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定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105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定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马达的定子装置主要由硅钢组件、绝缘架及绕线所构成,其中硅钢组件部分地套设于绝缘架内,且绕线绕设于绝缘架的绕线部,藉此以构成定子装置。
[0003]然而,当绕线绕设于绝缘架的绕线部时,由于绕线部的各转折角由彼此垂直的两相邻侧壁所构成,使位于转折角的绕线部分容易因摩擦而导致漆层破裂,甚而影响定子装置的功能。更严重的,当绕线绕设于绕线部一圈所使用的线长较长时,绕线所产生的阻抗亦会较大,如此会影响到马达的定子装置的效能,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良的定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在一些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绕线因与绝缘架的绕线部的弯折角摩擦而产生漆层破裂的问题,通常会在绝缘架的绕线部的多个转折角处形成弧面,藉此可利用弧面的缓冲而使位于转折角的绕线部分不易造成漆层破裂。然而,为形成此弧面,需使绝缘架的绕线部的顶壁与底壁的厚度增厚,如此将增加绕线架的材料成本。此外,在预设相同体积与尺寸的绝缘架的条件下,硅钢组件安装于绝缘架中的体积以及硅钢片数量将会受到该增加厚度的限制,使马达的定子装置的效能无法进一步提升。
[0005]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失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其可降低绝缘架的材料成本,使绝缘架的绕线部具有多个弧面的弯折角,且在预设相同体积与尺寸的绝缘架的条件下,套设于绝缘架内的硅钢组件的体积以及硅钢片的数量可以相对增加,以提升马达的定子装置的效能。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可在预设相同体积与尺寸的绝缘架的条件下,使绕线绕设于绕线部一圈所使用的线长较短,降低绕线的阻抗,以提升马达的定子装置的效能。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包含:
[0009]—硅钢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及至少一第二硅钢片,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硅钢片设置于叠置的该多个第一硅钢片的外侧;
[0010]—绝缘架,包括一绕线部、一通道及至少一容收部,其中该绕线部由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及一第四侧壁形成,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相对,该绕线部包括至少一弧面的弯折角,该通道容设部分的该硅钢组件,该至少一容收部设置于该第一侧壁且与该通道相连通,以容收部分的该第二硅钢片;以及
[0011 ]至少一绕线,绕设于该绕线部;
[0012]其中,容收于该容收部的该第二硅钢片的部分与容收于该通道且邻设于该第二硅钢片的该第一硅钢片的部分具有至少一段差。
[0013]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每一该第一硅钢片包括一第一靴部及自该第一靴部向外径向延伸的一第一轭部组件,该第一轭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一轭部,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靴部,且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轭部。
[0014]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该第二硅钢片包括一第二靴部及自该第二靴部向外径向延伸的一第二轭部组件,该第二轭部组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轭部,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靴部,且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轭部。
[0015]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硅钢片的该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二硅钢片的该第二连接部的宽度。
[0016]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该容收部设置于该第二侧壁且与该通道相连通,以容收部分的该第二硅钢片。
[0017]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该第二硅钢片的该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侧边具有至少一凸部。
[0018]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该弧面的转折角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的一交接处,该第一侧壁与该第四侧壁的一交接处,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侧壁的一交接处,或该第二侧壁与该第四侧壁的一交接处。
[0019]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包含:
[0020]一硅钢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及至少一第二硅钢片,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硅钢片设置于叠置的该多个第一硅钢片的外侧;
