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69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机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机柜。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机柜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

目前,对于大多数机柜来说,放置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等都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所以在设计时,除了考虑对电子设备提供机械防护和电磁兼容外,散热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了加强电子设备的散热,机柜内一般设置有散热装置。针对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一般采用风冷技术,即通过热气上升的原理排出热量,也就需要设计合理的风道,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也可以采用强迫风冷技术,即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气流将热量排出,动力装置一般是电动风机。目前,很多针对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的风道设计都是前进后出,即进风口在前面、出风口在后面,当然,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出风口会比进风口略高,这样,和机柜的结构比较符合,机柜一般也在前后设计有高低错开的通风孔,散热效果比较好,但是有部分电子设备的结构比较特殊,散热装置只能将进风口、出风口设计在侧面,如右进左出,即进风口在右侧、出风口在左侧。

立式机柜是常见的安装电子设备的机柜,其形状一般都是高度远大于长度和宽度,所以可以设置上下多层,用于放置多个电子设备。但这样给散热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上下层的电子设备的散热风道设计方向是不一样的,则会大大影响散热的效果,如:上层的电子设备的风道是前进后出,下层的电子设备的风道是右进左出,则下层的出风口(左)吹出的热风有很大一部分会进入到上层的电子设备的进风口(前),因为热风上升,上层的进风口(前)是负压。这样,就会导致下层电子设备的热量进入上层电子设备内,与上层电子设备产生 的热量叠加,温度急剧升高,恶化上层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大大影响到上层电子设备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立式机柜,能消除上下层电子设备之间在散热方面的影响,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机柜,包括机架和装配在机架四周的面板,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以上上下排布的机箱,且每个机箱均设有散热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相邻的两个机箱中间,设置有阻挡下层机箱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机箱进风口的阻挡装置。

优选的,所述阻挡装置至少设有能阻挡上下方向气流的第一隔板。

优选的,所述阻挡装置还包括阻挡水平方向气流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机柜的第一面板和下层机箱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下层机箱的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水平放置;

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一隔板接近所述上层机箱的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向下延伸出大于所述下层机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机柜的第二面板和上层机箱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上层机箱的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水平放置;

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一隔板接近所述下层机箱的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向上延伸出大于所述上层机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面板内壁和所述下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一隔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垂直于所述机柜中与所述第一面板相交的另两侧面板的内壁;

所述第二隔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面板内壁和所述下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二隔板上端贴合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面,下端向下延伸出大于所述下层机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面板内壁和所 述上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一隔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垂直于所述机柜中与所述第二面板相交的另两侧面板的内壁;

所述第二隔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面板内壁和所述上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二隔板下端贴合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表面,上端向上延伸出大于所述下层机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阻挡装置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所述机柜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通过可拆卸方式组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面板均设有通风孔;所述机箱的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机柜,包括机架和装配在机架四周的面板,所述机柜内设有两个以上上下排布的机箱,且每个机箱均设有散热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相邻的两个机箱中间,设置有阻挡下层机箱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机箱进风口的阻挡装置;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机箱中间,设置阻挡下层机箱的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机箱的进风口的阻挡装置,有效地消除了上下层电子设备之间在散热方面的影响,提高散热效果,保证上层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且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立式机柜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种立式机柜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立式机柜,包括机架和装配在机架四周的面板,;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以上上下排布的机箱,且每个机箱均设有散热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相邻的两个机箱中间,设置有阻挡下层机箱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 机箱进风口的阻挡装置。

这里,机架一般是通过型材,如铝型材、角钢等装配而成,装配的方法可以是通过焊接、铆接和螺纹连接等方式,不作详述;而面板一般通过卡槽、插销或锁扣等方式固定在机架上;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机柜内部设备的散热、除湿等,面板一般设有通风孔;而且为了便于机柜内设备的散热,还设有散热装置,即在机箱上设计风道,即设在机箱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体的,立式机柜由于高度方向空间大,所以一般设有多个上下排布的机箱,用于放置多个电子设备;而限于设备的结构,有的机箱的风道是设计成前后方向的,如前进后出,有的是设计成左右方向,如右进左出;而这种上下风道不一样的机箱在上下相邻时,其内的电子设备工作时的散热效果就比较差;如上层机箱的风道是前进后出,下层机箱的风道是右进左出,则下层的出风口(左)吹出的热风有很大一部分会进入到上层机箱的进风口,因为热风上升,上层的进风口是负压。这样就导致下层电子设备的热量进入上层电子设备内,与上层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叠加,温度急剧升高,恶化了上层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大大影响到上层电子设备的工作;

当然,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散热除了自然风冷,还可以是强迫风冷,即在风道内设置风机,常见的就是在进风口设置吹风机,或在出风口设置吸风机,并且会根据设备结构选用合适的风机类型,如轴流式或离心式等,不作赘述。

但是,无论是自然风冷,还是强迫风冷,都不能解决上述的下层设备的热量叠加到上层设备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机箱中间,设有阻挡下层机箱的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机箱的进风口的阻挡装置;

