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电路、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94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振荡电路、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荡电路、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具有可变电容电路与分频电路的振荡电路中,通过实施可变电容电路的电容值的调节以及分频电路的分频数的调节从而能够对振荡频率进行调节的频率调节电路。可变电容电路被用于因振荡电路的特性偏差或振子的特性偏差而产生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分频电路被用于振子的频率的温度补偿。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频率调节电路中,无法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即,由于即使在仅欲对振子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偿的情况、或仅欲实施因振荡电路或振子的特性偏差而产生的频率变化的补正的情况下,不必要的频率补正电路也与振荡电路连接,因此存在消耗电力增大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无法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因此也存在用途被限制的可能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2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鉴于以上这种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根据用途来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的振荡电路。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使用了该振荡电路的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且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包括:振荡用电路,其使振动元件进行振荡;电容电路,其与所述振荡用电路连接并能够对所述振荡用电路的振荡频率进行补正;逻辑电路,其被输入有从所述振荡用电路输出的信号,并且能够对所述信号的频率进行补正;控制电路,其对所述电容电路的动作以及所述逻辑电路的动作进行控制。

包括振荡用电路和振动元件的电路,例如也可以为皮尔斯(Pierce)振荡电路、逆变器型振荡电路、考毕兹(Colpitts)振荡电路、哈特利(Hartley)振荡电路等各种振荡电路。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由于具有对电容电路以及逻辑电路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因此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使电容电路与逻辑电路的双方对频率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此外,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不使电容电路与逻辑电路的双方对频率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实现低耗电。此外,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仅使电容电路与逻辑电路中的一方对频率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使频率精度与低耗电同时实现。因此,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能够根据用途来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电容电路能够对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所述逻辑电路能够对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使电容电路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无论温度如何均能够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而且,通过控制电路以使逻辑电路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为,所述振动元件的经时性的频率变化。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使逻辑电路对振动元件的经时性的频率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固定的频率精度。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逻辑电路还能够对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逻辑电路补正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动作以及所述逻辑电路补正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的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使电容电路与逻辑电路的双方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频率精度。此外,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使电容电路与逻辑电路的双方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并且使逻辑电路对此外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控制电路以将所述电容电路对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动作划分为预定温度范围内和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外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且以将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动作划分为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内和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外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仅使电容电路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在预定温度范围外仅使逻辑电路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使频率精度与低耗电同时实现。此外,例如通过控制电路以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使电容电路与逻辑电路的双方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在预定温度范围外仅使逻辑电路对振动元件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能够在预定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在预定温度范围外维持低耗电。

应用例6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时间信息,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逻辑电路输出基于所述时间信息的补正信号。

时间信息为例如与用于计算经过时间的基准时间(零点)相关的信息,控制电路也可以输出用于对与基于时间信息的经过时间相对应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的补正信号。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例如,由于控制电路能够使逻辑电路对与基于时间信息的经过时间相对应的频率变化进行适当地补正,因此即使时间流逝也能够维持频率精度。

应用例7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时间信息以及用于对所述振动元件所具有的经时性的频率变化进行计算的信息,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逻辑电路输出基于所述时间信息以及用于对所述经时性的频率变化进行计算的信息的补正信号。

时间信息为例如与用于计算经过时间的基准时间(零点)相关的信息,控制电路也可以输出用于对经时性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的补正信号。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例如,由于控制电路能够使逻辑电路高精度地对经时性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因此即使时间流逝也能够维持较高的频率精度。

应用例8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的任意一种振荡电路。

应用例9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移动体具备上述的任意一种振荡电路。

根据这些应用例,由于使用了能够根据用途来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的振荡电路,因此例如能够实现可靠性较高的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控制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为表示由逻辑电路实施的时效补正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补正动作与逻辑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动作控制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补正动作与逻辑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9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动作控制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补正动作与逻辑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1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2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功能框图。

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地限定。此外,在下文中所说明的结构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结构要件。

1.实时时钟装置

1-1.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为,包括振荡电路2和振动元件3的振荡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时时钟装置1与控制装置100连接。

