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947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晶体振荡器电路的起动时间的缩短和控制、振动频率的稳定化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晶体振荡电路作为电子设备内的基准的频率而广泛使用,而且传输数据速度(rate)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以低功率消耗为目的而进行间歇动作。因此,对于这些作为基准的频率使用的晶体振荡电路,期望以短时间进行起动,并且以低功率消耗输出一定的振荡频率的振荡电路,因此,晶体振荡电路作为电路技术非常有用。
此外,晶体振荡电路输出的频率作为电子设备内的基准的频率使用,因此必需以短时间进行起动,在起动后输出一定的振荡频率的振荡电路。
现有的这种晶体振荡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图的一例那样构成。在图2中,1是振荡电路,2是REG电压电路,3是电压控制电路,10、11是MOS可变电容器,12、13是固定电容器,14是反相器,15是晶体振子,16、18、19是电阻,17是电源电压。图2所示的晶体振荡电路的结构为,由REG电压源2供给振荡电路部1的电源,由晶体振子15和振荡电路部1和MOS电容器10、11和固定电容12、13形成振荡环路,并输出振荡波形。
对于如上构成的晶体振荡电路说明其动作。从电源电压(17)施加电源电压时,由REG电压电路部(2)对振荡电路部(1)和晶体振子(15)供给某一定的电源电压,通过对振荡电路部(1)施加电位对晶体振子(15)提供冲击,由此开始进行振荡动作。而且,输出在该振荡电路部(1)中振荡的振荡振幅。此外,由电压控制电路(3)经由电阻(18、19)对MOS可变电容(10、11)的栅极施加控制电压,可以通过变化MOS电容值来变化振荡电路的负载电容CL,并调整到要求的振荡频率f0。
该晶体振荡电路的振荡振幅以及起动时间由晶体振子(15)在晶体振荡电路的电源接通时激发的电流的大小、负电阻、以及晶体振荡电路的负载电容CL的大小决定,可知其中负载电容CL越小则起动时间越短。
因此,如减小负载电容CL则起动时间缩短,但由于振荡频率f0也变小,因此在现有电路中仅由要求的振荡频率f0决定负载电容CL。
此外,在使用变容二极管的可变电容的振荡电路中,已知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等那样,临时变化负载电容CL从而加快起动的电路,但在该结构中,对变容二极管施加的电压有极限,因此不能充分地减小负载电容CL,得不到用于缩短起动时间的充分的效果。此外,无法应用于使用灵敏度高的MOS可变电容的振荡电路。进而,存在由于对振荡电路施加的电源的起动条件容易产生起动时间偏移的缺点。
(日本)特开2001-24435号公报这样,在使用现有的图2所示的晶体振荡电路的情况下,或者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晶体振荡电路的情况下,由于施加电源电压的起动时的振荡输出依赖于也作为起动时间延迟的原因的负载电容CL,因此引起了上升时间降低的现象。此外,由于通过电源电压上升而开始振荡,因此振荡器的起动时间也根据电源电压的起动时间而变动,不稳定。
另一方面,在以携带电话机为代表的携带设备中,为了削减消耗功率而通常进行间歇动作,振荡器关断的时间长则对电池的长寿命化有利,因此需要缩短起动时间并可以稳定地控制起动时间的振荡器。
此外,由于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的频率依赖于作为振荡器的负载电容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值,因此在使用了具有浮置节点(floating node)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情况下,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由于浮置节点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在振荡电路的起动后,不能输出一定的振荡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短起动时间,同时可以稳定地控制起动时间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振荡电路的起动后可以稳定振荡频率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使由晶体振子和MOS可变电容形成振荡环路的振荡器中的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并调整为规定的振荡频率,其中,包括在从起动时开始规定期间使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降低的第一开关。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从起动时开始规定期间使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降低,从而缩短振荡器的起动时间,通过在规定期间经过后,将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返回通常值,从而可以稳定地使振荡器振荡。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时间常数电路,响应供给的电源电压的上升,从而设定所述第一开关的动作时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可以稳定使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降低的期间,因此可以稳定地控制起动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到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栅极和基准电位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使振荡器的负载电容降低并缩短起动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包括在从起动时开始规定期间断开振荡器输出的第二开关。