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60611发布日期:2018-07-18 00: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于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备有多个带式供料器的元件供给装置,控制从电源装置向所装备的带式供料器供给的消耗电流的电源控制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进行基板的生产作业的设备,有焊料印刷机、电子元件装配机、回流焊机、基板检査机等。通常将这些设备连结来构成基板生产线。其中,电子元件装配机的机台具备基板搬运装置、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移载装置。作为元件供给装置的代表性的结构例,多采用将放出出载带的方式的带式供料器列设多个且能够于机台上拆装的结构。当该元件供给装置装备于机台时,与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连接,向各带式供料器供给消耗电流。

在带式供料器的放出电动机进行动作而放出出载带时的动作时消耗电流与放出电动机未进行动作时的待机时消耗电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动作时消耗电流及待机时消耗电流根据带式供料器的机种而不同。在此,在电子元件装配机生产基板时,不会发生多个带式供料器同时进行动作的情况。因此,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容量是考虑多台的量的带式供料器同时进行动作的情况而适当设定的。另一方面,为了在将元件供给装置从机台拆下的状态下进行换产调整作业而存在准备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的情况。与这种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供给相关的技术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专利文献1的电子元件装配机具备:具有多个内置电源的装配机主体;搭载有促动器(放出电动机)的元件供给装置。此外,该电子元件装配机具备:存储有促动器的辨别信息的连接单元;基于辨别信息来选择任意内置电源的控制单元;为了能够从所选择的内置电源向元件供给装置进行电源供给而切换电源路径的电源切换单元。由此,通过具备存储促动器的辨别信息的连接单元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选择任一内置电源,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直截了当而言,根据促动器的消耗电流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输出电流容量的内部电源,将线缆或连接器的容量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7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多个内置电源的情况本身为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为单一的情况在成本上是优异的。然而,与多台的量的带式供料器的动作对应的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近年来在输出电流容量这点上产生了问题点。

详细而言,在变更从带式供料器供给的元件种类的换产调整作业时,对放出电动机进行反转驱动,进行将装填后的载带从带式供料器排出的卸载动作。在以往类型的带式供料器中,为了进行卸载动作而需要持续按下操作按钮,通常为2台以下的卸载动作。相对于此,在新型的自动装载供料器中,如果按下操作按钮,则卸载动作进行至最后,因此能够进行多台的卸载动作。这种情况下,流动有比基板生产时大的消耗电流,可能会产生超过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容量的过电流。

上述的问题点在使用了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的机外换产调整作业中也同样会产生。不如说在列设的全部带式供料器中变更元件种类的情况下,通常进行机外换产调整作业,过电流的可能性大。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点而作出,应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针对于在换产调整作业时容易产生的过电流的保护功能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中,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备有多个带式供料器,所述带式供料器搭载有将编带后的电子元件向预定位置供给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对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来控制从电源装置向所装备的所述带式供料器供给的消耗电流,其中,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具备: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基于实际测量而求出将向装备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多个带式供料器供给的实际消耗电流相加所得到的总消耗电流;以及过电流保护部,在成为所述总消耗电流超过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容量的过电流状态时,使所述多个带式供料器中的处于所述驱动装置进行动作的动作状态的特定带式供料器转变为从所述电源装置切断的停止状态或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动作的待机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中,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备有多个带式供料器,所述带式供料器搭载有将编带后的电子元件向预定位置供给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对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来控制从电源装置向所装备的所述带式供料器供给的消耗电流,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包括: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基于实际测量而求出将向装备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多个带式供料器供给的实际消耗电流相加所得到的总消耗电流;以及过电流保护步骤,在成为所述总消耗电流超过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容量的过电流状态时,使所述多个带式供料器中的处于所述驱动装置进行动作的动作状态的特定带式供料器转变为从所述电源装置切断的停止状态或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动作的待机状态。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在成为基于实际测量而求出的总消耗电流超过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容量的过电流状态时,使处于动作状态的特定带式供料器转变为停止状态或待机状态,因此能降低总消耗电流。因此,在多台带式供料器能进行动作的换产调整作业时,假设即便成为过电流状态,也能快速地消除该过电流状态,能提高保护功能。

另外,本发明可以作为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实施,能得到与上述的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装配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带式供料器的主体部的内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的动作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的图。

