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1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纤维浆、石墨烯粉体胶液、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纤维扩散剂,按照重量份数计,植物纤维浆50~80份,石墨烯粉体胶液10~30份,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5~10份,纤维扩散剂2~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植物纤维浆的组成如下,按重量份数计,氢氧化钠4~6份,植物纤维55~65份,水30~50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粉体胶液的组成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石墨烯粉体30~40份,乙醇水溶液50~60份,改性松香胶粉乳液10~20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烯粉体中,含有5~10层石墨烯粉体的重量百分比是30%~5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乙醇水溶液是由纯度80wt%~90wt%的乙醇和水按10~20%的重量百分比混合的水溶液。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改性松香胶粉乳液是由改性松香和乙醇按重量比例1:(5~15)混合而成的乳液,改性松香为脂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或聚合松香。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纳米竹炭纤维粉直径为10~100微米、长度10~20微米,发射远红外释放负离子数大于6500个/立方厘米。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其特征在于,纤维扩散剂采用亚甲基二萘磺酸钠。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植物纤维浆、石墨烯粉体胶液、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通过磨合、混合、搅拌、抄制、烘干、压制上卷工序制成;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磨合、混合、搅拌如下工序,将植物纤维通过盘磨机进行扫帚化处理后,使其更容易与石墨烯粉体胶液结合,加入石墨烯粉体胶液进行混合、搅拌,再加入纤维扩散剂和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进行搅拌均匀。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石墨烯粉体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时后,使石墨烯粉体表面得到充分净化;

(2)浸泡时间满足后,加入改性松香胶粉乳液,使石墨烯粉体充分混合,充分搅拌后形成石墨烯粉体胶液,静置备用;

(3)将植物纤维用盘磨机磨到有扫帚状出现,将氢氧化钠、植物纤维、水混合,放到搅拌池继续搅拌,形成植物纤维浆;

(4)将石墨烯粉体胶液投放到搅拌池中,与植物纤维浆混合搅拌1~5小时,使植物纤维与石墨烯粉体充分结合复合成为一体,使植物纤维得到石墨烯粉体的充分包裹;

(5)加入纤维扩散剂和纳米竹炭纤维粉或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粉,继续1~5小时至搅拌均匀,得到用于制备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的浆液;

(6)混合、搅拌完成后需要检验,检验合格后,经抄制、烘干、压制,形成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