振动元件3例如经由导电性或非导电性的粘合剂、金属或树脂等凸块等的接合部件而被连接在壳体(未图示)上,并在该壳体内以具有较高的气密性的状态被密封从而构成振子,并且振荡电路2和振子(对振动元件3进行了密封的壳体)被收纳在未图示的壳体内。此外,振动元件3具有与后述的振荡用电路10电连接并用于使振动元件3进行振荡的激励电极。

作为振动元件3,例如能够使用SAW(Surface Acoustic Wave:表面声波)共振子、AT切割水晶振动元件、SC切割水晶振动元件、音叉型水晶振动元件、其他的压电振动元件或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振动元件等。作为振动元件3的基板材料,能够使用水晶、钽酸锂、铌酸锂等压电单晶、或锆钛酸铅等压电陶瓷等的压电材料、或者硅半导体材料等。作为振动元件3的激励方法,既可以采用由压电效果实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由库仑力实施的静电驱动。

振荡电路2被构成为,包括振荡用电路10、电容电路20、逻辑电路30、控制电路40、存储部50、温度传感器60、计时电路70、输出电路80以及接口电路90,并且所述振荡电路2将被施加于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之间的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而进行工作。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2也可以采用对上述的要素的一部分进行省略或变更、或者追加了其他的要素的结构。

振荡电路2既可以被构成作为一个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也可以通过多个集成电路(IC)而被构成。此外,振荡电路2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要素也可以不被集成化,例如也可以使用多个电子部件而离散地构成。

振荡用电路10为用于使振动元件3进行振荡的电路,并且对振动元件3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向振动元件3进行反馈。振荡用电路10将电容电路20的电容作为负载电容而使振动元件3以与该负载电容的值相对应的频率进行振荡。

电容电路20为,与振荡用电路10连接、且其电容值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变化的电路。例如,电容电路20也可以包括通过将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压)施加于一端从而使电容值发生变化的可变电容元件(例如,变抗器(varactor)等)。此外,例如,电容电路20也可以包括电容组电路,所述电容组电路包括多个电容元件和多个开关,各个开关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进行开闭,并通过以与之相对应的方式来选择和振荡用电路10连接的电容元件,从而使负载电容的值变化。

如此,电容电路20为,与振荡用电路10连接并通过利用控制电路40来控制动作从而能够对振荡用电路10的振荡频率(振动元件3的振荡频率)进行补正的电路。

温度传感器60为,输出与温度传感器60的周边的温度相对应的信号(例如,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的感温元件。温度传感器60既可以为温度越高输出电压越高的正极性的传感器,也可以为温度越高输出电压越低的负极性的传感器。另外,作为温度传感器60,优选为,在保证实时时钟装置1的动作所需的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相对于温度变化而尽可能呈线形变化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60,例如,既可以为利用了半导体的带隙的温度检测电路,也可以为热敏电阻(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或铂电阻等。

在逻辑电路30中被输入有从振荡用电路10输出的信号,并且以与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相对应的分频比而对被输入的信号进行分频并输出。例如,逻辑电路30也可以包括将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作为时钟信号并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使分频比变化的分频电路。此外,例如,逻辑电路30也可以包括分频比固定的分频电路、和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使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中的一部分的时钟脉冲稀疏或者向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中附加时钟脉冲从而作为该分频电路的时钟信号而进行供给的电路。

如此,逻辑电路30为,被输入有从振荡用电路10输出的信号并通过利用控制电路40来控制动作从而能够对被输入的信号的频率进行补正的电路。而且,在逻辑电路30中,例如生成以1秒为一个周期的时钟信号并向计时电路70输出。

控制电路40对电容电路20的动作以及逻辑电路3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4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动作控制数据,而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补正动作(振荡用电路10的振荡频率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是否实施补正动作)以及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补正动作(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是否实施补正动作)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40在使电容电路20进行补正动作的情况下,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和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1而对电容电路20的电容值(振荡用电路10的负载电容值)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和频率调节数据1而生成使电容电路20的电容值(振荡用电路10的负载电容值)成为用于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电容值的这种控制信号并向电容电路20输出。利用该控制信号,从而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以使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偏差变小的方式实施控制。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电路20为,与振荡用电路10连接并通过利用控制电路40来控制动作从而能够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电路。为了更准确地实施由电容电路20实现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而优选为,将温度传感器60配置在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振动元件3的温度的位置(例如,靠近振动元件3的位置)处。另外,也可以将温度传感器60配置于能够检测出因振荡用电路10或包括振荡用电路10的振荡电路2进行动作而产生的温度变化的位置(例如,靠近振荡用电路10接近的位置或靠近振荡电路2的位置)处。

