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眩目LED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697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眩目LED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眩目LED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防眩目LED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楼道灯普遍采用声控LED灯的方式,声控方式的出现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被广泛应用于楼道,走廊或者厕所等公共场所,自动的开关灯能够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能够避免频繁开关电灯造成的开关损坏,减少大量的维修量以及节约资金。

LED灯以及安全、环保、节能的优点,应用广泛,特别是家居照明中,LED灯较传统的照明灯具其灯亮较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眩光现象。眩光是一种不良的照明现象,由于环境光的的不足,当LED灯的闪光亮度极高或是闪前与闪后亮度差较大时,就会产生眩光。当人们无意间直视LED灯时,会产生眩目,产生一定的不适。如何解决声控LED灯的防眩目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眩目LED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防眩目LED装置,该装置由外壳、发光LED模组、控制电路、上透光挡板以及下挡板组成,所述外壳为碗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LED模组,与控制电路连接,安装在外壳内的半球形外表面上;

控制电路,位于由半球形内表面与下挡板组成的空腔中,该控制电路由滤波器、恒压电路、恒流电路、声音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

所述上透光挡板外表面贴有一层磨砂透光膜,上透光挡板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颗粒状凸起纹路。

优选地,滤波器为EMI滤波器,与恒压电路连接,用于抑制交流电网中高频干扰,恒压电路为L6562单级PFC恒压电路,分别与滤波器和恒流电路连接,控制器为AT89C2051微处理器,分别与恒流电路和声音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接收来自声音传感器的数据并向恒流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恒流电路为HV9910降压恒流电路,分别与恒流电路和发光LED模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光线均匀扩散,减少因光线集中再产生的高亮度光线,减少使用者直视LED灯时所产生的不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附图1示出了该防眩目LED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示出了该防眩目LED装置中控制电路的功能示意图;

附图3示出了控制电路中滤波器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4示出了控制电路中恒压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5示出了控制电路中恒流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防眩目LED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LED装置由外壳6、发光LED模组2、控制电路3、上透光挡板1以及下挡板4组成。外壳6为碗状结构。发光LED模组2,与控制电路3连接,安装在外壳内的半球形外表面上。控制电路位于由半球形内表面与下挡板4组成的空腔中,该控制电路由滤波器、恒压电路、恒流电路、声音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上透光挡板1外表面贴有一层磨砂透光膜(未示出),其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颗粒状凸起纹路5。其中,滤波器为EMI滤波器,与恒压电路连接,用于抑制交流电网中高频干扰,恒压电路为L6562单级PFC恒压电路,分别与滤波器和恒流电路连接,控制器为AT89C2051微处理器,分别与恒流电路和声音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接收来自声音传感器的数据并向恒流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恒流电路为HV9910降压恒流电路,分别与恒流电路和发光LED模组连接。

该防眩目LED装置中控制电路的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控制电路由滤波器、恒压电路、恒流电路、声音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其中滤波器为EMI滤波器,恒压电路为L6562单级PFC恒压电路,恒流电路为HV9910降压恒流电路,控制器为AT89C2051微处理器。控制器接收到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依据数据改变恒流电路HV9910的PWMD脚的PWM输入信号的占空比,实现对LED的调光控制。

滤波器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EMI滤波器主要用来抑制交流电网中高频干扰对驱动设备的影响,同时也抑制驱动设备由于高频开关而对交流电网产生的影响,干扰主要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电容Cy1、Cy2、Cy3、Cy4和共模电感L1用来滤除共模噪声,L1是由两个匝数相同、绕向相反的绕组构成。Cx1、Cx2是差模电容,用来滤除差模干扰。共模电容要选择Y2安规电容,差模电容选择X1安规电容,RV是压敏电阻,NTC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恒压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峰值电流型控制芯片L6562被广泛应用于有源功率因数(APFC)校正电路中,其工作在临界(TM)模式,通过控制电感峰值电流,使得输入电流跟随输入电压变化,以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而单级PFC恒压电路是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的升压电感替换为变压器,并进行其他改进,形成的反激拓扑电路。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管Q2打开时,经过EMI滤波器之后的交流输入电压经过整流桥整流、输入滤波电容C1之后,加在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上,电感电流线性上升,此时变压器副边整流二极管VD5和VD6反向截止,输出端由输出电容Co和Co1供电。当原边电流检测电阻R12上的电压达到L6562 CS引脚的基准电压时,开关管Q2关断,此时副边整流二极管VD5、VD6导通,副边绕组经过整流二极管为负载供电,同时为输出电容充电。反激拓扑结构是在开关管关闭时,传递能量。当L6562的ZCD零电流检测引脚检测到辅助绕组中无电流时,说明原边电感已完成磁复位,L6562重新驱动开关管Q2导通,如此反复。