图6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的图。

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的图。

图10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电子元件装配机9的整体结构)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以图1~图5为参考进行说明。首先,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电子元件装配机9的整体结构。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电子元件装配机9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从图1的纸面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为搬入搬出基板k的x轴方向,从纸面下侧的前侧朝向纸面上侧的后侧的方向为y轴方向。电子元件装配机9通过将基板搬运装置92、元件供给装置1、元件移载装置94、元件相机95及控制装置96等组装于机台91而构成。基板搬运装置92、元件供给装置1、元件移载装置94及元件相机95由控制装置96控制,分别进行预定的作业。

基板搬运装置92将基板k向安装位置送入、定位、送出。基板搬运装置92由搬运单元925及支承单元926构成。搬运单元925由一对导轨921、922及一对输送带等构成。一对导轨921、922横穿机台91的上表面中央,且相互平行地组装于机台91。在一对导轨921、922面对的内侧设置的一对输送带在分别载置有基板k的两缘的状态下轮转,将基板k向设定于机台91的中央部的安装位置进行搬入及搬出。支承单元926配设在安装位置的下方,将基板k顶起而以水平姿势夹紧。

元件供给装置1通过能够在机台91的上表面拆装的大致矩形的货盘构件1a上列设多个带式供料器10而构成。带式供料器10具有各种种类和大小,消耗电流各不相同。在此,设想称为自动装载供料器的方式的带式供料器10。带式供料器10由主体部11及在主体部11的后部配设的2个供给带盘18、19等构成。各供给带盘18、19对于多个电子元件编带成一列的载带进行卷绕保持。该载带每次以预定间距被放出出,将电子元件解除收纳状态而依次供给。

图2是表示带式供料器10的主体部11的内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带式供料器10通过在形成主体部11的2张侧板上组装轨道12、前侧带放出机构13、后侧带放出机构14、带剥离机构15、下一带控制机构16及控制装置17等而构成。形成主体部11的2张侧板分离地平行配置,在图2中省略纸面近前侧的侧板。

轨道12是通过其上表面对载带的放出进行引导的构件。轨道12从主体部11的前侧的大致中间高度处向后侧的上部倾斜配置。在轨道12的前端的上侧形成的插入口121能够将从2个供给带盘18、19放出出的载带上下重叠地插入。在轨道1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附近设有翘起防止构件122。翘起防止构件122被扭簧123按压于轨道12的上表面。在翘起防止构件122与轨道12之间将对载带以能够放出的方式夹持,防止翘起。在轨道12的后端附近的上侧设定有元件供给位置124。

前侧带放出机构13配设在轨道12的靠前方的下部。前侧带放出机构13由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第一齿轮132、第二齿轮133、第一链轮134及第二链轮135等构成。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结合而经由第一齿轮132及第二齿轮133旋转连结于第一链轮134及第二链轮135。第一链轮134及第二链轮135的输出齿从形成于轨道12的间隙向上方突出而卡入于载带的卡合孔。

后侧带放出机构14配设在轨道12的靠近后方的下部。后侧带放出机构14由第二放出电动机141、第三齿轮142、第四齿轮143、第三链轮144及第四链轮145等构成。第二放出电动机4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结合而经由第三齿轮142及第四齿轮143旋转连结于第三链轮144及第四链轮145。第三链轮144及第四链轮145的输出齿从形成于轨道12的间隙向上方突出而卡入于载带的卡合孔。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相当于将编带后的电子元件向预定位置供给的本发明的驱动装置。

带剥离机构15配设在轨道12的靠后方的上部,换言之后侧带放出机构14的上侧。带剥离机构15将放出出的载带的顶封带从载带剥离,能够在元件供给位置124供给元件。

下一带控制机构16配设在轨道12的靠前方的上部,换言之前侧带放出机构13的上侧。下一带控制机构16控制从2个供给带盘18、19向插入口121重叠插入的第一及第二载带的放出。即,下一带控制机构16容许当前使用的第一载带的放出,对下一使用的第二载带的前端附近进行保持。并且,下一带控制机构16在第一载带用尽时自动地开始放出第二载带,并容许第三载带的插入。

