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1049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动机生产和应用领域都知道,电动机在使用场合,需要将其固定在机架上,并在其输出轴上固定带轮,由该带轮、传动带来带动负载轮转动。由于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仅固定有带轮,一旦出现超载使负载轮停转情况,会导致电机过载而损坏。
[0003]目前内燃机车的牵引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过流或接地故障时无法自动保护,而是通过手动转换故障万能转换开关来进行保护,当某台牵引电动机发生过流或接地故障时,主回路过流或接地继电器动作,其串连在LLC和LC线圈电路中的常闭触点打开,LLC、LC失电,柴油机卸载。这时司机为使机车仍能维持继续前进,只能对6只故障万能转换开关1?6GK逐一进行手动转换,以此来切除故障的牵引电动机。在此操作过程中,手动转换一只故障万能转换开关后,再手动复位过流或接地继电器,然后再启机,直到故障的那只牵引电动机被切除后,过流或接地继电器才不动作,机车才能正常启机维持前进,此种操作不但使司机的工作变得繁琐,而且故障牵引电动机不能被及时的切除使得故障有被扩大的可能,这样给牵引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设计合理,控制方便且集成化程度高,本控制装置能在缺相时自动切断三相交流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的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
[0005]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包括起动控制电路、断相保护控制电路和测试电路,所述起动控制电路由起动按钮S2、交流接触器KM和继电器K2组成,所述起动按钮S2中的S2a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1并联连接,所述起动按钮S2中的S2b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2并联连接,相互并联的S2a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1与相互并联的S2b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2之间还连接有交流接触器KM;所述断相保护控制电路由指示灯HL2?HL4、光敏二极管VD1、电阻器R、晶体管V、电容器C、二极管VD2、电源变压器T和继电器K1组成,所述指示灯HL2?HL4分别与熔断器FU1-FU3并联连接有与电机Μ连接,所述晶体管V的基极串联连接有电阻器R以及光敏二极管VD1,所述晶体管V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继电器Κ1,所述晶体管V的发射极分别并联连接有继电器Κ2、电容器C以及二极管VD2,所述继电器Κ1还连接有继电器Κ1的常开触点,所述二极管VD2还连接有电源变压器Τ的一端,所述电源变压器Τ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ΚΜ连接;所述测试电路由测试按钮S1、指示灯HL1和光敏二极管VD1组成,所述测试按钮S1与指示灯HL1连接,所述指示灯HL1的正对面设有光敏二极管VD1。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阻器R选用1/4W的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C选用耐压值为25V的铝电解电容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VD1选用2CU或2DU系列钓光敏二极管;VD2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管V选用3DC12或S8050型硅NPN晶体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HL1?HL4均选用15W、220V的小型白炽灯泡,使用时与VD1密封安装在一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K1和K2均选用JRX — 13F型12V直流继电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交流接触器KM选用⑶C10系列的380V交流继电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Q选用熔断器式刀开关。
[0014]进一步的,所述T选用3?5W、二次电压为12V的电源变压器;S1和S2均选用LA18-22型揿压式按钮。
[0015]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其电路结构设计合理,控制方便且集成化程度高,本控制装置能在缺相时自动切断三相交流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包括起动控制电路、断相保护控制电路和测试电路。
[0018]所述起动控制电路由起动按钮S2、交流接触器KM和继电器K2组成,所述起动按钮S2中的S2a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1并联连接,所述起动按钮S2中的S2b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2并联连接,相互并联的S2a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1与相互并联的S2b和继电器K2的触点开关K2-2之间还连接有交流接触器KM。
[0019]所述断相保护控制电路由指示灯HL2?HL4、光敏二极管VD1、电阻器R、晶体管V、电容器C、二极管VD2、电源变压器T和继电器K1组成,所述指示灯HL2?HL4分别与熔断器FU1-FU3并联连接有与电机Μ连接,所述晶体管V的基极串联连接有电阻器R以及光敏二极管VD1,所述晶体管V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继电器Κ1,所述晶体管V的发射极分别并联连接有继电器Κ2、电容器C以及二极管VD2,所述继电器Κ1还连接有继电器Κ1的常开触点,所述二极管VD2还连接有电源变压器Τ的一端,所述电源变压器Τ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ΚΜ连接。
[0020]所述测试电路由测试按钮S1、指示灯HL1和光敏二极管VD1组成,所述测试按钮S1与指示灯HL1连接,所述指示灯HL1的正对面设有光敏二极管VD1。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电路的各元器件选择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器R选用1/4W的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0022]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C选用耐压值为25V的铝电解电容器。
[0023]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VD1选用2CU或2DU系列钓光敏二极管;VD2选用1Ν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