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双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011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假双面板。



背景技术:

PCB板就是印刷电路板,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电子零件镶嵌在PCB板上。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也越来越多,PCB板上的零件与线路与越来越密集。在PCB板表面设有铜箔线路层,用于电导通。电路板在加工和安装电子零件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用于标记的定位标记,使得经常发生结构布置不对应的偏差,为了克服这个情况,通常需要使用较为昂贵的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

目前,马达主轴与电路板装配的位置通常直接接触,没有进行额外的定位,容易导致电路板上的线圈与马达转动主轴不同心,从而使得马达运转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马达转动主轴的假双面板,保证马达转动主轴的正常运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假双面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铜箔及线路层,该铜箔及线路层上设有阻焊开窗,所述板体上设有粗定位孔和精定位孔,精定位孔设在板体中对应装配马达的转动主轴的区域,精定位孔共设有两个,并且该两个精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粗定位孔共设有位于板体边角位置的左上角粗定位孔、左下角粗定位孔、右上角粗定位孔和右下角粗定位孔共四个定位孔,其中左下角粗定位孔和右下角粗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左上角粗定位孔和右上角粗定位孔错位设置。

所述两个精定位孔位于左上角粗定位孔、左下角粗定位孔、右上角粗定位孔和右下角粗定位孔围合成的区域内。

所述左上角粗定位孔位于右上角粗定位孔的下方。

所述左上角粗定位孔与左下角粗定位孔错位设置,并且该左上角粗定位孔位于左下角粗定位孔的左侧。

所述右上角粗定位孔与右下角粗定位孔错位设置,并且右上角粗定位孔位于右下角粗定位孔的右侧。

所述精定位孔的直径为3.2mm。

本实用新型通过粗定位孔和精定位孔的相互配合,实现精准的定位,确保电路板上的线圈与马达转动主轴同心,保证马达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主要用于与马达转动主轴相互装配的假双面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上设有铜箔及线路层,该铜箔及线路层上设有阻焊开窗,所述板体1上设有粗定位孔和精定位孔2,精定位孔2设在板体中对应装配马达的转动主轴的区域,精定位孔共设有两个,并且该两个精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粗定位孔共设有位于板体边角位置的左上角粗定位孔31、左下角粗定位孔32、右上角粗定位孔34和右下角粗定位孔33共四个定位孔,其中左下角粗定位孔和右下角粗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左上角粗定位孔和右上角粗定位孔错位设置。精定位孔的直径设为3.2mm。

所述两个精定位孔位于左上角粗定位孔、左下角粗定位孔、右上角粗定位孔和右下角粗定位孔围合成的区域内。左上角粗定位孔位于右上角粗定位孔的下方。左上角粗定位孔与左下角粗定位孔错位设置,并且该左上角粗定位孔位于左下角粗定位孔的左侧。右上角粗定位孔与右下角粗定位孔错位设置,并且右上角粗定位孔位于右下角粗定位孔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粗定位孔和精定位孔,并且利用不同位置的粗定位孔,以及两个精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精准的定位配合。通过该精定位孔,保证马达的转动主轴准确装配,从而确保马达转动主轴与电路板上的线圈同心。在加工时,从板体的正面钻孔,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