控制装置17配设在主体部12的靠近下方处。控制装置17具备图示省略的微型处理器或存储器、驱动器、通信部等,通过软件而进行动作。当带式供料器10装备于货盘构件1a上时,经由在主体部11的后表面设置的连接器171,将控制装置17与控制装置96进行通信连接。由此,控制装置17能够与控制装置96交接所需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171也起到向带式供料器10供给电源的作用。控制装置17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换言之,对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进行控制。

当使用新的供给带盘18、19的载带时,操作员将载带的前端从供给带盘18、19引出,并从带插入口121插入至第一链轮134。于是,通过来自控制装置17的控制而使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正转,装填载带。该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是装载动作。而且,通过来自控制装置17的控制,对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进行间歇驱动,对载带进行间距搬运,由此进行元件的供给。该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是元件供给动作。

此外,在带式供料器10的卸载动作中,通过来自控制装置17的控制,对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进行反转驱动。于是,第一~第四链轮134、135、144、145反转,载带返回近前侧。最后,载带被排出至第一链轮134的前侧。由此,操作员能够将使用了一部分的供给带盘18、19与新的供给带盘进行替换。卸载动作是对使用了一部分的载带进行回收的动作,多发生于与生产的基板k的种类的变更相伴的换产调整作业时。此时,当在多台带式供料器10中卸载动作重叠时,容易陷入于电源装置41、42(图3所示)的过电流状态。

在主体部11的前侧上部配设有操作面板172。操作面板172与控制装置17连接而交接信息。操作面板172具有受理操作员的操作的操作部及向操作员提供信息的显示部。

返回图1,元件移载装置94从多个带式供料器10的各元件供给位置124吸附选取电子元件,搬运至定位后的基板k而进行装配。元件移载装置94是能够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的xy机器人类型的装置。元件移载装置94由一对y轴轨道941、942、y轴滑动件943、安装头944、吸嘴工具945、吸嘴946、及基板相机947等构成。一对y轴轨道941、942配置在机台91的两方的靠侧面处,并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延伸。y轴滑动件943以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装架在y轴轨道941、942上。

安装头944装架于y轴滑动件943,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安装头944由两组滚珠丝杠机构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驱动。吸嘴工具945以能够更换的方式保持于安装头944。吸嘴工具945具有吸附元件而向基板k进行装配的1个或多个吸嘴946。基板相机947与吸嘴工具945并列地设置于安装头944。基板相机947对附设于基板k的基准标记进行拍摄,检测基板k的准确的位置。

元件相机95朝上地设置在基板搬运装置92与元件供给装置1之间的机台91的上表面。元件相机95在安装头944从元件供给装置1向基板k上移动的中途,拍摄由吸嘴946吸附的电子元件的状态。当通过元件相机95的拍摄数据而判明电子元件的吸附姿势的误差或旋转角的偏差等时,控制装置96根据需要而对元件装配动作进行微调。

控制装置96保持指定了向基板k装配的电子元件的种类及顺序、供给该电子元件的带式供料器10的装配顺序。控制装置96基于基板相机947及元件相机95的拍摄数据、以及图示省略的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等,按照装配顺序来控制元件装配动作。而且,控制装置96对于已生产的基板k的生产数、电子元件的装配所需的装配时间、电子元件的吸附错误的发生次数等运转状况数据逐次收集而更新。

(2.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结构)

转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说明。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框图。电源控制装置2由4个功能部21~24、以及配设于货盘构件1a而与带式供料器10的台数一致的个数的单独电流测定部51及电源开关52等构成。如图所示,货盘构件1a具有1个电源侧连接器31、多个供料器侧连接器32、主干电源线33及多个分支电源线34。主干电源线33从电源侧连接器31伸出,在中途分支成多个分支电源线34。各分支电源线34分别连接于供料器侧连接器32。

当在电子元件装配机9装备元件供给装置1时,主干电源线33通过电源侧连接器31而与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自动连接。在从电子元件装配机9拆下元件供给装置1时,在电源侧连接器31能够进行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的连接。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及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在输出端具有保护熔丝43。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及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以能够对应于多台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的方式适当设定。另一方面,当带式供料器10装备于货盘构件1a时,供料器侧连接器32连接于带式供料器10的连接器171,分支电源线34连接于带式供料器10。

经由主干电源线33及分支电源线34从电源装置41、42供给的电源电压向带式供料器10的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第二放出电动机141及控制装置17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装置17的控制电压比电源电压低时,在带式供料器10内设置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将电源电压降压为控制电压,向控制装置17供电。此外,图示省略的传感器类也被供给与控制装置17相同的控制电压。

