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后壳、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8145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后壳、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后壳、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的后壳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避免金属后壳对移动终端的信号发送或接收产生屏蔽,需要在后壳上开设缝隙。缝隙一般采用塑胶材料填充。后壳的金属部分一般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例如阳极氧化处理)以提高后壳的使用性能和美观性,但缝隙内的塑胶部分不能直接作表面处理,由此造成后壳的金属部分和塑胶部分的颜色不一致,影响了后壳的外观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移动终端的后壳的金属部分与塑料部分颜色不一致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后壳、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后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金属,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

隔断条,所述隔断条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隔断条嵌设于所述缝隙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及

装饰层,覆盖于所述隔断条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被所述装饰层覆盖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包括靠近所述内表面的第一容置槽和靠近所述外表面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隔断条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与所述外表面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还覆盖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断条的材质为塑胶;所述装饰层包括粘接层和色漆层,所述粘接层粘附于所述隔断条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色漆层粘附于所述粘接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被所述色漆层覆盖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还包括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粘附于所述色漆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一侧,所述强化层的材质为透明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7微米~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8微米~45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

一种移动终端后壳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膜载体上加工装饰层以制备贴膜;

将所述贴膜粘附于隔断条的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后壳的外表面一侧,以使所述装饰层与壳体固定连接,被所述装饰层覆盖后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的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以及

撕离所述膜载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膜载体上涂覆装饰层以制备贴膜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膜载体上涂覆色漆层,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以及

在所述色漆层的背离所述膜载体的表面上涂覆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膜载体的表面上涂覆色漆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膜载体的表面上涂覆强化层,使所述强化层位于所述色漆层和所述膜载体之间,所述强化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后壳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外表面上开设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移动终端后壳的第一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与所述外表面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的形状与所述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装饰层还覆盖于所述外表面上,且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和以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所述移动终端后壳与所述屏幕组件固定连接。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和以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终端后壳,所述移动终端后壳与所述屏幕组件固定连接。

上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后壳,移动终端后壳的隔断条嵌设于缝隙内,通过在隔断条的靠近壳体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装饰层,并使覆盖装饰层后的隔断条的表面的颜色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就能够使得覆盖装饰层后的隔断条的颜色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颜色趋于一致。当隔断条为塑胶材料时,通过在塑胶部分上覆盖装饰层,就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后壳的塑胶部分与金属部分不再有明显的色差,使得移动终端后壳的外观近似一体成型,从而提升了移动终端后壳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后壳的主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后壳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后壳沿a-a处的一种局部断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后壳沿a-a处的另一种局部断面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贴膜的断面图;

图6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流程图;

图7为图6所示步骤s100的流程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后壳10为手机的后壳。同时参考图3,移动终端后壳10包括壳体100、隔断条200和装饰层300。壳体100的材质为金属,壳体100具有外表面110和第二表面(图未标)。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的材质为铝合金,外表面110可供用户握持,内表面与外表面110相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内表面的一侧可以设置屏幕组件,屏幕组件与移动终端后壳10固定连接,屏幕组件和移动终端后壳10均是移动终端的一部分。壳体100上开设有缝隙(图未标),缝隙贯穿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和内表面。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大致呈矩形状,壳体10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20,安装孔120可用于摄像头组件的透光。缝隙位于壳体100的靠近安装孔120的一端,缝隙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缝隙贯穿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和内表面。在一实施例中,缝隙有两条,其中一条位于壳体100的靠近安装孔120的一端,另一条位于壳体100的另一端。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缝隙大致呈直线形,缝隙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缝隙大致呈c形,缝隙贴近壳体100的边缘,并沿壳体100的轮廓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两条缝隙大致呈双c形,缝隙位于壳体100的边缘附近,并沿壳体100的轮廓线从壳体100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00的另一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缝隙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其中一条缝隙可以采用c形,另一条缝隙则采用直线形。隔断条200嵌设于缝隙内,隔断条20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且隔断条2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隔断条200的材质为塑胶。在一实施例中,塑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在缝隙内,使得壳体100与隔断条200紧密连接。装饰层300覆盖于隔断条200的靠近外表面110的一侧并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还可以与隔断条200固定连接。装饰层300具有一定的透光性,被装饰层300覆盖的隔断条200的颜色与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

