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电源开关、电池、大功率LED、反光碗、钢化玻璃透镜,该手电筒还包括51单片机、高频滤波电容和恒流驱动电路,锂电池负极与电源开关一端相连,电源开关另一端与手电筒铝合金外壳相连,锂电池正极与51单片机的电源端VCC相连并并联一个高频滤波电容到负极,大功率LED的阳极与锂电池正极相连,阴极则与恒流驱动电路的OUT相连,单片机的P3.3端与恒流驱动电路的VDD端相连,单片机的P3.0端、P3.1端、P3.2端分别与3个轻触按键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结构简单,运用灵活,维护方便寿命长。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照明、观测高速运动物体实时去过轨迹和状态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频闪仪体积较大,发光光源大多米用氣气灯管,内部由大容量电池组、升压电源模块,闪光触发模块,频率调制模块等组成,结构复杂,部分频闪仪还需要外接电源,操作使用不便,氙气灯管的开关响应速度低毫秒级且寿命短,不能使用在较高频率下和维护成本高,在现场应用中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频闪仪体积大、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操作不便和使用范围限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LED高速LED开关响应速度为纳秒级频闪手电筒,该LED频闪手电筒不仅能作为普通照明工具使用,而且能方便地观测高速运动物体的移动轨迹。
[0004]针对以上存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电源开关、电池、大功率LED、反光碗、钢化玻璃透镜,该手电筒还包括51单片机、高频滤波电容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与电源开关一端相连,电源开关另一端与手电筒铝合金外壳相连,由铝合金外壳作为整个电路的负极,锂电池正极与51单片机的电源端VCC相连并并联一个高频滤波电容到负极,大功率LED的阳极与锂电池正极相连,阴极则与恒流驱动电路的OUT相连,单片机的P3.3端与恒流驱动电路的VDD端相连,单片机的P3.0端、P3.1端、P3.2端分别与3个轻触按键的一端相连,恒流驱动电路的GND端与3个轻触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铝合金外壳。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锂电池为18650型,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为ACM7135。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作为一支普通手电筒作为照明应用的同时,方便地进行高速运动物体的观测,并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结构简单,运用灵活,维护方便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电源开关SW-4、电池BAT、大功率LED、反光碗、钢化玻璃透镜,18650型锂电池BAT负极与电源开关SW-4 —端相连,电源开关SW-4另一端与手电筒铝合金外壳Vss相连,由铝合金外壳Vss作为整个电路的负极,18650型锂电池BAT正极与51单片机MCU的电源端VCC相连并并联一个104P的高频滤波电容Cl到负极,3W大功率LED的阳极与18650型锂电池BAT正极相连,阴极则与LED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的OUT相连,单片机的P3.3端与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的VDD端相连,单片机的P3.0端、P3.1端、P3.2端分别与3个轻触按键的一端相连,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的GND端与3个轻触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铝合金外壳Vss。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LED高速频闪手电筒,该手电筒包括电源开关(SW-4)、锂电池(BAT)、大功率LED、反光碗、钢化玻璃透镜,其特征在于:该手电筒还包括51单片机(MCU)、高频滤波电容(Cl)和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所述的锂电池(BAT)负极与电源开关(SW-4) —端相连,电源开关(SW-4)另一端与手电筒铝合金外壳(Vss)相连,由铝合金外壳(Vss)作为整个电路的负极,锂电池(BAT)正极与51单片机(MCU)的电源端VCC相连并并联一个高频滤波电容(Cl)到负极,大功率LED的阳极与锂电池(BAT)正极相连,阴极则与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的OUT相连,单片机的P3.3端与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的VDD端相连,单片机的P3.0端、P3.1端、P3.2端分别与3个轻触按键的一端相连,恒流驱动电路(ACM7135)的GND端与3个轻触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铝合金外壳(Vss)。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4272436SQ201420613570
【发明者】胡一林, 李捷, 陈赞赞 [申请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