此外,控制电路40在使逻辑电路30实施补正动作的情况下,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而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根据频率调节数据2而生成用于使逻辑电路30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的控制信号(补正信号)并向逻辑电路30输出。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逻辑电路30为,被输入有从振荡用电路10输出的信号并通过利用控制电路40来控制动作从而能够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的电路。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也可以为振动元件3的经时的频率变化的补正(时效补正)。时效补正也可以为,例如从振荡用电路10输出的信号(使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被补正的信号)的频率的相对于所需的频率的偏差(偏移频率)的经时变化的补正。另外,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也可以为,振动元件3的初始频率偏差(振动元件3的制造时的、与所需的频率的偏差量)的补正。

在输出电路80中被输入有振荡用电路10所输出的信号,并且生成外部输出用的振荡信号,并经由振荡用电路10的外部端子而向外部输出。输出电路80也可以对振荡用电路10所输出的信号进行分频而生成外部输出用的振荡信号。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将该振荡信号作为时钟信号而进行工作。

存储部50被构成为,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52和寄存器54。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为用于对由控制电路40实施的控制用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部,例如既可以为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光存储器等可重写的各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为一次性的P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样的不可重写的各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存储有频率调节数据1,所述频率调节数据1为用于对电容电路20的电容值(振荡用电路10的负载电容值)进行控制的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为用于电容电路20的补正动作的数据,例如,如果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相对于温度而具有二次函数的特性,则所述频率调节数据1也可以为与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相对应的0次、1次、2次的系数值(也可以包括3次以上的系数值)。或者,频率调节数据1也可以为,根据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而被规定的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电压与电容电路20的电容值的对应信息。

此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存储有频率调节数据2,所述频率调节数据2为用于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的数据。频率调节数据2为用于逻辑电路30的补正动作的数据,例如也可以为表示偏移频率的数据。

而且,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还存储有动作控制数据,所述动作控制数据为用于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补正动作(振荡用电路10的振荡频率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是否实施补正动作)以及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补正动作(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是否实施补正动作)进行控制的数据。

图2为表示动作控制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2的示例中,如果作为电容电路20的控制位的D0位为0,则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0位为1,则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逻辑电路30的控制位的D1位为0,则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1位为1,则该补正动作将开启。

被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各个数据(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频率调节数据2),在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电源接通时(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之间的电压从0V上升至能够工作的电压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被传送至寄存器54,并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振荡电路2被构成为,能够经由接口电路90而进行相对于存储部50(非易失性存储器52以及寄存器54)的读/写。接口电路90例如,既可以为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接口)或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内置集成电路)等各种串行总线对应的接口电路,也可以为并行总线对应的接口电路。

动作控制数据例如根据实时时钟装置1的规格或用途而被规定,并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

此外,频率调节数据1根据如下方式而被规定,并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即,例如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使实时时钟装置1被设定为多个温度中的各个温度,所述频率调节数据1根据在各个温度下从输出电路80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而被规定。

此外,频率调节数据2根据如下方式而被规定,并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即,例如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在将实时时钟装置1设定为基准温度(例如25℃)的状态下,所述频率调节数据2根据从输出电路80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而被规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实时时钟装置1开始工作之后,控制装置100例如以将几个月至几年作为单位的不定期的定时、或者以固定的周期,而对输出电路80所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测定,并对偏移频率进行计算。或者,控制装置100也可以根据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年月日等的信息而对制造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算,并根据经过时间而对偏移频率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将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年月日等的信息预先存储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从而使控制装置10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读取制造年月日等信息。或者,也可以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将实时时钟装置1的序列号的信息预先存储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从而使控制装置10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读取序列号的信息,并使用实时时钟装置1的序列号与制造年月日的对应表来特定制造年月日。

而且,控制装置100经由接口电路90而将所计算出或推断出的偏移频率的信息作为频率调节数据2而写入到寄存器54中(也可以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控制电路40根据频率调节数据2而使逻辑电路30实施时效补正动作。