在各分支电源线34分别设有单独电流测定部51及电源开关52。单独电流测定部51例如通过使用了分流电阻的电压下降测定法而单独地实际测量流过分支电源线34的消耗电流。单独电流测定部51的单独的实际测量值的信息由电源控制装置2取得。电源开关52由电源控制装置2进行开闭控制,来切换切断状态与导通状态。

通过电源开关52从电源装置41、42切断后的带式供料器10成为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第二放出电动机141及控制装置17全部停止的停止状态。通过电源开关52而与电源装置41、42导通的带式供料器10成为仅控制装置17动作的待机状态、或者除了控制装置17之外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也进行动作的动作状态。在待机状态时流动的消耗电流是待机时消耗电流,在动作状态时流动的消耗电流是动作时消耗电流。

在电子元件装配机9装备元件供给装置1而进行基板k的生产期间,全部的电源开关52成为导通状态,电源控制装置2不发挥功能。电源控制装置2发挥功能的是结束或中断基板k的生产而进行机内换产调整作业的情况、及利用从电子元件装配机9拆下的元件供给装置1进行机外换产调整作业的情况。

电源控制装置2是具有cpu而通过软件进行动作的计算机装置。电源控制装置2可以与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一体构成,也可以与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一体构成,还可以由单体构成。而且,与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一体的电源控制装置和与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一体的电源控制装置可以是不同的装置。如图3所示,电源控制装置2具备设定操作部28,或者经由通信部29而与控制装置96等上层控制装置进行通信连接。

电源控制装置2经由图示省略的控制线而连接于各带式供料器10的控制装置17,或者经由其他的控制装置而与控制装置17进行通信连接。由此,电源控制装置2能够掌握各带式供料器10的状态。例如,如果控制线没有信号,则电源控制装置2能够掌握为带式供料器10的停止状态,如果在控制线检测到低信号,则电源控制装置2能够掌握为带式供料器10的待机状态,如果在控制线检测到高信号,则电源控制装置2能够掌握为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状态。

电源控制装置2接受向设定操作部28的输入操作、来自上层控制装置的指令、及向带式供料器10的操作面板172的输入操作产生的卸载动作的要求。卸载动作的要求包括以全部的带式供料器10为对象的总体要求、及以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为对象的单独要求这两方。存在多个单独要求同时产生或在短时间内连续产生的情况。

电源控制装置2具备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消耗电流取得部22、余力电流运算部23及过电流保护部24作为4个功能部。各功能部21~24通过软件实现。关于各功能部21~24的详细的功能及动作在后文叙述。

(3.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动作)

接下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动作。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动作的动作流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也一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方法。在图4的步骤s1中,操作员将电源装置连接于元件供给装置1而开始换产调整作业。换言之,操作员在将元件供给装置1连接于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的状态下开始机内换产调整作业。或者,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连接于机外的元件供给装置1而开始机外换产调整作业。在换产调整作业的开始时点,全部的带式供料器10为电源开关52切断的停止状态、或者即使电源开关52导通而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也不进行动作的待机状态。

在接下来的消耗电流取得步骤s2中,电源控制装置2的消耗电流取得部22进行动作。消耗电流取得部22关于列设于货盘构件1a的全部的带式供料器10,预先取得动作时消耗电流及待机时动作电流。作为取得的方法,消耗电流取得部22可以采用例如经由通信部29及上层控制装置而向存储有各电流值的数据库访问的方法,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动作时消耗电流及待机时动作电流,可使用通过单独电流测定部51而预先测定的实际测量值、通过另外的测定器预先测定的实际测量值、及设计值中的任意一值。消耗电流取得部22分别存储各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时消耗电流作为第一增加量。而且,消耗电流取得部22从各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时消耗电流分别减去待机时动作电流而分别求出第二增加量并存储。

在接下来的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中,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进行动作。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从各单独电流测定部51接收单独的实际测量值的信息。进而,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将单独的实际测量值相加而求出总消耗电流itot。