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避免由于起动时的输出波形蔓延到振荡器而引起的起动时间的延迟或不振荡。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时间常数电路,响应供给的电源电压的上升,从而设定所述第二开关的断开期间。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正确地设定振荡器输出的断开期间。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包括将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栅极连接到所述晶体振子的一端的第一电容器;以及将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漏极连接到所述晶体振子的另一端的第二电容器,对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栅极以及漏极施加控制电压,从而使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并调整为规定的振荡频率。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由单一的MOS可变电容器构成振荡环路,所以可以将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检测供给的电源电压的上升,并对所述第一或第二时间常数电路供给驱动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正确地检测电源电压的上升,并稳定地控制起动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中,所述MOS可变电容具有浮置节点,该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包括从起动时开始短路规定期间,从而将所述浮置节点固定在规定电压的第三开关。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从起动时开始短路规定期间从而将所述浮置节点固定在规定电压,可以在振荡起动时提高MOS可变电容器的浮置节点的稳定性,并在振荡电路的起动后输出一定的振荡频率。
进而,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短路期间由所述第一时间常数电路设定。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正确地设定稳定化的起动期间。
根据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可以显著地缩短起动时间,而且使起动时间稳定化。此外,可以在振荡电路的起动后稳定振荡频率。
进而,如果将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用于以携带电话机为代表的携带设备中,则可以在间歇动作时缩短起动时间,从而延长关断的时间,因此可以提高低功率消耗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现有的振荡电路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现有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一例(1)的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一例(2)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一例的图(将时间常数电路1(6)与REG电压电路(2)直接连接(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不动作)而使其动作,并不使时间常数电路2(5)动作的情况)。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偏移(使RFG电压检测电路(4)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不动作,而仅使时间常数电路1(6)动作的情况下的缺点)的一例的图(1)。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偏移(使RFG电压检测电路(4)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不动作,而仅使时间常数电路1(6)动作的情况下的缺点)的一例的图(2)。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时间常数电路1(6)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全部动作的情况的起动特性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振荡电路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置了浮置节点固定电路的情况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的图(1)。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置了浮置节点固定电路的情况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的图(2)。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置了浮置节点固定电路的情况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具体例。
(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
在图1中,通过被施加电源电压(17)的REG电压电路(2)对振荡电路(1振荡器)施加REG电压。图1的振荡电路(1)是如下的晶体振荡电路将反相器(14)的输入和输出连接到晶体振子(15)的两端以及电阻(16)的两端,并将输入连接到MOS可变电容器(10)的漏极,将输出连接到MOS可变电容器(11)的漏极,将MOS可变电容器(10)的源极连接到固定电容器(12),将MOS可变电容器(11)的源极连接到固定电容器(13),将固定电容器(12、13)的另一端连接到GND。
