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5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正交混频器电路、本振2分频驱动电路及中频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所述正交混频器电路分别与本振2分频驱动电路及中频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相连接;在正交混频器电路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负载级电路、开关转换级电路、跨导级电路及尾电流源电路,且负载级电路为RC并列结构的负载级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级电路包括I路负载级电路和Q路负载级电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包括I路开关级转换电路和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且I路负载级电路连接I路开关转换级电路,Q路负载级电路连接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I路开关级转换电路和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皆与跨导级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路负载级电路包括第一RC并联电路和第二RC并联电路,第一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共接,且第一RC并联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二RC并联电路的第二端与I路开关转换级电路相连接;第一RC并联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第二RC并联电路包括电阻R2和电容C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Q路负载级电路包括第三RC并联电路和第四RC并联电路,第三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和第四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共接,且第三RC并联电路的第二端和第四RC并联电路的第二端与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相连接,第三RC并联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容C3,第四RC并联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容C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第二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第三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和第四RC并联电路的第一端共接且与电源VDD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差分放大电路和第二差分放大电路,且第一差分放大电路与第一RC并联电路相连接,第二差分放大电路和第二RC并联电路相连接;第一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M3和晶体管M4,第二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M5和晶体管M6,晶体管M3的漏极和晶体管M5的漏极皆与第一RC并联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4的漏极和晶体管M6的漏极皆与第二RC并联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4和晶体管M5的栅极相连接且构成ILO-端,晶体管M3的栅极和晶体管M6的栅极构成ILO+端,晶体管M3的源极和晶体管M4的源极共接且与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及跨导级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5和晶体管M6的源极共接且与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及跨导级电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LO+端和ILO-端皆与本振2分频驱动电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Q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差分放大电路和第四差分放大电路,且第三差分放大电路和第三RC并联电路相连接,第四差分放大电路和第四RC并联电路相连接;第三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M7和晶体管M8,第二差分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M9和晶体管M10,晶体管M7的漏极和晶体管M9的漏极皆与第三RC并联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8的漏极和晶体管M10的漏极皆与第四RC并联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8和晶体管M9的栅极相连接且构成QLO-端,晶体管M7的栅极和晶体管M10的栅极构成QLO+端,晶体管M7的源极和晶体管M8的源极共接且与I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及跨导级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9和晶体管M10的源极共接且与I路开关转换级电路及跨导级电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QLO-端和QLO+端皆与本振2分频驱动电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宽频带低中频接收机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电流源电路包括由晶体管M21和晶体管M22所构成的镜像电流源,所述晶体管M21和晶体管M22的栅极共接且与IBIAS相连接,晶体管M21和晶体管M22的源极共接且接地,晶体管M22的漏极与跨导级电路相连接,晶体管M21的漏极连接IBIAS。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