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耦合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23867阅读:来源:国知局
3-5mm为较佳。
[0038]本实施例中,导体转盘101可以采用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能有效保证导体转盘101的使用寿命。当然,导体转盘101不仅限于不锈钢材料,例如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碳钢材料,以不锈钢材料为最佳。
[0039]同样的,导体圈2001不仅限于铜圈,只要是能通过切割磁力线产生涡电流的线圈均可,例如铝圈,本实施例中导体圈2001采用铜圈。
[0040]另外,永磁体3001可以采用各种永磁材料制成,例如采用磁钢材料或铁氧体永磁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永磁体3001采用磁钢材料制成。
[0041 ] 通过上述的设置,当电机驱动导体转盘101转动时,第一环201内壁的导体圈2001和第二环202内壁的导体圈2001同时切割磁力线并分别产生涡电流,进而分别产生反感磁场,并分别与第一载磁环301外表面的永磁体3001以及第二载磁环302外表面的永磁体3001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导体转盘101与磁转盘102的扭矩传递,以使磁转盘102转动,并驱动与负载轴连接待驱动部件转动。由于采用两组导体圈2001分别切割磁力线,相对于传统的永磁耦合器,形成的反感磁场更强,传递给磁转盘102的扭矩更大,扭矩传递效果更好,同时,导体转盘101与磁转盘102无机械连接,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磨损,且当任何一方损坏时均不会对另一方造成影响。
[0042]虽然,导体转盘101与磁转盘102无机械连接,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磨损,因此,两者间不易产生高温,但是当其中一方突然停止或超负荷时,同样会使导体转盘101与磁转盘102之间产生高温。为进一步防止导体转盘101与磁转盘102之间的温度过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永磁耦合器还可以在第一环201的外表面均匀设置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中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散热片401。参阅图3,通过这样的设置,能进一步增强永磁耦合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导体转盘101与磁转盘102之间的温度过高,保证永磁耦合器的使用寿命。
[0043]参阅图4,为进一步增强永磁耦合器的扭矩传递效果,本实施中,还可以在导体转盘101上设置第三环203,并在磁转盘102上设置第三载磁环303。第三环203设置于第二环202内,第三载磁环303设置于第二载磁环302内,且第三环203位于第二载磁环302和第三载磁环303之间。同时,第三环203的内表面也设置有导体圈2001,第三载磁环303的外表面也均匀分布有多个永磁体3001,第三载磁环303上的永磁体3001的设置方向与第二载磁环302上的永磁体3001相同,第三载磁环303上的永磁体3001与第三环203上的导体圈2001的距离同样以3-5mm为较佳。
[0044]参阅图5,为进一步增加永磁耦合器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永磁耦合器可以在导体转盘101上设置散热孔402,也可以在磁转盘102上设置散热孔402,还可以在导体转盘101和磁转盘102上同时设置散热孔402,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中,散热孔402设置在导体转盘101上。
[00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体转盘101上设置有第一环201、第二环202和第三环203共计三个安装导体圈的环形结构,磁转盘102上设置有第一载磁环301、第二载磁环302和第三载磁环303共计三个用于安装磁环的载磁环,当然环形结构和载磁环的数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环形结构和载磁环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做薄,这样同等大小的导体转盘101和磁转盘102上可分别设置更多的环形结构和载磁环,以确保永磁耦合器的扭矩传递效果更佳。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转盘和与所述导体转盘配合的磁转盘,所述导体转盘与所述磁转盘共轴; 所述导体转盘的一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凸的第一环和第二环,所述第一环的表面和所述第二环的表面均设置有导体圈; 所述磁转盘与所述导体转盘对应的一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载磁环和第二载磁环,所述第一载磁环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载磁环的表面均设置有磁环,所述磁环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永磁体,每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与所述磁转盘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多个永磁体中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磁极相反; 所述第一环临近所述第一载磁环设置,所述第二环临近所述第二载磁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中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和所述第二环之间,所述第二载磁环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内,所述第一环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环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导体圈,所述第一载磁环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载磁环的外表面均分布有所述多个永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三环,所述第一环、所述第二环和所述第三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 所述磁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三载磁环,所述第一载磁环、所述第二载磁环和所述第三载磁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三环位于所述第二载磁环和所述第三载磁环之间; 所述第三载磁环临近所述第三环设置,所述第三环的内表面也设置有所述导体圈,所述第三载磁环的外表面也分布有所述多个永磁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转盘上和/或所述磁转盘上设置有散热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转盘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导体转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圈为铜圈。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磁钢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耦合器,涉及驱动装置领域。永磁耦合器包括导体转盘和与导体转盘配合的磁转盘,导体转盘与磁转盘共轴;导体转盘的一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凸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一环的表面和第二环的表面均设置有导体圈;磁转盘与导体转盘对应的一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载磁环和第二载磁环,第一载磁环的表面和第二载磁环的表面均设置有磁环,磁环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永磁体,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与磁转盘的轴线垂直,且多个永磁体中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磁极相反;第一环临近第一载磁环设置,第二环临近第二载磁环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耦合器具有良好的扭矩传递效果。
【IPC分类】H02K51/00, H02K9/04
【公开号】CN205336081
【申请号】CN201620064789
【发明人】王德斌, 单筱攸, 张振宽, 王安莹
【申请人】鞍山正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