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40202阅读:来源:国知局
Ql的源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GND。
[0027]输出采样电路6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Vout,另一端与第三电路IC3的3脚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相连,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GND。
[0028]放大反馈电路5包括第二电路IC2、第三电路IC3、第^^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九电容C9,第二电路IC2的I脚连接第^^一电阻Rll的一端,第i^一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Vout,第二电路IC2的2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并与第三电路IC3的2脚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接,且与第三电路IC3的3脚相连,第二电路IC2的3脚连接第一点路ICl的I脚,第二电路IC2的4脚连接GND,第三电路IC2的I脚连接GND。
[0029]电压转换电路7包括第四电路IC4、第五电路IC5、第二三极管T2、第二三极管T3、第二三极管T4、第二三极管T5、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电压转换电路7逻辑输入A部分电路连线为第四电路IC4的I脚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第四电路IC4的2脚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逻辑输入A端子,第四电路IC4的3脚连接Vout,第四电路IC4的4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并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GND,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发射极接GND,电压转换电路7逻辑输入B部分电路连线与电压转换电路7逻辑输入A相同。
[0030]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压在不同的逻辑信号控制下进行切换,以满足智能控制应用的场合,输入电压为15V?50V,输入电压范围宽,通过辅助供电、输入滤波、功率转换、输出整流、输出滤波、PWM调制、输出采样、放大反馈以及电压转换控制电路达到两个输出端子输出多种电压的目的。
[0031]本实用新型电路采用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工艺制造,采用裸芯片装配,金属双列直插全气密封装,具有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宽(_55°C?125°C)、可靠性高等优点,产品可工作在恶劣的环境。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辅助供电电路(I)、输入滤波电路(2)、功率转换电路(3)、PWM调制电路(4)、放大反馈电路(5)、输出采样电路(6 )、电压转换控制电路(7 );所述辅助供电电路(I)给PWM调制电路(4 )供电,PWM调制电路(4)通过锯齿波发生器产生一个可变占空比的调制信号,给功率转换电路(3)中的场效应管(Ql)提供驱动信号;输入电压经输入滤波电路(2)、功率转换电路(3)通过高频变换实现DC/AC的变换,再通过整流滤波完成DC/DC变换;输出采样电路(6)采集输出电压的动态变化,将该变化送入放大反馈电路(5),与PWM调制电路(4) 一起实时调节场效应管(Ql)的驱动信号,稳定输出电压;电压转换控制电路(7)通过逻辑控制输入A和逻辑控制输入B完成多路信号的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2)包括第一电容(Cl)、第一电感(LI),第一电感(LI)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电压Vin,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B)的I脚和第一电容(Cl)的一端,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GN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供电电路(I)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第一三极管(Tl)、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电压Vin,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Zl)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DZl)的另一端连接GND,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源电压Vin,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Zl)的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电阻(Rl)的一端,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且与第一电路(ICl)的7脚相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GN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WM调制电路(4)包括第一电路(IC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路(ICl)的I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并与第二电路(IC2)的3脚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电容(C3)另一端连接GND,第一电路(ICl)的2脚连接GND,第一电路(ICl)的3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并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l)的源极,第四电容(C4)另一端连接GND,第一电路(ICl)的4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并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且与第一电路(ICl)的8脚连接,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另一端都连接GND,第一电路(ICl)的5脚连接GND,第一电路(ICl)的6脚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3)包括变压器(B)、场效应管(Q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二极管(DI),变压器(B)的2脚连接场效应管(Ql)的漏极并与第七电容(C7 )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 )的另一端连接GND,变压器(B )的3脚连接GND并与第八电容(CS)的一端相连,变压器(B)的4脚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l)另一端连接Vout,场效应管(Ql)的栅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场效应管(Ql)的源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GND。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采样电路(6)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Vout,另一端与第三电路(IC3)的3脚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相连,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GND。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反馈电路(5)包括第二电路(IC2)、第三电路(IC3)、第^^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九电容(C9),第二电路(IC2)的I脚连接第^^一电阻(Rll)的一端,第^^一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Vout,第二电路(IC2)的2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并与第三电路(IC3)的2脚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接,且与第三电路(IC3)的3脚相连,第二电路(IC2)的3脚连接第一点路(ICl)的I脚,第二电路(IC2)的4脚连接GND,第三电路(IC2)的I脚连接GND。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7)包括第四电路(IC4)、第五电路(IC5)、第二三极管(T2)、第二三极管(T3)、第二三极管(T4)、第二三极管(T5)、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电压转换电路(7)逻辑输入A部分电路连线为第四电路(IC4)的I脚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第四电路(IC4)的2脚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逻辑输入A端子,第四电路(IC4)的3脚连接Vout,第四电路(IC4)的4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并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GND,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发射极接GND,电压转换电路(7 )逻辑输入B部分电路连线与电压转换电路(7 )逻辑输入A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电平控制输出的DC/DC变换器,它包括辅助供电电路、输入滤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PWM调制电路、放大反馈电路、输出采样电路、电压转换控制电路;辅助供电电路给PWM调制电路供电,PWM调制电路通过锯齿波发生器产生可变占空比的调制信号,给功率转换电路中的场效应管提供驱动信号;输入电压经输入滤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通过高频变换实现DC/AC的变换,再通过整流滤波完成DC/DC变换;输出采样电路采集输出电压的动态变化送入放大反馈电路,与PWM调制电路一起实时调节场效应管的驱动信号,稳定输出电压;电压转换控制电路通过逻辑控制输入A和逻辑控制输入B完成多路信号的转换。具有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宽、可靠性高等优点。
【IPC分类】H02M3/335
【公开号】CN204696922
【申请号】CN201520334938
【发明人】樊海国, 张安宁
【申请人】天水华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