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31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文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和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其与充电器或数据线的插头(接头包括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充电器上具有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数据线上具有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相连接的接口包括磁吸接口(与第二插头进行插接)和常规的物理接口(与第一插头进行插接),磁吸接口与物理接口在使用上各有优劣。而因磁吸接口其密封性好、美观以及不容易塞异物等优点,其市场响应更好。对于具有磁吸接口的移动终端,在用户仅有具有第一插头的充电器或数据线、且需要充电器或数据线与移动终端插接相连时,目前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外设的接口转换器插装在磁吸接口上实现接口转换(即:接口转换器一端具有与磁吸接口相插接的第二插头、另一端具有物理接口,第二插头插入移动终端上的磁吸接口内,充电器或数据线的第一插头插入物理接口内),此种方式便携性差(即:接口转换器与移动终端是两个独立的产品),而且外观也不美观(插好接口转换器后接口转换器在移动终端的外表面上凸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既可与具有第一插头的充电器或数据线相连接,也可与具有第二插头的充电器或数据线相连接,其实用性好、且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外端具有物理接口、内端用于与安装于所述壳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进行电连接;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外端具有磁吸接口、内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物理接口进行电连接的第一插头;其中,所述安装板可拆分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插头插装于所述物理接口内,所述磁吸接口用于与具有第二插头的充电器或数据线进行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卡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安装板的外板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外端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内板面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接配合结构,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接配合结构进行卡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接配合结构包括:挂钩,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本体内,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卡钩的钩头穿过所述插孔、而与所述挂钩的钩头钩挂在一起;和用于与安装于所述壳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进行电连接的电磁铁,安装在所述壳本体内、并与所述挂钩分设于所述卡钩的两侧,且所述电磁铁得电时吸合所述挂钩的尾端、使所述挂钩的钩头背向所述卡钩的钩头旋转而与所述挂钩的钩头进行分离。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挂钩的尾端相配合,用于保持所述挂钩的钩头钩紧所述卡钩的钩头。

可选地,所述卡钩和所述电磁铁均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所述挂钩包括背向设置的两个,所述插孔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有一个,且两个所述电磁铁、两个所述卡钩、两个所述挂钩和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挂钩的尾端。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插孔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上,两个所述挂钩和两个所述卡钩均对应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的槽壁内,所述第一弹性件横穿在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的槽壁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两个所述卡钩之间、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内板面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卡钩的尾端设置有螺纹孔,螺钉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通孔后旋紧在所述螺纹孔内、来使所述卡钩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另一端压紧在所述安装板的内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单元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壳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其壳本体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板可拆分地安装在安装槽内,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插头与第一接线端子的物理接口相插接在一起,第二接线端子的磁吸接口对外、用于与充电器或数据线的第二插头相插接在一起,在使用物理接口时可拆分掉安装板即可,即:同时具有物理接口和磁吸接口,其实用性更好。

而且,安装板和壳本体组装后成为一个完整壳体,安装板的外表面与安装槽的外端面相平齐,壳体外观也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与第二插头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和第二插头相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移动终端的壳本体、安装板和第二插头的分解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安装板和第二插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第二插头的分解结构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本体,2安装槽,3物理接口,4安装板,41卡钩,51磁吸接口,52第一插头,6第二插头,71挂钩,72插孔,73电磁铁,74第一弹性件,75限位槽,8螺钉,9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针对不同产品线室外机柜的特点开发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如图4和图6所示,包括:壳本体1,壳本体1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的外端具有物理接口3、内端用于与安装于壳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进行电连接;和安装板4,安装板4上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的外端具有磁吸接口51、内端具有用于与物理接口3进行电连接的第一插头52;其中,安装板4可拆分地安装在安装槽2内,第一插头52插装于物理接口3内,磁吸接口51用于与具有第二插头6的充电器或数据线进行电连接(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其壳本体1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板4可拆分地安装在安装槽2内,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插头52与第一接线端子的物理接口3相插接在一起,第二接线端子的磁吸接口51对外、用于与充电器或数据线的第二插头6相插接在一起,在使用物理接口3时可拆分掉安装板4即可,即:同时具有物理接口3和磁吸接口51,其实用性更好。