这里,阻挡装置针对的是下层的出风口和上层的进风口挨得很近的情况,即上下层的风道方向不一致,阻挡下层的出风口的热气流直接或很快的进入上层的进风口,使下层的出风口的热气流不能进入或迂回进入上层的进风口,这样就不会将下层电子设备的热量带入上层的电子设备。

如果上下层的风道方向一致,则下层的出风口和上层的进风口离开很远,就不需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挡装置。

其中,所述阻挡装置至少设有能阻挡上下方向气流的第一隔板。由于上下 方向是热气流运动的主要方向,所以阻挡住上下方向,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装置还包括阻挡水平方向气流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垂直;这样,下层机箱出风口的热气流基本就没法进入上层机箱的进风口了;

更进一步的,为达到阻挡气流的目的,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阻挡装置设在下层机箱的出风口处,第二种是阻挡装置设在上层机箱的进风口处,下面分别说明:

第一种,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机柜的第一面板和下层机箱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下层机箱的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水平放置;

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一隔板接近所述上层机箱的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向下延伸出大于所述下层机箱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面板内壁和所述下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一隔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垂直于所述机柜中与所述第一面板相交的另两侧面板的内壁;

所述第二隔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面板内壁和所述下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二隔板上端贴合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面,下端向下延伸出大于所述下层机箱的高度。

另外,由于机箱是固定在机架上的,如果机箱的四个侧面与机架的外立面没有对齐,则需要相应调整第一隔板的形状,如制作成“凹”字形或“凸”字形,这样相对密封,不作详述。

为说明的更清楚,按上下层机箱的风道方向分别说明,如果上层是前进后出,下层是右进左出,则阻挡装置设在机柜的左侧,这样下层机箱的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就无法往上及往前流动;有效阻挡了下层机箱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机箱的进风口(前);

如果上层是右进左出,下层是前进后出,则阻挡装置设在机柜的后面,这样下层机箱的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就无法往上及往右流动;有效阻挡了下层机箱出风口的气流进入上层机箱的进风口(右)。

第二种,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机柜的第二面板和上层机箱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上层机箱的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水平放置;

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一隔板接近所述下层机箱的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向上延伸出大于所述上层机箱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面板内壁和所述上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一隔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垂直于所述机柜中与所述第二面板相交的另两侧面板的内壁;

所述第二隔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面板内壁和所述上层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二隔板下端贴合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表面,上端向上延伸出大于所述下层机箱的高度。

其中,所述阻挡装置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机柜内。这样可以根据上下层机箱的出风口和进风口的位置,灵活调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螺钉紧固。螺钉是常见的紧固件,这样实施方便,成本低。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也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一起的,当然,可以是组装好以后再固定到机柜内,也可以分别固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从机柜前面观察的视图。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立式机柜1,包括机架11;所述机柜内设有机箱12和机箱13,机箱12和机箱13都固定在机架11上;其中机箱12在上,其散热风道为前进后出,机箱13在下,其散热风道为右进左出;在机箱12和机箱13间,设有阻挡机箱13的出风口的气流进入机箱12的进风口的阻挡装置;

所述阻挡装置包括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第一隔板水平放置,第二隔板垂直相交于第一隔板;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可以呈“L”形;第一隔板阻挡机箱13的出风口(左)的气流向上,第二隔板阻挡机箱13的出风口(左)的气流向前,因为前面是机箱12的进风口。

具体的,第一隔板17宽度方向的一端贴合于第一面板14内壁、另一端贴合于机箱13的外壁,第一隔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于第二面板15和第三面板16,第二面板15和第三面板16均垂直于第一面板14;

而第二隔板18一侧面贴合于第一面板14内壁、另一侧面贴合于所述机箱13的外壁,第二隔板的上端贴合于第一隔板17的底面,下端向下延伸出大于所述机箱13的高度;

另外,在图2中,第二隔板18的左平面是贴合第二面板15的,图中为了表达清楚,所以留有一定的间隙。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5为图2的右视图的示意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图4为从机柜前面观察的视图。

如图4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立式机柜2,包括机架21;所述机柜内设有机箱22和机箱23,机箱22和机箱23都固定在机架21上;其中机箱22在上,其散热风道为右进左出,机箱23在下,其散热风道为前进后出;在机箱22和机箱23间,设有阻挡机箱23的出风口的气流进入机箱22的进风口的阻挡装置;

所述阻挡装置包括第一隔板27和第二隔板28,第一隔板水平放置,第二隔板垂直相交于第一隔板;第一隔板27和第二隔板28可以呈“L”形;第一隔板阻挡机箱23的出风口(后)的气流向上,第二隔板阻挡机箱23的出风口(后)的气流向右,因为右面是机箱22的进风口。

具体的,第一隔板27宽度方向的一端贴合于第一面板24内壁、另一端贴合于机箱22的外壁,第一隔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于第二面板25和第三面板26,第二面板25和第三面板26均垂直于第一面板24;

而第二隔板28一侧面贴合于第一面板24内壁、另一侧面贴合于所述机箱22的外壁,第二隔板的下端贴合于第一隔板27的上表面,上端向上延伸出大于所述机箱22的高度;

另外,在图5中,第二隔板28的右平面是贴合第三面板26的,图中为了表达清楚,所以留有一定的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