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787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的底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事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的底座。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场合,如酒店的自助餐厅、饭店、快餐店以及外卖小吃店,均需要对食品进行保温。尤其是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包括工厂、机关、学校的食堂、家庭的聚餐,都希望食物能够保持在比较合适的温度。目前常见的保温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通过电热丝炉台隔水加热容器中的食物;二、直接将盛放食物的容器放在电陶炉上加热;三、采用电磁炉加热。上述方式都是由大功率的发热部件通入交流电来实现加热,通过调节加热部件的通断功率或时间以保证容器内的食物达到合适的温度。然而,它们各自均存在有缺陷:如电热丝,采用明火,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功率比较大,处于高温状态时,需要有石棉陶瓷等材料作为隔热和绝缘支撑,因此电热丝式的加热保温炉的体积会比较大,热效率也比较低;又如电陶炉、电磁炉,工作电压高,启动功率大,瞬间温度高,并且难以调整到比较精确的温度值,同时炉体不能拆分,由于体积大而不便经常移动或户外携带,另外,对加热容器有要求,其中电磁炉只能放在铁质的容器内,不能适用于瓷器和铜质等容器的加热。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的底座,可与配套设置的电热保温板进行拆分,方便清洗及携带,可采用直流低电压进行供电,安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的底座,所述的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包括电热保温板以及用于支承电热保温板且与电热保温板电连接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上盖板、壳体、控制器以及电源,所述的上盖板与壳体适配安装,所述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型腔中,壳体在内部型腔还设有电源盒,所述的电源盒上设有电源接触点一和电源接触点二,电源嵌设在电源盒内且与电源接触点一及电源接触点二接触导通,控制器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电路板接触点一、电路板接触点二、电路板接触点三、电路板接触点四、电路板接触点五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六,其中,电路板接触点一、电路板接触点二、电路板接触点三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四分别与电热保温板电连接,电路板接触点五与电源接触点一电连接,电路板接触点六与电源接触点二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在上盖板上间隔设有底座连接点一、底座连接点二、底座连接点三以及底座连接点四,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一与底座连接点一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一与电热保温板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的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二与底座连接点二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二与电热保温板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的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三与底座连接点三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三与电热保温板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的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四与底座连接点四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四与电热保温板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板在表面开设与所述的电热保温板适配的保温板容纳腔,所述的底座连接点一、底座连接点二、底座连接点三以及底座连接点四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保温板容纳腔的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板在表面开设与所述的电热保温板适配的保温板容纳腔,所述的底座连接点一、底座连接点二、底座连接点三以及底座连接点四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保温板容纳腔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在保温板容纳腔的侧部开设至少一个底座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在上盖板上开设有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所述的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的数量有四个,并呈间隔分布,底座连接点一、底座连接点二、底座连接点三以及底座连接点四设置在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内,并且上表面低于上盖板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与电热保温板插接的四芯插座,所述的四芯插座分别与电路板接触点一、电路板接触点二、电路板接触点三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四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屏、确定键、菜单键、升温键、降温键、开关以及插口,所述的显示屏、确定键、菜单键、升温键、降温键、开关以及插口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或上盖板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为充电直流电源或交流适配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路板上还设有降压器、稳压器、MCU、AD转换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的降压器与电路板接触点五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六电连接,降压器又与稳压器电连接,所述的MCU分别与稳压器、AD转换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电连接,AD转换模块与电路板接触点二以及电路板接触点三电连接,驱动模块与电路板接触点一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四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与配套设置的电热保温板进行拆分,并且拆解简单,便于日常清洗及携带;采用直流安全电压进行供电,能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保证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电热保温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电热保温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电热保温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电热保温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电热保温板;2.底座、21.上盖板、211.保温板容纳腔、212.底座缺口、213. 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22.壳体、221.电源盒、221a.电源接触点一、221b.电源接触点二、23.控制器、231.电路板、231a.电路板接触点一、231b.电路板接触点二、231c.电路板接触点三、231d.电路板接触点四、231e.电路板接触点五、231f.电路板接触点六、232.显示屏、233.确定键、234.菜单键、235.升温键、236.降温键、237.开关、238.插口、24.电源、25a.底座连接点一、25b.底座连接点二、25c.底座连接点三、25d.底座连接点四、26.四芯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的底座,所述的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包括电热保温板1以及底座2,所述的底座2用于支承电热保温板1且与电热保温板1电连接。