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80284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由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和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二部分组成,可以为电动车辆提供非接触式充电;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整流逆变电路、高频交流转磁场的磁感应发射线圈、磁共振电路及磁共振发射线圈,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和磁共振接收线圈、整流降压电路及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磁感应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在能保证一定充电功率的有效距离内时采用磁感应方式充电,在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距离增大充电功率不足时启动磁共振电路,以补偿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在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距离增大时仍具有稳定的充电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装置,具体是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辆包括在工业场所使用的电动小车、叉车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动汽车,电动车辆是指采用蓄电池驱动的新型车辆,它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近年来,电动车辆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越来越作为主流趋势普及的将为大众所大量使用的电动汽车;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电量储备有限,因此经常面临的难题就是给车辆充电的问题;目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的是交流充电粧和直流充电粧,尤其是交流充电粧因安装方便、造价低而越来越为用户所接受;另外一种充电技术是非接触充电,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因为它具有的方便、安全的优点将成为未来普及的充电方式;而非接触充电特别是磁感应式充电要求电动车辆与充电装置的发送端必须对准才能保证较高的充电效率,但电动车辆实际停车时都有较大的偏差,无法与充电发送端精确对准,这样就无法保证非接触充电的充电效率;基于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技术的非接触充电设备进行改进,以提高充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便捷、充电效率高的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包括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和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整流逆变电路、高频交流转磁场的磁感应发射线圈、磁共振电路及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和磁共振接收线圈、整流降压电路、磁共振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磁感应发射线圈和磁共振发射线圈,磁共振发射线圈与磁共振电路连接,充电电源经过整流逆变电路,将电场能转为磁场能发送至磁感应发射线圈或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接收线圈,磁共振接收线圈与磁共振电路连接,磁感应接收线圈将磁场能接收转为电场能,通过电场转电能及电量监控装置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场转电能及电量监控装置包括整流/降压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池连接。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安装在电动车辆上;当车辆停车位置与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的磁感应发送线圈距离较大,充电功率不足时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自动启动磁共振电路,利用磁共振接收线圈和磁共振发射线圈实现电动车辆的充电。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感应式充电效率高但充电距离小,磁共振式充电效率相对较低但充电距离较远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当车辆停车位置与非接触充电发送线圈距离较小时采用磁感应方式充电,当车辆停车位置与非接触充电发送线圈距离较大充电功率不足时将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自动启动磁共振电路,以此保证充电装置在停车不准时仍具有较大的充电功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充电效率高,使得对电动车辆充电时的停放位置要求不再苛刻,即使在停放充电位置不不是很准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充电效率,使电动车辆的非接触充电适用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1]请参阅图1,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包括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和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整流逆变电路、高频交流转磁场的磁感应发射线圈、磁共振电路及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和磁共振接收线圈、整流降压电路、磁共振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磁感应发射线圈和磁共振发射线圈,磁共振发射线圈与磁共振电路连接,充电电源经过整流逆变电路,将电场能转为磁场能发送至磁感应发射线圈或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接收线圈,磁共振接收线圈与磁共振电路连接,磁感应接收线圈将磁场能接收转为电场能,通过电场转电能及电量监控装置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
[0012]所述电场转电能及电量监控装置包括整流/降压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池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安装在电动车辆上,当车辆停车位置与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的磁感应发送线圈距离较大,充电功率不足时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自动启动磁共振电路,利用磁共振接收线圈和磁共振发射线圈实现电动车辆的充电。
[0014]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和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整流逆变电路、高频交流转磁场的磁感应发射线圈、磁共振电路及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和磁共振接收线圈、整流降压电路、磁共振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包括磁感应发射线圈和磁共振发射线圈,磁共振发射线圈与磁共振电路连接,充电电源经过整流逆变电路,将电场能转为磁场能发送至磁感应发射线圈或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磁感应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接收线圈,磁共振接收线圈与磁共振电路连接,磁感应接收线圈将磁场能接收转为电场能,通过电场转电能及电量监控装置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转电能及电量监控装置包括整流/降压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双模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充电发送装置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非接触充电接收装置安装在电动车辆上。
【文档编号】H02J50/12GK205565904SQ201620102535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发明人】何强辉, 葛兆龙
【申请人】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