进而,在MOS可变电容(10)的栅极连接电阻(18)和开关(7第一开关),在MOS可变电容器(11)的栅极连接电阻(19)和开关(8第一开关),将电阻(18、19)的另一端互相连接,进而连接到电压控制电路(3)。
另一方面,REG电压检测电路(4)被连接,以便传送检测REG电压电路(2)的上升的信号,并被连接,以便将该信号传送到时间常数电路1、2(6、5)。进而,时间常数电路1(6)通过上述信号将开关(7、8)短路,而且被连接,以便传送设为断路(open)的控制信号,时间常数电路2(5)将开关(9)短路,而且被连接,以便传送设为断路的控制信号。
在图1中,考虑通过被施加电源电压(17)的REG电压电路(2)施加REG电压从而动作的振荡电路(1)。REG电压检测电路(4)是在电源电压(17)的起动时检测REG电压电路(2)上升了的情况的电路,以该上升时间作为基准使时间常数电路1(6)和时间常数电路2(5)动作。时间常数电路1(6)在从上述基准时间开始上述某一定时间使开关(7、8)短路,超过某一定时间则成为断路。由此,上述某一定时间可以显著地缩小可从MOS晶体管的漏极侧看的电容值,可以将晶体振荡电路(1)的负载电容CL保持得小,并加速起动时的振荡开始,在某一程度振荡开始后,通过将开关(7、8)断路将负载电容CL设为通过从电压控制电路(3)施加的控制电压可以控制MOS可变电容器10、11的电容值,并可以调整负载电容CL而以要求的频率f0稳定振荡。
进而,时间常数电路2(5)进行动作,以便在从上述基准时间开始某一定时间将开关(9第二开关)断路,并在经过上述某一定时间后使其短路。由此,可以避免通过起动时的输出波形蔓延到振荡器而引起的起动时间的延迟或不振荡。
接着,使用时序图说明上述起动时的动作。
图3表示现有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一例。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而上升,在时刻t=t1,稳定为某一定电压V(Hi)。振荡器的振荡波形开始上升起到时刻t=t1为止的某一时间起开始振荡,振幅缓慢增大,在时刻t=t2时振荡波形稳定。振荡波形的振幅缓慢地随时间增大主要是依赖于振荡器的负载电容CL,成为起动时间的延迟的原因。
图4是现有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一例,表示电源电压VCC比图3的情况缓慢地上升的情况。该情况下,REG电压也随电源电压VCC上升,在时刻t=t1,下降到某一定的电压。振荡波形从REG电压上升开始到时刻t=t1为止的某一时间起开始振荡,并且振幅缓慢地增大,在时刻t=t2,振荡波形稳定,但图4的时刻t2与图3的时刻t2不同,一般为(图4的时刻t2)>(图3的时刻t2),振荡波形稳定的时刻t=t2依赖于电源电压VCC的上升特性而变动,存在不稳定的缺陷。以上,在现有电路中,同时存在起动时间的延迟,进而起动时间不稳定的缺陷。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一例。另外,在图5中,对于将时间常数电路1(6)与REG电压电路(2)直接连接(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不动作)而使其动作,并不使时间常数电路2(5)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上升,在时刻t=t1,下降到某一定的电压。振荡器的振荡波形从REG电压开始上升起到时刻t=t1为止的某一时间起,时间常数电路1(6)开始工作,在t1≤t≤t2的期间,将通过从时间常数电路1(6)输出的信号减小负载电容CL值的开关7、8接通,并将振荡器的负载电容CL保持得小。振荡器在0≤t≤t1的期间开始振荡,由于在t1≤t≤t2的期间负载电容CL小,因此振幅显著快的增大。由此,可以缩短起动时间。在时刻t2开关7、8关断,CL值成为通常值,振幅缓慢接近正常状态,在时刻t=t3,振荡波形稳定。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偏移(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不动作,而仅使时间常数电路1(6)动作的情况下的缺点)的一例。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上升,在时刻t=t1,稳定为某一定的电压。振荡器的振荡波形从REG电压开始上升起到时刻t=t1为止的某一时间起,时间常数电路1(6)开始工作,在t1≤t≤t2的期间,将通过从时间常数电路1(6)输出的信号减小负载电容CL值的开关7、8接通,并将振荡器的负载电容CL保持得小。振荡器在0≤t≤t1的期间开始振荡,由于在t1≤t≤t2的期间负载电容CL小,因此振幅显著快的增大。在时刻t=t2开关7、8关断,CL值成为通常值,振幅缓慢接近正常状态,在时刻t=t3,振荡波形稳定。此时将时间常数电路1(6)开始动作所需的VREG的电压设为V1(0<V1<V(Hi)),并将VREG上升的时刻设为t1时,动作开始时刻t=t1’成为0≤t1’≤t1。这里,V1设为具有ΔV1(=V(Hi)-V1)的偏移时,t1’如图6所示,具有Δt1(=t1-t1’)的偏移,t2’具有Δt2(=t2-t2’Δt1)的偏移。同样t3’发生Δt3(=t3-t3’)的偏移。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振荡电路的起动特性的偏移(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不动作,而仅使时间常数电路1(6)动作的情况下的缺点)的其它例,表示使电源电压VCC比图6的情况缓慢上升的情况。在时间常数电路1(6)开始起动时的动作所需的VREG的电压V1(0<V1<V(Hi))一定,ΔV1也一定的情况下,Δt1由于电源电压VCC和REG电压的起动时的斜率平缓而比图6的Δt1大,同样Δt2也比图6的情况大。此外考虑同样Δt3也比图6的情况大,且偏移更大。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的起动时间,在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不动作,而仅使时间常数电路1(6)动作的情况下,依赖于电源电压VCC的起动条件和时间常数电路1(6)的动作开始电压V1的偏移,含有不稳定的缺陷。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缺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动作,在VREG的电压完全上升了的时刻设定时间常数电路1(6)的动作开始电压,同时使时间常数电路2(5)动作。
