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配电箱布线结构的砖胚成型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28446阅读:来源:国知局
冲出座027做一次往复运动时,主转盘017的模框171和副转盘018的模框181转动一个工位。可以理解的是,转盘017和副转盘018的转动、横梁023的往复运动可以采用不同的动力输出装置来驱动;也可以合理地设置传动机构来实现共用同一动力输出装置,以便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同步效果更好。一般地,共用动力输出装置时,主转盘017和副转盘018通过转动传动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装置,而横梁023通过往复传动机构连接到动力输出装置。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装置为电机驱动,其具体部件包括:电机001、安装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电机皮带轮002、皮带003、通过皮带003连接电机皮带轮002的大皮带轮004、安装在大皮带轮004上横向一轴005的一轴齿轮(图未示出)、安装在横向二轴007上的二轴齿轮006、以及安装在横向三轴029上的三轴齿轮008,二轴齿轮006与一轴齿轮啮合,三轴齿轮008与二轴齿轮006啮合。这样各个齿轮将电机001的动力减速,由此可以方便地适配主转盘017、副转盘018和横梁023的运动形式要求。如图1所示,转动传动机构包括装在三轴029上的三轴同步齿轮009、安装在横向四轴030上的四轴锥齿轮011和四轴同步齿轮010、安装在竖向五轴031上的五轴锥齿轮012和分度齿轮013、安装在主转盘017的主立轴032上的拨叉齿轮014和主立轴同步齿轮015、以及安装在副转盘018的副立轴033上的副立轴同步齿轮016,其中:四轴同步齿轮010与三轴同步齿轮009啮合,五轴锥齿轮012与四轴锥齿轮011啮合,拨叉齿轮014和分度齿轮013啮合,副立轴同步齿轮016与主立轴同步齿轮啮合015。在些齿轮中,五轴锥齿轮012与四轴锥齿轮011配合,实现了动力方向的转向;拨叉齿轮014和分度齿轮013配合,可以间歇式驱动了主立轴032 ;副立轴同步齿轮016与主立轴同步齿轮015配合,则实现了主转盘017和副转盘018的同步反向转动。如图1所示,往复传动机构包括曲拐021和连杆022,曲拐021的曲拐轴安装在三轴齿轮008上,连杆022的一端连接曲拐轴,连杆022的另一端连接横梁023,由此形成曲拐-连杆机构,可以方便地使得横梁023做上下往复运动。
[0036]上述的转动传动机构与往复传动机构实现了共用动力输出装置,其中:横梁023 (包括上面的预压冲头026、静压冲针组025及出坯冲出座027)往复运动一次,主转盘017上的模框0171变换一次工位。这两个辅助转动机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可以较好地实现连续生产的目的,最终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0037]以上对砖胚成型机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对砖胚成型机的供电系统及电控系统进行了优化,详细说明如下。
[0038]2、砖胚成型机的供电系统
[0039]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砖胚成型机供电系统的方框图。该砖胚成型机为双模式供电,其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100及配电箱200,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200通过市电供电装置或太阳能供电装置来向配电箱200供电,该配电箱200的出线端子经电控设备300接至电机001,由此驱动电机001运转,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0040]参见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的方框图。该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100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110、市电供电装置120及供电转换装置130,其中太阳能供电装置110和市电供电装置120分别接至供电转换装置130的输入端,供电转换装置130的输出端接至配电箱200,太阳能供电装置110输出交流电,它与市电供电装置120 —起连接到供电转换装置130以便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供电转换装置130转换后的电力输出至配电箱200,经配电箱200的出线端子输出电力,以便来驱动电机001。
[0041]参见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原理框图。该太阳能供电装置110包括太阳能电池111、太阳能控制器112、蓄电池113、逆变电路114,太阳能电池111优选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112具有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和控制电路1122,充电电路1121接于太阳能电池111与蓄电池113之间,放电电路1123接于蓄电池113与逆变电路114之间,控制电路1122分别连接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23及蓄电池113,逆变电路114接至供电转换装置130。
[0042]在图4中,太阳能电池111为太阳能供电装置110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电机工作。太阳能控制器112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蓄电池113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0043]参见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薄膜太阳能电池111包括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沉积吸收层1112、缓冲层1113、导电银胶1114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其中: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沉积吸收层1112、缓冲层1113、导电银胶1114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上引出电极(图未示出),一般是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上面引出正电极,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上面引出负电极。
[0044]图5中,上述各层的规格可为: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的长度为4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3mm ;沉积吸收层1112为半导体纳米材料制成,长度为3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2 X10-3mm;缓冲层1113为In2S3材料制成,长度为25mm,宽度为15mm,厚度为4 X l(T3mm ;导电银胶1114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2 X l(T3mm。如此设置,材料消耗少,制造能耗低,且在提高电池的电压等性能方面具有优异效果。
[0045]参见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控制器的电路原理框图。该太阳能控制器112包括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控制电路1122及防雷电路1124,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和蓄电池113并联,防雷电路1124和蓄电池113串联。由于增加了防雷电路1124,流过蓄电池113的雷击电流大为减小。
[0046]本实施例中的防雷电路1124具体为防雷电感,添加该防雷电感后流过蓄电池113的雷击电流大为减小;同时,该防雷电感的感抗远大于蓄电池内阻,由此在蓄电池113两端所分残压也大为减小,这样也增强了系统的防雷能力。此外,也可于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分别串联防雷电感,以进一步改善防雷能力。
[0047]参见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电路原理框图。该蓄电池113包括蓄电池本体1131、电池管理装置1132、数据总线1133、辅助供电总线1135以及辅助充电控制线1134,其中蓄电池本体1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池管理装置1132相连接。进一步说明如下。
[0048]图7中,该电池管理装置1132包括与蓄电池本体1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检测控制单元11321以及与蓄电池本体1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辅助充电单元11322,检测控制单元11321与辅助充电单元11322相连接;数据总线1133与检测控制单元11321相连接;辅助供电总线1135与辅助充电单元11322相连接;辅助充电控制线1134与检测控制单元11321的输出端相连接;检测控制单元11321,用于实时检测蓄电池本体1131的运行状态,当蓄电池本体1131的实时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由辅助充电单元11322通过辅助供电总线1135对蓄电池本体1131进行充电。
[0049]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单元11321可以检测蓄电池本体1131的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