图3为表示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在图3的示例中,控制电路40根据频率调节数据2而在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四个周期之间,输出三个周期的分频比成为M、一个周期的分频比成为N的补正信号。并且,逻辑电路30利用计数器(图1中未图示)而对补正信号的分频比进行计数,并在每次计数值与分频比一致时,使输出信号中产生脉冲。

由于在不实施由逻辑电路30进行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分频比始终为M,因此通过实施由逻辑电路30进行的补正动作,从而使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周期的平均值被补正为{(3M+N)/4M}倍。这种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的结果为,能够使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周期的平均值与预定的时间(例如,1秒)相一致。控制电路40根据频率调节数据2而在振荡用电路10的振荡频率(振动元件3的振荡频率)与所需的频率相比而较低的情况下将N设定为小于M的值,在振荡用电路10的振荡频率与所需的频率相比而较高的情况下将N设定为大于M的值。

计时电路70根据逻辑电路30所输出的信号(例如,以1秒为1周期的时钟信号),而生成时刻信息(年、月、日、时、分、秒等信息)。该时刻信息被分配至寄存器54的预定的地址,控制装置100能够经由接口电路90而访问寄存器54的该地址,并读取该时刻信息。另外,由计时电路70所生成的时刻信息,例如也可以根据从控制装置100输入至接口电路90的基准时刻信息而被补正或生成。

此外,计时电路70也可以具有报警功能并输出表示从控制装置100经由接口电路90而被设定在寄存器54中的时间来临的情况的信号(例如,中断信号)。控制装置100能够接收该信号并实施预定的处理。

此外,计时电路70也可以具有定时器功能,并且对从控制装置100经由接口电路90而被设定在寄存器54中的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表示结束了测量的信号(例如,中断信号)。控制装置100能够接收该信号并实施预定的处理。

另外,虽然在图3的示例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补正动作的周期(补正周期)成为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四个周期的量,但补正周期越长补正精度(分辨率)越提高。但是,由于当延长补正周期时补正量也会变大,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在各个补正周期中,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周期仅一个周期成为极长的状态或较短的状态,从而无法容许计时电路70的动作。因此,一般情况下,优选为,在满足所需的频率精度的范围内尽量缩短补正周期。

在上文说明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中,控制电路40根据图2所示的这种动作控制数据而能够相互独立地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和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时效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能够根据用途来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

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的D0位与D1位均被设定0的情况下,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不实施补正动作。因此,在该情况下,如在图4中以虚线所示那样,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成为与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相对应的曲线、且基准温度(例如,25℃)下的振荡频率因经时变化而从所需的频率(例如,1赫兹)偏离。例如,在只要从实时时钟装置1输出某些振荡信号即可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不实施补正动作的设定,从而能够使因向电容电路20的电容的充电或放电所产生的消耗电流以及伴随着逻辑电路30的动作的消耗电流降低,进而实现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低耗电化。

此外,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的D0位与D1位均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则在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使电容电路20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使逻辑电路30对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进行补正。因此,在该情况下,如在图4中以实线所示那样,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被补正为,在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无论温度或经过时间如何均接近于所需的频率(例如,1赫兹)。例如,在实时时钟装置1被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宽广、且被要求了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也必须进行补正的较高频率精度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实施补正动作的设定,从而能够实现长年累月地在较宽广的温度范围内满足较高频率精度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

1-2.第二实施方式

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在图5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在下文中,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40对电容电路20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对逻辑电路30补正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动作(例如,时效补正动作)以及补正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动作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动作控制数据而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以及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控制电路40在使电容电路20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和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1而对电容电路20的电容值(振荡用电路10的负载电容值)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40在使逻辑电路30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而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40在使逻辑电路30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与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3而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和频率调节数据3而生成使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成为用于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振荡用电路10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分频比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电路30输出。利用该控制信号,从而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以使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偏差变小的方式实施控制。

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逻辑电路30为,被输入有从振荡用电路10输出的信号并通过利用控制电路40来控制动作从而能够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例如,经时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并能够进一步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电路。