底座2为电热保温板1提供电源,并对其进行调温控制。底座2可以与电热保温板1相拆分,这样方便日常清洗及携带。底座2包括上盖板21、壳体22、控制器23以及电源24。所述的上盖板21与壳体22适配安装。所述的控制器23固定设置在壳体22的内部型腔中,壳体22在内部型腔还设有电源盒221,所述的电源盒221上设有电源接触点一221a和电源接触点二221b,电源24嵌设在电源盒221内且与电源接触点一221a及电源接触点二221b接触导通。控制器23包括电路板231,电路板231上间隔设置有电路板接触点一231a、电路板接触点二231b、电路板接触点三231c、电路板接触点四231d、电路板接触点五231e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六231f,其中,电路板接触点一231a、电路板接触点二231b、电路板接触点三231c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四231d分别与电热保温板1电连接,电路板接触点五231e与电源接触点一221a电连接,电路板接触点六231f与电源接触点二221b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23还包括显示屏232、确定键233、菜单键234、升温键235、降温键236、开关237以及插口238,所述的显示屏232、确定键233、菜单键234、升温键235、降温键236、开关237以及插口238安装在壳体22的侧壁上或上盖板21的上表面。所述的电源24可以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适配器,也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电瓶。

请参阅图2,所述的电路板231上还设有降压器、稳压器、MCU(中央控制器)、AD转换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的降压器与电路板接触点五231e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六231f电连接,降压器又与稳压器电连接,所述的MCU分别与稳压器、AD转换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电连接,AD转换模块与电路板接触点二231b以及电路板接触点三231c电连接,驱动模块与电路板接触点一231a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四231d电连接。底座2由MCU控制实现对电热保温板1的供电及调温。MCU可根据电热保温板1的温度来接通或关闭电源24,从而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所述的电源24可以为低电压电源,能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用电安全。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的电热保温板1在下表面设有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所述的底座2在上盖板21上且对应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的位置设置底座连接点一25a,在对应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的位置设置底座连接点二25b,在对应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的位置设置底座连接点三25c,在对应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的位置设置底座连接点四25d。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一231a与底座连接点一25a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一25a与电热保温板1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1的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二231b与底座连接点二25b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二25b与电热保温板1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1的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三231c与底座连接点三25c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三25c与电热保温板1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1的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接触点四231d与底座连接点四25d电连接,通过底座连接点四25d与电热保温板1的接触而实现与电热保温板1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板21在表面开设与所述的电热保温板1适配的保温板容纳腔211,所述的底座连接点一25a、底座连接点二25b、底座连接点三25c以及底座连接点四25d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保温板容纳腔211的底壁上。保温板容纳腔211在侧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方便将电热保温板1从保温板容纳腔211中取出的底座缺口2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缺口212示意了一个。当电热保温板1放置到底保温板容纳腔211中时,底座连接点一25a、底座连接点二25b、底座连接点三25c以及底座连接点四25d分别与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接触而导通,由此,底座2中的电源24及控制器23与电热保温板1实现电连接,电热保温板1开始工作,控制器23根据电热保温板1的实时温度,通过MCU来实现调温。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的电热保温板1在侧壁上设有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所述的底座2在上盖板21的表面开设与所述的电热保温板1适配的保温板容纳腔211,所述的底座连接点一25a、底座连接点二25b、底座连接点三25c以及底座连接点四25d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保温板容纳腔211的侧壁上。当电热保温板1放置到保温板容纳腔211时,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分别与底座连接点一25a、底座连接点二25b、底座连接点三25c以及底座连接点四25d接触而发生导通,由此,底座2与电热保温板1实现电连接,电热保温板1开始工作,同时底座2能够根据电热保温板1的实时温度,通过MCU来实现调温。

实施例3: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呈间隔状态凸设在所述的电热保温板1的下表面。所述的底座2在上盖板21上开设有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213,所述的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213的数量有四个,对应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的位置而呈间隔分布。底座连接点一25a、底座连接点二25b、底座连接点三25c以及底座连接点四25d设置在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213内,并且上表面低于上盖板21的上表面。当电热保温板1放置到上盖板21上时,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分别与底座连接点一25a、底座连接点二25b、底座连接点三25c以及底座连接点四25d接触而发生导通,并且由于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一11a、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二11b、电热保温板连接点三11c以及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四11d探入到了电热保温板连接点容纳孔213内,因此电热保温板1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滑动,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4: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热保温板1上设有四芯插口12。所述的底座2上设有四芯插座26,所述的四芯插座26分别与电路板接触点一231a、电路板接触点二231b、电路板接触点三231c以及电路板接触点四231d电连接。四芯插座26与四芯插口19适配插接时,底座2与电热保温板1实现电连接,电热保温板1开始工作,同时底座2能够根据电热保温板1的实时温度,通过MCU来实现调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