;实现光生负电荷功能的;特殊构造形式和功能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3.是将本发明所述的,专一承担光生正电荷功能任务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和专一承担光生负电荷功能任务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用二极管单向电子输入和二极管单向电子回路通道,连接组合起来,实现光电转换的方法。 其特征是:以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光生正电荷,为正电荷电源;以本发明所述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光生负电荷,为以负电荷电源;用一条串联二极管电路形成的,只允许电子,从本发明所述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单向输入到,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单向电子输入通道,将电子从本发明所述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引导输入到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又用另一条串联二极管电路形成的,只允许电子,从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单向回流到本发明所述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单向电子回流通道,将电子从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引导回流到,本发明所述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并在电子从本发明所述的N型光敏功能模块,输入到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二极管单向电子输入通道上,串联接入负载,作为电能输出的节点。4.是将本发明所述的,承担光生正电荷功能任务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光生正电荷,作为正电荷电源,将地表中蕴藏的负电荷,作为负电荷电源,用二极管单向电子输入通道,和二极管单向电子回路通道,连接组合起来,实现光地电能量转换的方法。 其特征是:以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光生正电荷,为正电荷电源;以地表中自然蕴藏的负电荷,为负电荷电源;用一条二极管电路形成的单向电子输入通道,将电子从地表中引出,引导输入到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中;又用另一条二极管电路形成的,单向电子回流通道,将电子又从本发明所述的P型光敏功能模块中,引导回流到地表;并在电子从地表,到P型光敏功能模块的二极管单向电子输入通道上,串联接入负载,作为电能输出的节点。5.在光地电能量转换过程中,实现负电荷引入量实时自动控制和光地电转换装置电压电流关系填充因子最大化的方法。为化解本发明所述的光地电能量转换方法中,光地电转换装置负电荷引入量的实时调节控制和实现光地电转换装置电压电流关系填充因子最大化,本发明用一块独立的、光敏性能与正电荷电源的P型光敏模块的光敏性能一致的样本模块,产生的正电荷电压,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电地电转换方法中,负电荷引入量控制开关的启动电源,来实现的光电地电转换过程中,对负电荷引入量的实时自动控制的方法。 其特征是:在光地电转换装置中,用一块光敏性能与光生正电荷电源一致的P型光敏功能的样本模块,生成的光生正电荷电压,去驱动一组正电荷感应开关,再由这组正电荷电压感应开关,去控制一组负电荷电量引入控制开关,从而实现的,对负电荷引入量的实时控制。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制作与应用,和地表电流导出技术相结合,实现同时获取光电和地电两种电能的新方法。本发明是在研究光敏材料光电转换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将光敏材料微粉作为一粒粒微小的、能够独立完成光电转换的光敏机构,融入透明导电基质中,制作为一种新的太阳电池光敏功能模块,并将这种光敏功能模块的应用,拓展到光电与地表中蕴藏的负电荷电能共同开发利用领域的一种方法。本发明的积极意义体现在:降低了多光谱吸收光敏功能模块制作的难度和制作成本;提高了光敏模块的光敏性能;并为人们开创了一条,同时获得光电转换能量和地表电能转换能量的能源获取新途径。
【IPC分类】H02N11/00
【公开号】CN105048873
【申请号】CN201510350760
【发明人】王运怀
【申请人】王运怀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