[0021]—绝缘架,包括一绕线部、一通道及至少一容收部,其中该绕线部由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及一第四侧壁形成,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相对,该绕线部包括至少一弧面的弯折角,该通道容设部分的该硅钢组件,该至少一容收部设置于该第一侧壁且与该通道相连通,以容收部分的该第二硅钢片;以及
[0022]至少一绕线,绕设于该绕线部;
[0023]其中,容收于该通道的该多个第一硅钢片的部分与容收于该容收部的该第二硅钢片的部分具有不同宽度,以及容收于该通道的该多个第一硅钢片的该部分各自间具有一段差。
[0024]上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中,容收于该通道的该多个第一硅钢片的该部分呈一阶梯结构。
[002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6]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可降低绝缘架的材料成本,使绝缘架的绕线部具有多个弧面的弯折角,且在预设相同体积与尺寸的绝缘架的条件下,套设于绝缘架内的硅钢组件的体积以及硅钢片的数量可以相对增加,另外,使绕线绕设于绕线部一圈所使用的线长较短,降低了绕线的阻抗,提升了马达的定子装置的效能。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马达的定子装置的组合结构图;
[0029]图2A为图1所示的硅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B为图2A所示的硅钢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图;
[0031 ]图2C为图1所示的马达的定子装置沿AA截面截除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2D为图1所示的硅钢组件于A-A截面的截面图;
[0033]图3为图2A所示的硅钢组件的一变化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A所示的硅钢组件的另一变化例的截面结构图。
[0035]其中,附图标记
[0036]I定子装置
[0037]11硅钢组件
[0038]12绝缘架
[0039]12a第一绝缘架盖
[0040]12b第二绝缘架盖[0041 ]12c绝缘架片
[0042]13 绕线
[0043]AA 截面
[0044]15第一硅钢片
[0045]151 第一靴部
[0046]152第一轭部组件
[0047]1521第一连接部
[0048]1522 第一轭部
[0049]WUW2 宽度
[0050]16第二硅钢片[0051 ]161 第二靴部
[0052]162第二轭部组件
[0053]1621第二连接部
[0054]1622 第二轭部
[0055]d 段差
[0056]120 通道
[0057]122绕线部
[0058]124 第一侧壁
[0059]125 第二侧壁
[0060]126第三侧壁[0061 ]127第四侧壁
[0062]c转折角
[0063]128容收部
[0064]129内凸缘部
[0065]1623 侧边
[0066]1624 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68]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马达的定子装置的组合结构图,图2A为图1所示的硅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硅钢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图,图2C为图1所示的马达的定子装置沿A-A截面截除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2D为图1所示的硅钢组件于A-A截面的截面图。如图1、2A、2B、2C及2D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定子装置I包含硅钢组件U、绝缘架12以及至少一绕线13。硅钢组件11部分地套设于绝缘架12内,且至少一绕线13绕设于绝缘架12上。
[0069]于本实施例中,硅钢组件11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15以及至少一第二硅钢片16,其中多个第一硅钢片15具有相同的轮廓与尺寸,且多个第一硅钢片15相对应叠置。第二硅钢片16具有不同于第一硅钢片16的轮廓,且至少一第二硅钢片16设置于叠置的多个第一硅钢片15的外侧,详言之,一个或多个第二硅钢片16可位于硅钢组件11的底部的第一硅钢片15的外侧,顶部的第一硅钢片15的外侧,或同时位于顶部与底部的第一硅钢片15的外侧。
[0070]每一个第一硅钢片15包括第一靴部151以及自第一靴部151向外径向延伸的第一轭部组件152,其中第一轭部组件152由第一靴部151的外缘向外延伸设置。第一轭部组件152包括第一连接部1521以及第一轭部1522,第一连接部152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靴部151,且第一连接部15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轭部1522。此外,第一轭部1522的形状呈曲型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硅钢片16的结构实质上与第一硅钢片15相似,且包括第二靴部161以及自第二靴部161向外径向延伸的第二轭部组件162,其中第二轭部组件162由第二靴部161的外缘向外延伸设置。第二轭部组件162包括第二连接部1621以及第二轭部1622,其中第二连接部162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靴部161,且第二连接部16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轭部1622。此外,第二轭部1622的形状呈曲型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靴部161的轮廓可与第一硅钢片15的第一靴部151的轮廓相同,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轭部1622的轮廓可与第一硅钢片15的第一轭部1522的轮廓相同,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连接部1621与第一娃钢片15的第一连接部1521之间具有至少一段差d,详言之,第一娃钢片15的第一连接部1521的宽度Wl实质上大于第二硅钢片16的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