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用电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66614阅读:来源:国知局
道312连通,第五冷却流道312形成在定子铁芯31上,且第五冷却流道312的两端分别贯穿定子铁芯3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如图1所示,第五冷却流道312为多个,且多个第五冷却流道312沿定子铁芯31的轴向间隔开分布,其中每个第五冷却流道312沿定子铁芯31的径向延伸,当然,第五冷却流道312还可以相对于定子铁芯31的径向方向偏离例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偏离。多个第五冷却流道312优选位于定子铁芯31的轴向上的中部。
[0057]由于每个第五冷却流道312的内端与第二冷却流道22连通,且每个第五冷却流道312的外端与第三冷却流道311连通,从而第二冷却流道22内的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五冷却流道312流入第三冷却流道311内,从而对定子铁芯31的外周壁进行冷却,且从第三冷却流道311的两端流出的制冷剂再作用于左右两端的定子绕组32端部外周。
[0058]另外,第四冷却流道23的数量不少于第五冷却流道312的数量,也就是说,第四冷却流道23的数量可以等于第五冷却流道312的数量,也可以大于第五冷却流道312的数量。当第四冷却流道23的数量与第五冷却流道312的数量相等时,多个第五冷却流道312优选与多个第四冷却流道23 —一对应;当第四冷却流道23的数量多于第五冷却流道312的数量相等时,多个第五冷却流道312与多个第四冷却流道23中的部分流道对应,即每个第五冷却流道312分别对应一个第四冷却流道23,此时第五冷却流道312与第四冷却流道23在定子3的同一横截面上,随着转子2的旋转,在某一时刻从第四冷却流道23高速甩出的制冷剂也可以直接进入第五冷却流道312内,从而提高了定子3外周的冷却效果。进一步地,第五冷却流道312的横截面积小于对应的第四冷却流道23的横截面积,换言之,第四冷却流道23宽度大于相对应的第五冷却流道312的宽度,以便于补偿加工和装配误差而可能导致电机转子2的第四冷却流道23和定子3的第五冷却流道312错位,进而影响电机冷却。
[0059]电机运行时,制冷剂由注入管11进入电机转子2的分配件4的分配腔41,分配件4的分配腔41则是利用电机高速旋转时旋转半径越大则离心力越大的原理,而将制冷剂强制推送到电机转子2的第一冷却流道21,随后再在转子2的第四冷却流道23、第二离心叶片6的“离心泵”的作用下高速甩出。其中,从第四冷却流道23高速甩出的制冷剂作用于电机定子3内圆周并随着电机转子2高速旋转而从定转子2间隙的两端排出,从电机定转子2间隙左侧排出的制冷剂和从电机转子2分配件4的分配腔41喷溅出来的制冷剂再经转子2径向离心式叶片(即第一离心叶片5)的离心泵送作用下,高速作用于电机定子3左侧的线圈绕组端部内圆周;从电机定转子2间隙右侧排出的制冷剂和从电机转子2的第一冷却流道21轴向导流过来的制冷剂,再经第二离心叶片6的离心泵送而作用于电机定子3右侧的线圈绕组端部内圆周;从与电机定子3第五冷却流道312对应的转子2第四冷却流道23高速甩出的制冷剂,则先后流经电机转子2的第四冷却流道23、电机定子3的第五冷却流道312和第三冷却流道311,然后再从第三冷却流道311左右两端流出并冷却作用于电机定子3左右两端的线圈绕组端部外圆周,而后所有的制冷剂从壳体1底部的回流口 12返回到离心制冷(和热泵)压缩机的系统中。
[006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100,是基于电机的损耗及发热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冷却系统,以将制冷剂准确地输送到电机最需要冷却的区域,进而使得电机冷却更为充分、有效。在提升电机冷却可靠性的同时,还可适当减少冷却电机的制冷剂量而改善和提高离心制冷(和热泵)压缩机设备能效。
[006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注入口且底部形成有回流口; 转子,所述转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流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注入口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转子的轴向两端; 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转子之间限定出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端设有分配件,所述分配件与所述转子之间限定出分配腔,所述分配腔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注入口伸入所述分配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件的远离所述转子的一侧有连通孔,所述注入管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伸入所述分配腔内,其中所述连通孔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中心与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离心叶片和至少一个第二离心叶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离心叶片设在所述分配件的远离所述转子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离心叶片设在所述转子的远离所述分配件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通过第四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冷却流道形成在所述转子上且贯穿所述转子的外周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四冷却流道分别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多个第四冷却流道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数量。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通过第五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第五冷却流道形成在所述定子铁芯上且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壁和外周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五冷却流道的数量,所述第五冷却流道与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冷却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对应的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横截面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包括:壳体、转子和定子,壳体上形成有注入口且底部形成有回流口;转子设在壳体内,转子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流道,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流道与注入口连通,且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贯穿转子的轴向两端;定子设在壳体内且位于转子的外侧,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限定出第二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流道连通,定子铁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第二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三冷却流道。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冷却介质可由内至外地对转子和定子进行冷却,且耐热耐温能力较薄弱的部位可以优先冷却,提高了离心压缩机用电机的可靠性。
【IPC分类】H02K9/19
【公开号】CN105322717
【申请号】CN201410362994
【发明人】吴文辉, 李镇杉, 张海洲
【申请人】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