可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板4卡装在安装槽2内,且安装板4的外板面与安装槽2的外端面平齐,保证防尘、防水性。

安装板4和壳本体1组装后成为一个完整壳体,安装板4的外表面与安装槽2的外端面相平齐,壳体外观也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板4的内板面上设置有卡钩41、安装槽2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卡钩41相配合的卡接配合结构,卡钩41与卡接配合结构进行卡接连接。

其中,卡接配合结构可以是卡槽、卡孔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卡接配合结构包括:挂钩71,可转动地安装于壳本体1内,安装槽2的底壁上设置有插孔72,卡钩41的钩头穿过插孔72、而与挂钩71的钩头钩挂在一起;和用于与安装于壳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进行电连接的电磁铁73,安装在壳本体1内、并与挂钩71分设于卡钩41的两侧,且电磁铁73得电时吸合挂钩71的尾端、使挂钩71的钩头背向卡钩41的钩头旋转而与挂钩71的钩头进行分离,挂钩71的钩头朝向电磁铁73。

其中,挂钩71的旋转轴位于挂钩71的中部处,挂钩71绕该旋转轴往复摆动。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件74,第一弹性件74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挂钩71的尾端相配合,用于保持挂钩71的钩头钩紧卡钩41的钩头。

第一弹性件74可以是与电磁铁73同时位于挂钩71的同一侧,第一弹性件74对挂钩71的尾端施予压力或二者相抵触;第一弹性件74也可以是与电磁铁73分设于挂钩71的两侧,第一弹性件74对挂钩71的尾端施予拉力或二者相抵触;且挂钩71的钩头的下端面与卡钩41的钩头的上端面均具有导向斜面。

再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卡钩41和电磁铁73均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挂钩71包括背向设置的两个,插孔72包括有两个,第一弹性件74包括有一个,且两个电磁铁73、两个卡钩41、两个挂钩71和一个第一弹性件74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第一弹性件74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挂钩71的尾端,这样安装板4可更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2内。

当然,第一弹性件74也可以设置两个,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较好地,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槽2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75,两个插孔72位于两个限位槽75的底壁上,两个挂钩71和两个卡钩41均对应位于两个限位槽75内,第一接线端子位于两个限位槽75之间的槽壁内,第一弹性件74横穿在两个限位槽75之间的槽壁上,第二接线端子位于两个卡钩41之间、并固定在安装板4的内板面上。

较好地,如图4至图6所示,安装板4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卡钩41的尾端设置有螺纹孔,螺钉8的螺纹端穿过通孔后旋紧在螺纹孔内、来使卡钩41固定在安装板4上。

在移动终端程序故障或者电磁铁73损坏时,如需使用壳体上的物理接口3,可拆除螺钉8来拆卸安装板4,物理接口3与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插头52相分离,即可露出物理接口3。

再者,如图4和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还包括:第二弹性件9,安装槽2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二弹性件9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孔内、另一端压紧在安装板4的内板面上,在拆分安装板4时,第二弹性件9可通过自身弹性力弹出安装板4,拆卸过程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配合结构也可以是自锁卡槽,卡钩41钩挂在自锁卡槽内,通过连续按压安装板4来实现卡钩41和自锁卡槽的锁紧动作和解锁动作的切换,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控制单元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控制单元安装于壳本体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其上的按键或其它APP程序由控制单元来驱动电磁铁73,电磁铁73吸合挂钩71的尾端使得挂钩71转动,挂钩71的钩头背向卡钩41的钩头移动、最终与卡钩41的钩头相互分离,此时安装板4可弹出;在电磁铁73断电后,挂钩71在重力或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当完全没有电或系统故障,需要紧急拆卸时,可拆除螺钉8来拆卸安装板4,物理接口3与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插头52相分离,即可露出物理接口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其壳本体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板可拆分地安装在安装槽内,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插头与第一接线端子的物理接口相插接在一起,第二接线端子的磁吸接口对外、用于与充电器或数据线的第二插头相插接在一起,在使用物理接口时可拆分掉安装板即可,即:同时具有物理接口和磁吸接口,其实用性更好。

而且,安装板和壳本体组装后成为一个完整壳体,安装板的外表面与安装槽的外端面相平齐,壳体外观也更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