如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存储有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以及频率调节数据2。但是,动作控制数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图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动作控制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6的示例中,如果作为电容电路20的控制位的D0位为0,则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0位为1,则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逻辑电路30的控制位的D1位为0,则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1位为1,则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逻辑电路30的控制位的D2位为0,则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2位为1,则该补正动作将开启。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存储有频率调节数据3。频率调节数据3为,用于以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方式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的数据。具体而言,频率调节数据3也可以为,例如根据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而被规定的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电压与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的对应信息。或者,频率调节数据3也可以为用于以对在电容电路20中未补正完全而残留下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方式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的数据,例如也可以为根据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通过电容电路20而使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被补正的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而被规定的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电压与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的对应信息。

频率调节数据3根据如下方式而被规定,并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即,例如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使实时时钟装置1被设定为多个温度中的各个温度,所述频率调节数据3根据在各个温度下从输出电路80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而被规定。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被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各个数据(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频率调节数据2、频率调节数据3),在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电源接通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被传送至寄存器54,并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

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上文说明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中,控制电路40根据图6所示那样的动作控制数据从而能够相互独立地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时效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能够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而较高的自由度下根据用途来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的D0位、D1位以及D2位全部被设定为0的情况下,由于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不实施补正动作,因此如在图7中以虚线所示那样,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成为与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相对应的曲线,且基准温度(例如,25℃)下的振荡频率因经时变化而从所需的频率(例如,1赫兹)偏离。例如,在只要从实时时钟装置1输出某些振荡信号即可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不实施补正动作的设定,从而能够实现低耗电化。

此外,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的D0位、D1位以及D2位全部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在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电容电路20以及逻辑电路30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逻辑电路30对基于时效的振荡频率的偏差(偏移频率)进行补正。因此,在该情况下,如在图7中以实线所示那样,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被补正为,在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无论温度如何均接近于所需的频率(例如,1赫兹)。例如,在实时时钟装置1被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宽广、且被要求了极高的频率精度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实施全部的补正动作,从而能够实现在较宽广的温度范围内满足极高的频率精度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

1-3.第三实施方式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在图8中,对于与图1或图5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在下文中,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以其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40以将电容电路20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动作划分为预定温度范围内和预定温度范围外的方式来进行控制。而且,控制电路40对逻辑电路30补正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动作(例如,时效补正动作)进行控制,并且以将逻辑电路30补正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动作划分为预定温度范围内与预定温度范围外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动作控制数据而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以及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外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此外,控制电路40根据该动作控制数据而对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以及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外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控制电路40在使电容电路20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以及预定温度范围外中的至少一方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和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1而对电容电路20的电容值(振荡用电路10的负载电容值)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40在使逻辑电路30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而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40在使逻辑电路30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以及预定温度范围外中的至少一方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和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3而对逻辑电路30的分频比进行控制。

而且,控制电路40在使电容电路20以及逻辑电路30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以及预定温度范围外中的至少一方的补正动作的情况下,根据存储于存储部50(寄存器54)中的温度范围调节数据而对预定温度范围进行控制。

如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逻辑电路30为,被输入有从振荡用电路10输出的信号并通过利用控制电路40来控制动作从而能够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例如,经时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并且能够进一步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电路。

如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存储有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频率调节数据2以及频率调节数据3。但是,动作控制数据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图9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动作控制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9的示例中,如果作为电容电路20的控制位的D0位为0,则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0位为1,则预定温度范围内的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电容电路20的控制位的D1位为0,则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外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1位为1,则预定温度范围外的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逻辑电路30的控制位的D2位为0,则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2位为1,则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逻辑电路30的控制位的D3位为0,则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内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3位为1,则预定温度范围内的该补正动作将开启。此外,如果作为逻辑电路30的控制位的D4位为0,则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预定温度范围外的补正动作将关闭,如果D4位为1,则预定温度范围外的该补正动作将开启。

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存储有温度范围调节数据。温度范围调节数据为,用于对上述的预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控制的数据。温度范围调节数据也可以为例如表示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所包含的一部分温度范围(例如,0℃以上+50℃以下)的数据。

温度范围调节数据例如根据实时时钟装置1的规格或用途而被规定,并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被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各个数据(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频率调节数据2、频率调节数据3、温度范围调节数据),在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电源接通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被传送至寄存器54,并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