在接下来的步骤s4中,过电流保护部24进行动作,判定是否为总消耗电流itot超过电源装置41、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的过电流状态。在不是过电流状态时的步骤s5中,过电流保护部24判定是否哪个带式供料器10产生了卸载动作的要求。在未产生要求时,过电流保护部24使动作流程的控制返回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在产生要求时的余力电流运算步骤s6中,余力电流运算部23进行动作。余力电流运算部23运算从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或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减去总消耗电流itot而得到的余力电流irem。

在接下来的步骤7中,过电流保护部24判定有无余力。详细而言,在产生卸载动作的要求的带式供料器10为停止状态时,过电流保护部将该带式供料器10的第一增加量与余力电流irem进行比较。而且,在产生卸载动作的要求的带式供料器10为待机状态时,过电流保护部24将该带式供料器10的第二增加量与余力电流irem进行比较。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余力电流irem不小,就判定为有余力。

在有余力时的步骤s8中,过电流保护部24使产生要求的带式供料器10的卸载动作开始,容许向动作状态的转变。在没有余力时的步骤s9中,过电流保护部24为了禁止产生要求的带式供料器10的卸载动作而切断该带式供料器10的电源开关52。由此该带式供料器10成为停止状态。由此,过电流保护部24具有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这样的第一功能。在步骤s8及步骤s9之后,过电流保护部24使动作流程的控制返回到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

另外,在步骤s4中为过电流状态时的步骤s10中,过电流保护部24使处于动作状态的带式供料器10中的一部分的特定带式供料器10转变为停止状态或待机状态。步骤s10相当于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方法中的过电流保护步骤s10。

具体而言,如果存在消耗电流的单独的实际测量值超过已取得的动作时消耗电流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则过电流保护部24将该电源开关52切断而转变为停止状态。在消耗电流的实际测量值超过动作时消耗电流的情况下,推测为该带式供料器10发生短路故障等故障。在不存在推测到故障的带式供料器10时,过电流保护部24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顺位,来决定从动作状态向停止状态转变的带式供料器10。

通过步骤s10的动作,通常能快速地消除过电流状态。换言之,过电流保护部24具有将已产生的过电流状态快速地消除这样的第二功能。在步骤s10之后,过电流保护部24使动作流程的控制返回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在返回之后的再次的步骤s4中过电流状态还未消除时,再次进入步骤s10。然后,过电流保护部使另一台带式供料器10从动作状态向停止状态转变。

在此,关于过电流保护部24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示出具体例进行说明。图5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的图。在图5中,最大的矩形表示电源装置41、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当前,设想第一~第五带式供料器10装备于货盘构件1a,第一及第二带式供料器10为动作状态,第三~第五带式供料器10为切断了电源开关52的停止状态的情况。

于是,在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中,实际测量第一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时消耗电流i1及第二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时消耗电流i2。而且,第三~第五带式供料器10的消耗电流为0。因此,总消耗电流itot通过2个动作时消耗电流i1、i2之和来求出。在该时点,总消耗电流itot比输出电流容量icap小,在步骤s4中,判定为不是过电流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5中,当第三带式供料器10产生卸载动作的要求时,在余力电流运算步骤s6中,运算从输出电流容量icap减去总消耗电流itot而得到的余力电流irem。在该时点,余力电流irem大于已取得的第三带式供料器10的第一增加量(动作时消耗电流i3),判定为有余力。因此,在步骤s8中,第三带式供料器10开始卸载动作,向动作状态转变。

然后,当返回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时,实际测量第三带式供料器的动作时消耗电流i3(≒i3),新求出总消耗电流itot2。在该时点,总消耗电流itot2仍小于输出电流容量icap,在再次的步骤s4中判定为不是过电流状态。

在再次的步骤s5中,当第四带式供料器产生卸载动作的要求时,在再次的余力电流运算步骤s6中,余力电流运算部运算从输出电流容量icap减去总消耗电流itot2而得到的余力电流irem2。在该时点,余力电流irem2小于已取得的第四带式供料器的第一增加量(动作时消耗电流i4),判定为没有余力。因此,在步骤s9中,第四带式供料器维持停止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根据单独要求而容许带式供料器10的卸载动作的结构。因此,当产生多个单独要求时,潜在成为过电流状态而熔断熔丝43的可能性。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在产生卸载动作的总体要求或多个单独要求时,为了避免过电流状态,采用了仅容许一定数(例如2台)的带式供料器10进行卸载动作的结构。然而,消耗电流根据带式供料器10的种类而不同,因此实际上存在有余力而能够进行超过一定数(例如3台以上的)动作的情况,因而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有余力的范围内,容许最大数的带式供料器10的卸载动作。因此,能够使换产调整作业有效率,与以往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换产调整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应用中,可以省略消耗电流取得步骤s2及步骤s5~步骤s9,仅使用快速地消除过电流状态的过电流保护部24的第二功能。反之,也可以省略步骤s4及步骤s10,仅使用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过电流保护部24的第一功能。