REG电压检测电路(4)监视作为REG电压电路(2)的输出的REG电压,可以由通过上述阈值V1急剧地使输出上升的施密特电路构成。或者,在REG电压达到规定的电压V(Hi)时,可以由急剧地使输出上升的施密特电路构成。
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中,使REG电压检测电路(4)、时间常数电路1(6)以及时间常数电路2(5)全部动作的情况的起动特性的一例。在该情况下,由于在VREG的电压完全上升了的时刻t=t1设定时间常数电路1(6)的动作开始时间,因此时刻t1的偏移Δt1被抑制。由此,负载电容CL可以在VREG上升、电路稳定上升了的状态开始振荡器开始振荡,OSC波形稳定地开始振荡,并使起动时间稳定。
进而,如图1所示,在使时间常数电路2(5)动作的情况下,通过在其动作的时间(t1-t4)的期间,使开关(9)关断而不输出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从而可以防止在起动时发生的输出波形向振荡器的蔓延引起的起动的延迟或不振荡。
以上,如图8的OSC输出波形那样,可以在稳定的起动时间t=t4发生稳定的振荡波形。
(第二实施方式)图9是表示可变电容元件(10)的形状、以及从电压控制电路(3、22)施加电压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在图9中,通过被施加了电源电压(17)的REG电压电路(2)对振荡电路(1)施加REG电压。图9的振荡电路(1)是如下的晶体振荡电路将反相器(14)的输入和输出连接到晶体振子(15)的两端、电阻(16)的两端,进而将输入和输出连接到用于切断对MOS可变电容器(10)施加的控制电压的电容器(20)、(21),将MOS可变电容器(10)的栅极连接到第一控制电压电路(3),将漏极连接到第二控制电压电路(22),将MOS可变电容器(10)的源极连接到固定电容器(12),将固定电容器(12)的另一端连接到GND。
进而在MOS可变电容器(10)的栅极连接电阻(18)和开关(7第一开关),在漏极连接电阻(19)和开关(8第一开关),在电阻(1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压电路(3),在电阻(1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控制电压电路(22)。
在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中,也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动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将晶体振荡电路(1)的负载电容CL保持得小,并加速开始起动时的振荡。
此外,通过在某一程度振荡开始后使开关(7、8)断路,将负载电容CL设为可以通过从电压控制电路(3、22)施加的控制电压控制MOS可变电容器(10)的电容值,并可以调整负载电容CL而以要求的频率f0稳定振荡。
进而,通过使时间常数电路2(5)动作,并在该动作时间期间关断开关(9第二开关)而不输出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从而可以防止在起动时发生的输出波形向振荡器的蔓延引起的起动的延迟或不振荡。
(第三实施方式)图10是表示为了提高起动后的振荡频率的稳定性,而在由时间常数电路1(6)生成的一定时间期间,通过使可变电容元件(10)的浮置节点固定的开关(24)将浮置节点稳定为振荡稳定电压,在上述一定时间之后,将浮置节点返回通常的浮置状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
图10的振荡电路(1)是在图9的振荡电路(1)的MOS可变电容器(10)的源极连接电阻(23)和开关(24第三开关),在电阻(2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控制电压电路(25)的晶体振荡电路。
另一方面,REG电压检测电路(4)被连接,以便传送检测REG电压电路(2)的上升的信号,并且被连接,以便对时间常数电路1、2(6、5)传送该信号。进而,时间常数电路1(6)被连接,以便传送通过上述信号将开关(24)短路,或断路的控制信号。
在图10中,时间常数电路1(6)在从基准时间开始某一定时间将连接到浮置节点的开关(24)短路,并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断路。由此,可以在振荡起动时提高可变电容元件(10)的浮置节点的稳定性,并在振荡电路的起动后输出一定的振荡频率。
(第四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为了提高起动后的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在由时间常数电路3(26)生成的一定时间的期间,通过使可变电容元件(10)的浮置节点固定的开关(24)将浮置节点固定在振荡稳定电压,在上述一定时间之后,使浮置节点返回通常的浮置状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
另一方面,REG电压检测电路(4)被连接,以便传送检测REG电压电路(2)的上升的信号,并且被连接,以便将该信号传送到时间常数电路1、2(6、5)。进而,时间常数电路3(26)被连接,以便传送通过上述信号将开关(24)短路,或断路的控制信号。
在图11中,时间常数电路3(26)在从基准时间起某一定时间使连接到浮置节点的开关(24)短路,并在经过某一定时间后断路。由此,可以在振荡起动时提高可变电容元件(10)的浮置节点的稳定性,并在振荡电路起动后输出一定的振荡频率。
图12表示现有的振荡电路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在时刻t=0,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上升,振荡电路的输出频率起动以便输出由晶体振子(15)和负载电容CL决定的频率f0。但是,在可变电容元件(10)中存在浮置节点的情况下,由于浮置节点的电压变动,因此在时刻t=t02不收敛于频率f0而在时刻t=t03收敛到频率f0,在起动后到时刻t=t04为止,不能以频率f0稳定振荡。