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在上文说明了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中,控制电路40根据图9所示的这种动作控制数据而能够相互独立地对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以外的频率变化的补正动作(时效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而且,控制电路40根据图9所示的这种动作控制数据而能够将由电容电路2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划分为预定温度范围内和预定范围外并独立地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将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的开启/关闭划分为预定温度范围内与预定范围外并独立地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能够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而较高的自由度下根据用途来选择振荡频率的补正方法。

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的D0位、D1位、D2位、D3位以及D4位全部被设定为0的情况下,由于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不实施补正动作,因此如在图10中以虚线所示那样,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温度特性成为与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相对应的曲线,且基准温度(例如,25℃)下的振荡频率因经时变化而从所需的频率(例如,1赫兹)偏离。例如,在只要从实时时钟装置1输出某些振荡信号即可的情况、或搭载有实时时钟装置1的装置始终被温度管理在基准温度(例如,25℃)附近的环境下进行动作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电容电路20与逻辑电路30均不实施补正动作的设定,从而能够实现低耗电化。

此外,例如在图9的示例的D1位以及D3位被设定为0且D0位、D2位以及D4位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在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使逻辑电路30对基于时效的振荡频率的偏差(偏移频率)进行补正,并且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例如,0℃以上+50℃以下)使电容电路20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在预定温度范围外(例如,-40℃以上小于0℃或大于+50℃且+85℃以下)使逻辑电路30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因此,在该情况下,如在图10中以实线所示那样,逻辑电路30的输出信号的频率被补正为,在保证了振荡电路2的动作的温度范围(例如,-40℃以上+85℃以下)内,无论温度如何均接近于所需的频率(例如,1赫兹)。例如,在实时时钟装置1被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宽广、且于包括基准温度(例如,25℃)在内的预定温度范围内被要求了特别高的频率精度的情况下,通过设为在该预定温度范围内使电容电路20高精度地实施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且在预定范围外使逻辑电路30实施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动作,从而能够实现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确保高精度的振荡频率、在预定温度外确保稳定的振荡特性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

1-4.第四实施方式

图11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在图11中,对与图1、图5或图8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在下文中,关于第四实施方式,以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如图11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存储部50(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除了存储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数据以外,还存储有时间信息。时间信息例如为与用于计算经过时间的基准时间(零点)相关的信息,例如也可以为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年月日的信息。时间信息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被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各个数据(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频率调节数据2、频率调节数据3、温度范围调节数据、时间信息),在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电源接通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被传送至被寄存器54,并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

控制电路40向逻辑电路输出基于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时间信息的控制信号(补正信号)。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以不定期的定时或者固定的周期而取得计时电路70所生成的时刻信息(当前时刻),并对自基于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时间信息的基准时间(制造年月日等)起所经过的经过时间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电路40根据所计算出的经过时间而对当前的偏移频率进行计算,并根据所计算出的偏移频率来重写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也可以重写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然后,控制电路40根据被重写的频率调节数据2而生成补正信号,并使逻辑电路30实施时效补正动作。另外,由计时电路70所生成的时刻信息例如也可以根据从控制装置100输入至接口电路90的基准时刻信息而被补正或生成。

例如,如果知晓了振动元件3的频率会因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从接合部件释放出的气体、或伴随着时间的经过的接合部材与激振电极等的内部应力的变化等的主要原因而存在上升的趋势,则控制电路40只要采用如下方式即可,即,所计算出的经过时间越长,则越对更大的偏移频率进行计算。另外,由于由上述的时间的经过所产生的振动元件3的频率变动会因对激励电极、振动元件3进行密封的壳体以及接合部件的材质或制造方法等而发生改变,因此也可以使控制电路40能够伴随着所计算出的经过时间而对各种偏移频率进行计算。例如,控制电路4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计算出的经过时间越长,则越对更小的偏移频率进行计算,偏移频率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偏移频率的符号可以伴随着所计算出的经过时间而从正变为负或从负变为正,偏移频率的符号可以变化两次以上。

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其他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上文说明了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起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相同的效果。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由于控制电路40能够使逻辑电路30对与基于时间信息的经过时间相对应的频率变化进行适当地补正,因此即使经年累月也能够维持较高的频率精度。

而且,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由于使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自动化,因此外部装置(控制装置100)无需对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量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减少外部装置的处理负荷。

