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优选供电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66532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第四滑动电阻VR4。第^^一三极管Ql I发射极连接第三滑动电阻VR3滑动端,第三滑动电阻VR3第一端通过第十八电阻R18接地,其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基极连接第四滑动电阻VR4滑动端,第四滑动电阻VR4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其第二端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接地。通过调节第一滑动电阻VRl和第二滑动电阻VR2可对电路进行微调并可实现对不同阈值范围的第一供电电压的检测,通过调节第三滑动电阻VR3和第四滑动电阻VR4可对电路进行微调并可实现对不同阈值范围的第二供电电压的检测。例如,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一滑动电阻VR1、第二滑动电阻VR2、第三滑动电阻VR3和第四滑动电阻VR4,并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电子元器件,可实现对18伏至20伏的供电电压的检测。
[0051]当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接入的第一供电电压电压低于18伏即欠压时,第i^一三极管QlI导通,第十八三极管Q18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至第一电压节点XAl,第一电压节点XAl通过第二二极管D2为第三电压节点XBl提供高电平,从而使得第六MOS管Q6的栅极为高电平导通,第五电压节点XCl接地,第五MOS管Q5的栅极为低电平截止,第一 MOS管第一 MOS管Ql截止,从而自动切断第一供电电压供电线路。第一供电电压电压高于20伏即过压时,第十二三极管Q12导通,第十九三极管Q19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至第一电压节点XA1,第一电压节点XAl通过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为第三电压节点XBl提供高电平,使得第六MOS管Q6的栅极为高电平导通,第五MOS管Q5的栅极为低电平截止,第一 MOS管第一MOS管Ql截止,从而自动切断第一供电电压供电线路。
[0052]当第一供电电压电压不低于18伏时,第十一三极管Qll截止,第十八三极管Q18集电极输出低电平拉低第一电压节点XAl电平;同时当第一供电电压电压不高于20伏时,第十二三极管Q12截止,第十九三极管Q19集电极输出低电平拉低第一电压节点XAl电平。即当第一供电电压在正常值范围内,即既没有欠压也没有过压,则第一电压节点XAl为低电平,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为低电平,选择相应规格的第五电容C5,通过第五电容C5向第十七三极管Q17基极提供较小的电压值可使得第十七三极管Q17截止,第二十二三极管Q22的集电极接地为低电平,使得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为低电平,从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即第三电压节点XBl也为低电平,第六MOS管Q6的栅极为低电平截止。由于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阻Rl分压,使得第五MOS管Q5的栅极为高电平,从而第五电压节点XCl为高电平并通过第十六三极管Q16使得第四电压节点XB2为高电平,即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为高电平导通,从而切断第二供电电压的供电线路。同时第五MOS管Q5的栅极与第五电压节点XCl短路为高电平,第五MOS管Q5便导通,第五MOS管Q5导通后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拉低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电平,这样第一 MOS管Ql便导通,第一 MOS管Ql的漏极为高电平,通过R12和R14的分压作用,使得第七MOS管Q7的栅极为高电平导通,通过第十一电阻Rll和第十三电阻Rl3拉低第二 MOS管Q2的栅极电平,第二 MOS管Q2导通,从而接通第一供电电压供电线路。
[0053]当第一供电电压电压低于18伏即欠压时,或高于20伏即过压时,第一供电电压供电线路自动切断。若第二供电电压电压低于18伏即欠压时,第十三三极管Q13导通,第二十三极管Q20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至第二电压节点XA2,第二电压节点XA2的高电平通过第一二极管Dl使得第四电压节点XB2即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为高电平,第八MOS管Q8导通,第九MOS管Q9的栅极接地,第九MOS管Q9截止,从而第三MOS管Q3截止自动切断第二供电电压供电线路。若第二供电电压电压高于20伏即过压时,第十四三极管Q14导通,第二i^一三极管Q21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至第二电压节点XA2,第四电压节点XB2为高电平,第八MOS管Q8导通,第六电压节点XC2接地,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为低电平截止,第三MOS管Q3截止,从而自动切断第二供电电压供电线路。当第二供电电压电压不低于18伏时,第十三三极管Q13截止,第二十三极管Q20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同时当第二供电电压电压不高于20伏时,第十四三极管Q14截止,第二^^一三极管Q21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即当第二供电电压正常时,第二电压节点XA2为低电平,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为低电平,由于第一供电电压已经切断,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基极为低电平,如此,二极管Dl的阴极即第四电压节点XB2也为低电平,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为低电平截止。由于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三十电阻R30分压,使得第六电压节点XC2为高电平,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为高电平导通,第九MOS管Q9导通后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二十七电阻R27拉低第三MOS管Q3的栅极电平,第三MOS管Q3导通,第三MOS管Q3的漏极为高电平,通过第二十六R26和第二十九R29的分压作用,第十MOS管QlO的栅极为高电平导通,通过R24和R28,拉低第四MOS管Q4的栅极电平,第四MOS管Q4导通,从而接通第二供电电压供电线路。
[0054]参照图7,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分别通过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连接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和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连接第四二极管D4正极,第四二极管D4负极连接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连接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五二极管D5负极连接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
[0055]当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得电且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失电时,第四二极管D4导通,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从第一供电电压获得电能为该电压优选供电电压切换电路供电;当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和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均得电,且第一供电电压大于第二供电电压时,第四二极管D4导通,第五二极管D5截止,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从第一供电电压获得电能为该电压优选供电电压切换电路供电。即,当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和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之一得电时,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直接获取电能为该电压优选供电电压切换电路供电;当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和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均得电时,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从电压较高的一路供电电压获得电能为该电压优选供电电压切换电路供电。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压优选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第一过压欠压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第二过压欠压检测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切换电路、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和供电输出节点(Vout); 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分别连接第一过压欠压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过压欠压检测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切换电路; 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通过第一开关电路连接供电输出节点(Vout),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通过第二开关电路连接供电输出节点(Vout); 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连接第一过压欠压检测电路,第一过压欠压检测电路通过切换电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当通过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接入的第一供电电压过压或欠压,第一开关电路断路; 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连接第二过压欠压检测电路,第二过压欠压检测电路通过切换电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当通过第二电源接入节点(Vin2)接入的第二供电电压过压或欠压,第二开关电路断路; 当第一开关电路导通,第二开关电路断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优选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过压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ZDl)、第二稳压管(ZD2)、第^^一三极管(Qll)、第十二三极管(Q12)、第十八三极管(Q18)和第十九三极管(Q19),第^^一三极管(Qll)和第十二三极管(Q12)为NPN型三极管,第十八三极管(Q18)和第十九三极管(Q19)为PNP型三极管; 第i^一三极管(Qll)的基极连接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并连接第一稳压管(ZDl)负极,第一稳压管(ZDl)正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ll)的集电极连接第十八三极管(Q18)的基极,其发射极连接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并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第十八三极管(Q18)的发射极连接工作电压输入节点(VinG),其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压节点(XAl)并通过第十七电阻(Rl7)接地; 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第一电源接入节点(Vinl),并通过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