(4.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的形态及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中,元件供给装置1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备有多个带式供料器10,带式供料器10搭载有将编带后的电子元件向预定位置供给的驱动装置(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第二放出电动机141)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17,电源控制装置2对于元件供给装置1,控制从电源装置41、42向装备后的带式供料器10供给的消耗电流,其中,电源控制装置2具备: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基于实际测量而求出将向装备于元件供给装置1的多个带式供料器10供给的实际消耗电流相加所得到的总消耗电流itot;过电流保护部24,在成为总消耗电流itot超过电源装置41、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的过电流状态时,使多个带式供料器10中的处于驱动装置进行动作的动作状态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转变为从电源装置41、42切断的停止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在成为基于实际测量而求出的总消耗电流itot超过电源装置41、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的过电流状态时,使处于动作状态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转变为停止状态,因此总消耗电流itot降低。因此,在多台带式供料器10能进行动作的换产调整作业时,假设即便成为过电流状态,也能快速地消除该过电流状态,能提高保护功能。由此,能降低内置于电源装置41、42的保护熔丝43熔断而妨碍生产的可能性。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还具备消耗电流取得部22和余力电流运算部23,消耗电流取得部22基于实际测量值或设计值而预先取得多个带式供料器10从停止状态向动作状态转变时被供给的消耗电流的第一增加量、及多个带式供料器10从待机状态向动作状态转变时被供给的消耗电流的第二增加量中的至少一方,余力电流运算部23在不是过电流状态时运算从输出电流容量icap减去总消耗电流itot、itot2而得到的余力电流irem、irem2,在产生了使停止状态或待机状态的某带式供料器10(第三带式供料器10)向动作状态转变的要求时,如果消耗电流取得部23已取得的某带式供料器的第一增加量(动作时消耗电流i3)或第二增加量为余力电流以下irem,则过电流保护部24容许某带式供料器10(第三带式供料器10)向动作状态的转变,如果某带式供料器10(第四带式供料器10)的第一增加量(动作时消耗电流i4)或第二增加量超过余力电流irem2,则过电流保护部24维持某带式供料器10(第四带式供料器10)的停止状态。

由此,取代仅容许一定数量的带式供料器10进行卸载动作的现有技术,能够在有余力的范围内容许最大数量的带式供料器10进行卸载动作。因此,能够使换产调整作业有效率,与以往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换产调整作业。而且,过电流保护部24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因此能进一步降低保护熔丝43的熔断的可能性。

此外,所述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单独地实际测量向多个带式供料器10供给的实际消耗电流,将单独的实际测量值相加而求出总消耗电流itot。由此,通过实际测量来求出总消耗电流itot,因此过电流状态的判定或使用了余力电流irem、irem2的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可否的判定的判定精度高。

此外,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单独地实际测量向多个带式供料器10供给的实际消耗电流,将单独的实际测量值相加而求出所述总消耗电流itot,过电流保护部24在成为过电流状态时,使处于动作状态的带式供料器10中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转变为停止状态。由此,在产生了过电流状态时,将被推测出产生故障的带式供料器10从电源装置41、42切离,能够降低故障的受害。

此外,电源装置41、42与带式供料器10之间由供给消耗电流并插装有切断消耗电流的电源开关52的分支电源线34分别连接,过电流保护部24对电源开关52进行开闭控制,由此将带式供料器10控制成停止状态及动作状态。由此,通过电源开关52的切断动作,能够使带式供料器10可靠且迅速地从动作状态向停止状态的转变。

此外,带式供料器10具有将编带有电子元件的载带从供给带盘放出的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驱动装置的动作包括对于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而通过对电动机进行反转驱动来将载带从带式供料器10排出的卸载动作。由此,在换产调整作业时在多个带式供料器10中卸载动作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针对于过电流的保护功能。