1-5.第五实施方式

图12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的功能框图。在图12中,对与图1、图5或图8相同的结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在下文中,关于第五实施方式,以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存储部50(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除了存储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数据以外,还存储有时间信息以及经时变化补正用信息。时间信息例如为与用于计算经过时间的基准时间(零点)相关的信息,例如也可以为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年月日的信息。时间信息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被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

经时变化补正用信息为,用于对经时的频率变化进行计算的信息(例如,计算式或表格信息)。例如,对通过针对实时时钟装置1的多个样品的长期保存试验而得到的信息进行平均等,从而制成经时的频率变化的计算式或表格信息,并在实时时钟装置1的制造工序(检查工序)中,将该计算式或表格信息作为经时变化补正用信息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而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被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各个数据(动作控制数据、频率调节数据1、频率调节数据2、频率调节数据3、温度范围调节数据、时间信息、经时变化补正用信息),在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电源接通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2被传送至寄存器54,并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

控制电路40向逻辑电路输出基于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时间信息以及经时变化补正用信息的控制信号(补正信号)。具体而言,控制电路40以不定期的定时或者固定的周期而取得计时电路70所生成的时刻信息(当前时刻),并对自基于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时间信息的基准时间(制造年月日等)起所经过的经过时间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电路40根据所计算出的经过时间与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经时变化补正用信息而对经时性的频率变化量进行计算,并根据所计算出的频率变化量来重写被保持在寄存器54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也可以重写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2中的频率调节数据2)。然后,控制电路40根据被重写的频率调节数据2而生成补正信号,并使逻辑电路30实施时效补正动作。

第五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的其它结构以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上文说明了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起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相同的效果。

此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由于控制电路40能够使用基于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的实测的信息而使逻辑电路30高精度地对经时性的频率变化进行补正,因此即使经年累月也能够维持与第四实施方式相比而较高的频率精度。

而且,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由于使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时效补正自动化,因此外部装置(控制装置100)无需对振荡频率的经时变化量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减少外部装置的处理负荷。

1-6.改变例

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逻辑电路30以与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的两沿(上升沿以及下降沿)同步的方式,通过以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的一半的周期来进行分频,从而能够使由逻辑电路30实施的补正精度成为两倍。例如,逻辑电路30也可以包括生成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与使该信号延迟1/4周期左右的信号的异或(EXOR:exclusive OR)信号的电路、和将该异或(EXOR)信号设为分频电路的时钟信号并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使分频比变化的分频电路。此外,例如,逻辑电路30也可以包括生成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的极性反转信号的电路、分频比固定的分频电路、和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使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以及极性反转信号的一方中的一部分的时钟脉冲稀疏,并且在被切换为振荡用电路10的输出信号以及极性反转信号中的另一方的同时生成时钟信号并向分频电路供给的电路。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振荡电路2具有用于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电容电路20,但也可以不具有电容电路20,还可以仅通过逻辑电路30来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补正的功能,但是也可以不具有该功能,逻辑电路30也可以仅实施时效补正。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实时时钟装置1(振荡电路2)具有温度传感器60,但也可以不具有温度传感器60。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控制装置100对温度进行测定,并将所测定的温度信息经由接口电路90而写入到寄存器54中,并且使控制电路40从寄存器54中读取该温度信息,从而对振动元件3的频率温度特性的补正进行控制。

2.电子设备

图1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功能框图。此外,图14为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的智能手机的外观的一个示例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0被构成为,包括实时时钟装置310、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320、操作部330、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40、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50、通信部360、显示部37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将图13的结构要素(各个部)的一部分进行省略或变更,或者附加了其他的结构要素的结构。

实时时钟装置310具备振荡电路312和振动元件313。振荡电路312使振动元件313进行振荡而产生振荡信号,并根据振荡信号而生成时刻信息。实时时钟装置310(振荡电路312)向CPU320输出所生成的振荡信号。

CPU320根据被存储于ROM340等中的程序,而将从实时时钟装置310输入的振荡信号作为时钟信号从而实施各种计算处理或控制处理。具体而言,CPU320实施与来自操作部330的操作信号相对应的各种处理、为了与外部装置实施数据通信而对通信部360进行控制的处理、对用于使显示部370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信号进行发送的处理等。此外,CPU320从实时时钟装置310中读取时刻信息并实施各种计算处理或控制处理。