上述移动终端后壳10,隔断条200嵌设于缝隙内,通过在隔断条200的靠近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一侧设置装饰层300,使得覆盖装饰层300后的隔断条200的表面的颜色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就能够使得覆盖装饰层300后的隔断条200的表面的颜色与壳体100的外表面的颜色趋于一致。当隔断条200为塑胶材料时,通过在塑胶部分上覆盖装饰层300,就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塑胶部分与金属部分不再有明显的色差,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近似一体成型,从而提升了移动终端后壳10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包括粘接层310和色漆层320,粘接层粘附于隔断条200的背离内表面的表面上,色漆层320粘附于粘接层310的背离内表面的表面上,色漆层320的颜色与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材料具有亲塑胶的特性,且粘接层310的材料具有亲金属的特性。粘接层310粘附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上,能够和隔断条200的表面紧密连接。色漆层320粘附于粘接层310上,能够和粘接层310的表面紧密连接。色漆层320具有颜色,且色漆层320的材料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进行调配,使得调配后的色漆层320覆盖于隔断条200的表面后的颜色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即使得覆盖色漆层320后的隔断条200的颜色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在视觉上几乎没有差异,以提升移动终端后壳10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当粘接层31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粘接层310与隔断条200连接的稳固性,同时有利于粘接层310与色漆层320连接的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色漆层320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当色漆层32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色漆层320呈现均匀的颜色,并能够保证色漆层320与粘接层310稳固连接。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当粘接层31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既能实现粘接层310与隔断条200及色漆层320连接的稳固性,还有利于粘接层310的成型加工,并节省粘接层310的材料使用。在一实施例中,色漆层320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当色漆层32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既能使得色漆层320呈现均匀的颜色、保证色漆层320与粘接层310稳固连接,还有利于色漆层320的成型加工,并节省色漆层320的材料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还包括强化层330,强化层330粘附于色漆层320的背离内表面的表面上,强化层330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强化层330的作用在于,其能够提高装饰层300的表面硬度和强度,防止色漆层320在使用过程中被轻易损坏。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采用了uv(ultravioletrays,紫外光线)固化胶,uv固化胶易于使用,涂覆于色漆层320上之后,只需采用紫外光线照射即可发生固化。固化后的强化层330呈透明状,对色漆层320的颜色影响较小。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的厚度为3毫米~9毫米,当强化层33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强化层330与色漆层320的稳固连接。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当强化层33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既能实现强化层330与色漆层320连接的稳固性,还有利于保证强化层330的硬度和强度,以使强化层330能够对色漆层320予以良好的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的厚度为7微米~50微米。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的厚度为8微米~45微米。当装饰层30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装饰层300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形成紧密的连接,既能够保证装饰层300的稳固性,还能够避免装饰层300因厚度太大对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产生不利影响。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厚度可取为8微米,色漆层320的厚度可取为8微米,强化层330的厚度也可取为8微米,粘接层310、色漆层320、强化层330依次堆叠固化后,装饰层300的厚度大致为24微米。上述构造的装饰层300既能够稳固地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连接、保证装饰层300的硬度和强度,又能够实现装饰层300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色差值处于预定的范围内,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呈现良好的整体性。可以理解的是,强化层330在装饰层300中是可以省略的,省略强化层330后不影响装饰层300的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色漆层320的材料中添加提升色漆层320强度和硬度的材料,使得色漆层320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同时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缝隙包括靠近壳体100的内表面的第一容置槽(图未标)和靠近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第二容置槽(图未标),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连通。隔断条200位于第一容置槽内,装饰层300位于第二容置槽内,装饰层300的靠近外表面110的表面与外表面110齐平。通过在后壳的壳体100上加工第二容置槽,并将装饰层300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一方面有利于装饰层300与缝隙对准,以利于装饰层300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加工。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第二容置槽,装饰层300的表面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较容易对齐,可防止移动终端后壳10上产生凸起影响光线的反射,因而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的整体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容置槽的深度可以根据装饰层300的厚度作适应性调整。进一步,由于装饰层300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当装饰层300填满第二容置槽内部时,第二容置槽的槽壁可以对装饰层300起到良好的保护。装饰层300的厚度因此可以很小,只需保证装饰层300中色漆层320覆盖于隔断条200的表面后的颜色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100的外表面110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时,装饰层300可以不与隔断条200接触,即装饰层300与隔断条200之间可以存在空隙,装饰层3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装饰层300覆盖于隔断条200的上方后,由装饰层300及隔断条200反射光线所形成的颜色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也可以处于0~2.5的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的覆盖区域超出了缝隙的面积,即装饰层30既覆盖了缝隙,同时覆盖了壳体100的外表面110,装饰层3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的面积大致等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面积,装饰层300通过粘接层310覆盖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上,使得装饰层300能够将缝隙周围区域完全覆盖。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固定连接,且与壳体100固定连接,整个移动终端后壳10的供用户握持的表面大致呈现色漆层320覆盖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后形成的颜色,因此能够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近乎一体化,并使得缝隙与壳体100的连接处的缝隙也被遮蔽掉。