此外,在元件供给装置1被搭载于电子元件装配机9上时,电源装置成为电子元件装配机9内的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1,在元件供给装置1被从电子元件装配机9上拆下时,电源装置成为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42。由此,在机内换产调整作业及机外换产调整作业中都产生前述的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方法中,元件供给装置1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备有多个带式供料器10,带式供料器10搭载有将编带后的电子元件向预定位置供给的驱动装置(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17,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对于元件供给装置1,控制从电源装置41、42向装备后的带式供料器10供给的消耗电流,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方法包括: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基于实际测量而求出将向装备于元件供给装置1的多个带式供料器10供给的实际消耗电流相加所得到的总消耗电流itot;过电流保护步骤s10,在成为总消耗电流itot超过电源装置41、42的输出电流容量icap的过电流状态时,使多个带式供料器10中的处于驱动装置进行动作的动作状态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转变为从电源装置41、42切断的停止状态。

本发明能够作为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方法来实施,能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相同的效果。

(5.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a)

接下来,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a,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元件供给装置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求取总消耗电流itot的手段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而且,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a及过电流保护部24a的动作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6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a的框图。如图所示,取代各分支电源线34的单独电流测定部51而在主干电源线33设置总体电流测定部53。总体电流测定部53直接地实际测量从电源装置41、42输出的实际的总消耗电流itot。总体电流测定部53的实际测量值的信息由电源控制装置2a取得。

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a基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流程进行动作,部分动作不同。以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动作省略说明。在图4的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a从总体电流测定部53接收总消耗电流的信息。

另外,在步骤s10中,第二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a按照动作状态的带式供料器10中的预先设定的优先顺位,来决定转变为停止状态或待机状态的带式供料器1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存在消耗电流的单独的实际测量值,因此无法确定被推测出故障的带式供料器10,因此遵照优先顺位。

在此,关于过电流保护部24a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示出具体例进行说明。图7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a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的图。在图7中,在第一带式供料器10及第二带式供料器10为动作状态,第三~第五带式供料器10为停止状态时,直接地实际测量总消耗电流itot3。以下的余力电流irem3的运算及与第三带式供料器10的第一增加量(动作时消耗电流i3)的大小比较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中,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1a直接地实际测量从电源装置41、42输出的实际的总消耗电流itot3。由此,由于通过实际测量而求出总消耗电流itot3,因此,过电流状态的判定、使用了余力电流irem3的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可否的判定的判定精度高。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消耗电流的实际测量点数少,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6.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b)

接下来,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b,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元件供给装置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使动作状态的带式供料器10转变为待机状态的手段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而且,过电流保护部24b的动作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b的框图。如图所示,不带有各分支电源线34的电源开关52。因此,在向货盘构件1a连接电源装置41、42的时点,各带式供料器10成为控制装置17进行动作的待机状态。而且,电源控制装置2b的过电流保护部24b与各带式供料器10的控制装置17之间分别由控制线25连接。由此,过电流保护部24b能够经由控制线25向各控制装置17发出容许及禁止卸载动作的指令,换言之容许及禁止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的动作的指令。

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b也基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流程进行动作,部分动作不同。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动作,关于相同的动作省略说明。在图4的步骤7中,第三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b将产生卸载动作的要求的带式供料器10的第二增加量与余力电流进行比较。而且,在图4的步骤s10中,第三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b向处于卸载动作状态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的控制装置17发出禁止卸载动作的指令。由此,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中断卸载动作而向待机状态转变。

在此,关于过电流保护部24b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示出具体例进行说明。图9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b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的图。当前,设想第一带式供料器10及第二带式供料器10为动作状态且第三~第五带式供料器10为待机状态的情况。

于是,在图4的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步骤s3中,实际测量第一及第二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时消耗电流i1、i2、以及第三、第四及第五带式供料器10的待机时消耗电流i3、i4、i5。通常,动作时消耗电流i1、i2大于待机时消耗电流i3、i4、i5。由此,总消耗电流itot4通过5个消耗电流i1~i5之和来求出。在该时点,总消耗电流itot4小于输出电流容量icap,在步骤s4中,判定为不是过电流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5中,当在第五带式供料器10产生卸载动作的要求时,在余力电流运算步骤s6中,运算从输出电流容量icap减去总消耗电流itot4而得到的余力电流irem4。在此,第三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b可以使用已取得的第五带式供料器10的第二增加量,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在其他方法中,过电流保护部24b从第五带式供料器10的动作时消耗电流i5减去实际测量出的待机时消耗电流i5来求出第二增加量iinc5。