操作部330为通过操作键或按钮开关等而被构成的输入装置,且向CPU320输出与用户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

ROM340对用于CPU320实施各种计算处理或控制处理的程序或数据等进行存储。

RAM350被用作CPU320的作业区域,并临时性地存储从ROM340读取的程序或数据、从操作部330输入的数据、CPU320根据各种程序而执行得到的运算结果等。

通信部360实施用于使CPU320与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成立的各种控制。

显示部370为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装置,并根据从CPU320输入的显示信号而显示各种信息。在显示部370中也可以设置有作为操作部330而发挥功能的触摸面板。

另外,电子设备300也可以采用将实时时钟装置310替换为包括不具有计时功能的振荡电路312和振动元件313的振荡器的结构。

通过作为振荡电路312而例如应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2(也可以不具有计时电路70),或者作为实时时钟装置310而例如应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从而能够实现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可靠性的电子设备。

作为这种电子设备300而考虑有各种电子设备,例如,能够列举出:电子钟表、个人计算机(例如,移动型个人计算机、膝上型个人计算机、平板型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或便携式电话机等移动体终端、数码照相机、喷墨式喷出装置(例如,喷墨打印机)、路由器或转化器等存储区域网络设备、局域网络设备、移动体终端基站用设备、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汽车导航装置、实时时钟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也包括附带通信功能的产品)、电子辞典、电子计算器、电子游戏设备、游戏用控制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防盗用视频监控器、电子双筒望远镜、POS终端、医疗设备(例如电子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计测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电子内窥镜)、鱼群探测器、具有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功能并能够发送各种数据的煤气表、水表、电表(智能电表)等各种测量设备、计量仪器类(例如,车辆、航空器、船舶的计量仪器类)、飞行模拟器、头戴式显示器、运动轨迹、运动跟踪、运动控制器、PDR(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步行者位置方位计测)等。

3.移动体

图1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的一个示例的图(俯视图)。图15所示的移动体400被构成为,包括实时时钟装置410、实施发动机系统、制动器系统、无钥匙进入系统等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器420、430、440、蓄电池450、备用蓄电池46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也可以采用省略图15的结构要素(各个部)的一部分、或者附加了其他的结构要素的结构。

实时时钟装置410具备未图示的振荡电路和振动元件,且振荡电路使振动元件进行振荡而产生振荡信号,并基于振荡信号而生成时刻信息。该振荡信号从实时时钟装置410的外部端子被输出至控制器420、430、440中,并例如被用作时钟信号。

蓄电池450向实时时钟装置410以及控制器420、430、440供给电力。在蓄电池450的输出电压与阈值相比而降低时,备用蓄电池460向实时时钟装置410以及控制器420、430、440供给电力。

另外,移动体400也可以采用将实时时钟装置410替换为包括不具有计时功能的振荡电路和振动元件的振荡器的结构。

通过作为实时时钟装置410(或者振荡器)所具备的振荡电路而例如应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振荡电路2(也可以不具有计时电路70),或者作为实时时钟装置410而例如应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实时时钟装置1,从而能够实现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可靠性的移动体。

作为这种移动体400而考虑有各种移动体,例如,能够列举出:汽车(也包括电动汽车)、喷气机或直升机等航空器、船舶、火箭、人造卫星等。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改变。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改变例为一个示例,并非被限定于这些内容。例如,也能够对各个实施方式以及各个改变例进行适当组合。

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实质相同的结构(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及效果相同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对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的部分进行置换而得到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能够发挥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实现相同的目的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符号说明

1、实时时钟装置;2、振荡电路;3、振动元件;10、振荡用电路;20、电容电路;30、逻辑电路;40、控制电路;50、存储部;52、非易失性存储器;54、寄存器;60、温度传感器;70、计时电路;80、输出电路;90、接口电路;100、控制装置;300、电子设备;310、实时时钟装置;312、振荡电路;313、振动元件;320、CPU;330、操作部;340、ROM;350、RAM;360、通信部;370、显示部;400、移动体;410、实时时钟装置;420、430、440、控制器;450、蓄电池;460、备用蓄电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