参考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后壳10的制造方法。该移动终端后壳1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在膜载体400上加工装饰层300以制备贴膜20。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膜载体400的材质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载体400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且pet膜载体400的电绝缘性优良,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较好。膜载体400的作用在于,其能够为装饰层300提供支撑,以利于装饰层300涂覆于膜载体400上,且膜载体400还能够顺利从装饰层300上撕离,使得装饰层300覆盖于移动终端后壳10的隔断条200上。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0还可以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10,在膜载体400的表面上涂覆强化层330。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直接涂覆于膜载体400的表面上,强化层330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直接暴露于环境中,因此要求强化层330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以防止强化层330被轻易磨损或损坏。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采用了uv(ultravioletrays,紫外光线)固化胶,uv固化胶易于使用,在紫外光线照射即可发生固化,固化后的uv层呈透明状,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的厚度为3毫米~9毫米,当强化层33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强化层330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强化层330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当强化层33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就能够保证强化层330的硬度和强度,因此不必使强化层330的厚度太大,以节省强化层330的材料使用。

步骤s120,在强化层330上涂覆色漆层320,色漆层320的颜色应保证当色漆层320覆盖于隔断条200上方后反射光线所形成的颜色与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色漆层320涂覆于强化层330上,色漆层320能够和强化层330的背离膜载体400的表面紧密连接。色漆层320具有颜色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且色漆层320的材料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进行调配,使得调配后的色漆层320覆盖于隔断条200上后的颜色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即使得色漆层320覆盖于隔断条200上后的颜色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在视觉上几乎没有差异。由于强化层330呈透明状,色漆层320的颜色基本不受强化层330的影响,因此色漆层320的颜色能够很好地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匹配。在一实施例中,色漆层320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当色漆层32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色漆层320呈现均匀的颜色,并能够保证色漆层320与强化层330的稳固连接。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色漆层320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当色漆层32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既能使得色漆层320呈现均匀的颜色、保证色漆层320与强化层330的稳固连接,还有利于色漆层320的加工,由于无需进一步增加色漆层320的厚度即可实现色漆层320的颜色均匀分布,因此可以节省色漆层320的材料使用。可以理解的是,色漆层320还可以采用喷墨或丝印的方式覆盖于强化层330上。