在图9中,余力电流irem4大于第二增加量iinc5,判定为有余力。因此,在步骤s8中,第五带式供料器10开始卸载动作,向动作状态转变。假设在余力电流irem4小于第二增加量iinc5时,在步骤s9中,过电流保护部24b维持第五带式供料器10的待机状态。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b中,过电流保护部24b与带式供料器10之间由传送指令的控制线25分别连接,过电流保护部24b经由控制线25向控制装置17发出容许及禁止驱动装置(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第二放出电动机141)的动作的指令,由此将带式供料器10控制成待机状态及动作状态。

由此,各带式供料器10未成为停止状态而控制装置17继续动作,因此控制的可靠性高。而且,控制装置17不需要烦杂地反复进行开启时的初始处理。

(7.第四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c)

接下来,关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c,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元件供给装置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电源线的结构及使动作状态的带式供料器10转变为待机状态的手段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而且,过电流保护部24c的动作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10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c的框图。如图所示,各分支电源线34在单独电流测定部51的下游侧进一步分支成驱动电源线35及控制电源线36。驱动电源线35供给由第一放出电动机131及第二放出电动机141消耗的驱动电流,并插装有驱动电源开关54。另一方面,控制电源线36供给由控制装置17消耗的控制电流。

驱动电源线35及控制电源线36连接于带式供料器10的连接器171。因此,在货盘构件1a连接了电源装置41、42的时点,各带式供料器10成为控制装置17进行动作的待机状态。而且,驱动电源开关54由电源控制装置2进行开闭控制,对切断状态与导通状态进行切换,仅对驱动电流进行开闭操作。

第四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c也基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流程进行动作,部分动作不同。以下,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动作省略说明。在图4的步骤s10中,第四实施方式的过电流保护部24c将处于卸载动作状态的特定的带式供料器10的驱动电源开关54设为切断状态,向待机状态转变。关于过电流保护部24c预防过电流状态的产生的功能,由于与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的电源控制装置2c中,电源装置41、42与带式供料器10之间由驱动电源线35及控制电源线36分别连接,驱动电源线35供给由驱动装置(第一放出电动机131、第二放出电动机141)消耗的驱动电流,并插装有切断驱动电流的驱动电源开关54,控制电源线36供给由控制装置17消耗的控制电流,过电流保护部24c通过对驱动电源开关54进行开闭控制而将带式供料器10控制成待机状态及动作状态。

由此,各带式供料器10未成为停止状态而控制装置17继续动作,因此控制的可靠性高。而且,控制装置17不需要烦杂地反复进行开启时的初始处理。

(8.实施方式的应用及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换产调整作业时,在电子元件装配机9的运转中通过带式供料器10进行卸载动作或装载动作时也有效。而且,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各带式供料器10的控制装置17保持与带式供料器10自身的动作时消耗电流及待机时动作电流相关的信息,消耗电流取得部22从各控制装置17取得与这些电流相关的信息。此外,本发明也可以通过电源装置41、42不具有保护熔丝43的结构或带式供料器10的放出电动机131、141为2个以外的结构来实施。本发明除此以外能够进行各种应用或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元件供给装置;10:带式供料器;11:主体部;

13:前侧带放出机构;131:第一放出电动机;

14:后侧带放出机构;141:第二放出电动机;

17:控制装置;1a:货盘构件;

2、2a~2c:电源控制装置;

21、21a:总消耗电流实际测量部;22:消耗电流取得部;

23:余力电流运算部;24、24a~24c:过电流保护部;

25:控制线;33:主干电源线;34:分支电源线;

35:驱动电源线;36:控制电源线;

41:机内动作用电源装置;42:机外换产调整用电源装置

51:单独电流测定部;52:电源开关;

53:总体电流测定部;54:驱动电源开关;

9:电子元件装配机;92:基板搬运装置;94:元件供给装置;

95:元件相机;96:控制装置;

icap:输出电流容量;

itot、itot2~itot4:总消耗电流;

irem、irem2~irem4:余力电流;

iinc5:第二增加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