单级PFC恒压电路的主输出电压是由稳压芯片TL431和光电耦合器PC817组成的输出反馈网络中的分压电阻R15和R17设置的,当输出电压大于设计好的额定输出电压时,电阻R17上的电压大于TL431引脚的基准电压2.5 V,此时输出端反馈信号通过PC817反馈到L6562的INV引脚,由于INV引脚的基准电压为2.5 V,如果反馈信号的电压大于2.5 V,那么就会有电流经过R6、C7、R7组成的补偿网络流入L6562的COMP引脚,当该电流大于40 μA时,就会进入过压保护状态,L6562停止工作,直到该电流降低到低于10 μA时,L6562会重新启动。从输出电路用于为控制器AT89C2051供电,其输出电压为5 V,当主输出电压恒定时,从输出电压基本恒定。

电路中整流桥之后的输入滤波电容C1的选取要注意:如果选择的过大,会使整流桥的导通角变得过小,同时会使L6562的MULT引脚的类正弦电压波形变得越加不像正弦波,降低电路的功率因数同时增加总谐波畸变(THD);如果电容选择的过小,则起不到滤波的作用,这会加大前端EMI滤波器的大小和成本。

恒流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HV9910是Supertex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通用高亮度LED驱动芯片,其特点是:

1)效率大于90%;

2)8 V~450 V输入电压范围;

3)恒流LED驱动器;

4)输出电流从几毫安到大于1 A;

5)驱动的LED串从1个到几百个;

6)通过使能引脚进行PWM低频调光。

在该驱动设备中采用Buck(降压)拓扑结构实现LED恒流驱动,其工作原理为:L6562单级PFC产生的恒压Vo接入到该电路的VIN引脚,当开关管Q打开时,输入电流经过负载LED、电感L、开关管Q、检测电阻Rcs流入到地。此时,电感电流线性上升,储存能量,当检测电阻上的电压达到HV9910 CS引脚检测电压时,开关管关闭。由于电感具有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当开关管关闭时,电感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与输出电容Co一起为负载LED供电,此时电感电流从峰值电流线性下降,电感电流的平均值即为输出电流。

为了使LED串中流过电流纹波较小,Buck转换器工作在连续模式。因为工作在连续模式时,当占空比超过0.5时,电路会出现次谐波振荡,使系统不稳定,需要进行谐波补偿。而HV9910芯片不具有谐波补偿功能,所以使用该芯片时,要保证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的2倍以上,以使占空比小于0.5,避免出现次谐波振荡。HV9910的调光引脚PWMD在不进行调光时,通常与VDD引脚连接,而进行PWM调光时,使PWMD引脚与控制器AT89C2051的调光I/O端口相连,当PWMD引脚电压大于2.4 V时,HV9910正常工作,当PWMD引脚电压低于2.4 V时,HV9910被禁用。通过PWM调光,LED中的电流只有两种状态:零电流和设置的额定输出电流。

控制电路中的控制器采用芯片AT89C2051,AT89C2051单片机和声音传感器进行数据通信,来获取声音强度数据,利用控制器AT89C2051调节PWM信号的脉宽,即可调节LED的平均电流即输出电流。输出电流可以从0调节到额定输出电流,即调光范围可以从0~100%,HV9910支持100 Hz~1 kHz的PWM调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