步骤s130,在色漆层320的背离膜载体400的表面上涂覆粘接层以制备得到贴膜20。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材料具有亲塑胶的特性。粘接层310粘附于色漆层320上,且能够与色漆层320的背离膜载体400的表面紧密连接。粘接层310的作用在于,其能够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缝隙内的隔断条200稳固连接,从而有利于色漆层320和强化层330稳固地连接于后壳上,以防止色漆层320和强化层330从移动终端后壳10上脱落。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材料还具有亲金属的特性,因此能够将粘接层310粘附于移动终端后壳10的金属部分上,以使粘接层310与移动终端后壳10形成更为紧密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当粘接层31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粘接层310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隔断条200稳固连接,同时有利于粘接层310与色漆层320连接的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当粘接层31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就能够实现粘接层310与隔断条200及色漆层320稳固地连接,可以不用继续增加粘接层310的厚度,以节省粘接层310的材料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膜载体400上依次涂覆强化层330、色漆层320和粘接层310后,就制备得到了贴膜20。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包括强化层330、色漆层320和粘接层310,装饰层300的厚度为8微米~50微米,当装饰层300的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有利于装饰层300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形成紧密的连接,能够保证装饰层300的稳固性,且能够避免装饰层300因厚度太大对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310的厚度可取为8微米,色漆层320的厚度可取为8微米,强化层330的厚度也可取为8微米,粘接层310、色漆层320、强化层330依次堆叠固化后,装饰层300的厚度大致为24微米。上述构造的装饰层300既能够稳固地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连接、保证装饰层300的硬度和强度,又能够实现装饰层300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色差值处于预定的范围内,使得缝隙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呈现良好的整体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s110是可以省略的。即强化层330在装饰层300中是可以省略的,省略强化层330后不影响装饰层300的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色漆层320的材料中添加提升色漆层320强度和硬度的材料,使得色漆层320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步骤s200,在外表面110上开设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容置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连通,第一容置槽用于填充隔断条200。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的宽度与第二容置槽的宽度相匹配,装饰层300位于第二容置槽内,装饰层300的靠近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表面与外表面110齐平。通过在后壳的壳体100上加工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和第一容置槽均为缝隙的一部分,装饰层300可以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一方面有利于装饰层300与缝隙对准,以利于装饰层300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加工。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第二容置槽,强化层330的表面或色漆层320的表面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较容易对齐,从而可以防止移动终端后壳10上产生凸起影响光线的反射,以保证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的整体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容置槽的深度可以视装饰层300的厚度作适应性调整。进一步,由于装饰层300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当装饰层300填满第二容置槽内部时,第二容置槽的槽壁可以对装饰层300起到良好的保护。装饰层300的厚度因此可以很小,只需保证装饰层300中色漆层320覆盖于隔断条200上方后的颜色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00也可以在制备贴膜20之前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00可以省略。在省略步骤s200的实施例中,贴膜20的形状与外表面110的形状相匹配,装饰层300既覆盖于缝隙上方,又覆盖于外表面110上,且装饰层3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300的面积大致等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面积,装饰层300通过粘接层310完全覆盖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上,装饰层30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后,整个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110都呈现色漆层320覆盖于外表面110上方后的颜色,因此能够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近乎一体化,并使得缝隙与壳体100的连接处的缝隙也被遮蔽掉。

步骤s300,将贴膜20粘附于移动终端后壳10的隔断条200的靠近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一侧,以使装饰层300与壳体100紧密连接。

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装饰层300的粘接层310朝向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并将贴膜20贴附于缝隙内的隔断条200的上方,使得粘接层310与壳体100紧密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贴膜20使用过程中,需要使装饰层300的色漆层320能够将隔断条200的表面完全覆盖,以防止隔断条200外露,导致隔断条200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金属部分产生色差。由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呈曲面状,因此需要施加外力使得贴膜20变形后与外表面110紧密连接,并防止粘接层310与隔断条200的表面之间残留空气甚至出现气泡。贴膜20贴附于移动终端后壳10的隔断条200上后,可以对贴膜20进行适当升温例如用红外线照射贴膜20的表面,以使得贴膜20能够发生软化以便与隔断条200紧密连接,并顺利将贴膜20与隔断条200之间的空气排出。

步骤s400,撕离膜载体400。

贴膜20与隔断条200紧密贴合,使得装饰层300的粘接层310与隔断条200的表面紧密连接后,即可将贴膜20的膜载体400撕离,使得装饰层300的色漆层320或强化层330暴露于环境中。撕离膜载体400后,天线槽内的隔断条200的表面被装饰层300覆盖,呈现色漆层320覆盖至隔断条200上方后的颜色,由于色漆层320覆盖至隔断条200上方后的颜色与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处于0~2.5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使得整个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表面近乎一体化,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更为美观、简洁。

同时参考图8,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30和移动终端后壳10,移动终端后壳10与屏幕组件30固定连接为一体。移动终端后壳10的缝隙内设有隔断条200,在一实施例中,隔断条200的材质为塑胶。隔断条200的靠近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一侧设有装饰层300,装饰层300覆盖隔断条200的上方后反射光线所形成的颜色与移动终端后壳10的壳体100的外表面110的颜色的色差值δe处于0~2.5的范围内。因此使得移动终端后壳10的外观具有极好的整体性,进而使得移动终端的外观更为美观、简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