图13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置了浮置节点固定电路(开关(24)、电压控制电路(25)等)的情况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上升。在REG电压开始上升后到时刻t=t02期间的某一时刻t=t01,通过切换开关(24),可以在时刻t=t02以频率f0稳定振荡。
图14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置了浮置节点固定电路的情况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上升。通过从REG电压开始上升到时刻t=t02期间的某一时刻t=t01为止将开关(24)短路,从而将浮置节点固定在振荡稳定电压,通过在时刻t=t01将开关(24)断路,从而可以将浮置节点设为更早稳定的电压,并在时刻t=t02以频率f0稳定振荡。
图15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置浮置节点固定电路并使用了时间常数电路3的情况的频率起动特性的一例。电源电压VCC上升时,REG电压随电源电压VCC上升。REG电压开始上升起到t=t02之间的某一时刻t=t03为止,将开关(24)短路,从而将浮置节点固定在振荡稳定电压,通过在时刻t=t03将开关(24)断路,可以更快地使浮置节点成为稳定的电压,在时刻t=t02,可以以频率f0稳定振荡。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可以显著地缩短起动时间或使起动时间稳定化。此外,在振荡电路的起动后,可以将振荡频率稳定化。
进而,如果将本实施方式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用于以携带电话机为代表的携带设备中,则可以在缩短间歇动作时通过缩短起动时间从而延长关断的时间,因此可以提高低功率消耗的效果。
本发明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对具有可以显著缩短起动时间,而且使起动时间稳定化的效果,并适于晶体振荡器电路的起动时间的缩短和控制、振荡频率的稳定化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等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使以晶体振子和MOS可变电容器形成振荡环路的振荡器中的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并调整为规定的振荡频率,其中,包括在从起动时起至规定期间,使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降低的第一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包括第一时间常数电路,所述第一时间常数电路响应供给的电源电压的上升,从而设定所述第一开关的动作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到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栅极和基准电位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包括在从起动时起至规定期间断开振荡器输出的第二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包括第二时间常数电路,所述第二时间常数电路响应供给的电源电压的上升,从而设定所述第二开关的断开期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包括将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栅极连接到所述晶体振子的一端的第一电容器;以及将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漏极连接到所述晶体振子的另一端的第二电容器,对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栅极以及漏极施加控制电压,从而使所述MOS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并调整为规定的振荡频率。
7.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供给的电源电压的上升,并对所述第一或第二时间常数电路供给驱动信号。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MOS可变电容具有浮置节点,所述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包括从起动时起短路规定期间,从而将所述浮置节点固定在规定电压的第三开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短路期间由所述第一时间常数电路设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短路期间由第三时间常数电路设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起动时间,同时稳定地控制起动时间,进而在振荡电路起动后稳定振荡频率的振荡器起动控制电路。振荡电路(1)如下将反相器(14)的输入和输出连接到晶体振子(15)的两端以及电阻(16)的两端,并将输入连接到MOS可变电容器(10)的漏极,将输出连接到MOS可变电容器(11)的漏极,将MOS可变电容器(10)的源极连接到固定电容器(12),将MOS可变电容器(11)的源极连接到固定电容器(13),将固定电容器(12、13)的另一端连接到GND。进而,在MOS可变电容器(10)的栅极连接电阻(18)和开关(7),在MOS可变电容器(11)的栅极连接电阻(19)和开关(8),将电阻(18、19)的另一端互相连接,进而连接到电压控制电路(3)。
文档编号H03L3/00GK1761149SQ200510108448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日
发明者长友圭, 新宫圭悟, 竹内久人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