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038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中文意思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据分析,LED的特点非常明显,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与低功耗。LED的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其发光效率可达80~90%。将LED与普通白炽灯、螺旋节能灯及T5三基色荧光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普通白炽灯的光效为12lm/W,寿命小于2000小时,螺旋节能灯的光效为60lm/W,寿命小于8000小时,T5荧光灯则为96lm/W,寿命大约为10000小时,而直径为5毫米的白光LED为20~28lm/W,寿命可大于100000小时。

白光LED的电学特性具有很强的离散性,而且白光LED是一种同态电光源,是一种半导体照明器件。它具有体积小、机械强度大、功耗低、寿命长,便于调节和控制以及无污染等特征,是一种有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型光源产品。但由于白光LED正向伏安特性非常陡,为其供电比较困难,白色LED工作电压的较小波动就会导致工作电流的急剧变化,甚至可能烧坏LED。

参考专利文献CN201623892U公开了一种LED控制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LED灯具,该电路包括电源电路、LED驱动电路、无线接受电路、控制电路和连接在该LED驱动电路上的LED输出接口,电源电路分别连接无线接收电路、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供电,电源电路为输出直流的电源电路,无线接收电路为生成数字信号的控制电路,无线接收电路、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依次信号连接。该参考专利文献虽然公开了LED控制电路,但仅仅具有控制LED灯亮的功能,在LED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对LED进行保护,当过压、过流时,会对LED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该驱动控制电路,将市电转换成可供LED光源使用的直流电,且还为控制电路供电。为了防止电压对LED光源造成损害,使用过压保护电路对LED光源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它包括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降压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控制电路、过热保护电路、PWM驱动电路和LED光源,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市电,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降压电路分别与过压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过压保护电路与PWM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PWM驱动电路和过热保护电路电性连接,PWM驱动电路与LED光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1的基极经第一电阻R1接控制电路的PWM信号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第二电阻R2,漏极经发光二极管LED接地,且源极接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更进一步的,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场效应管Q2为P沟道功率MOSFET IRF9540。

进一步的,滤波电路为电容滤波电路。

进一步的,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或热敏电阻。

进一步的,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采用过压保护电路,防止电压突然升高,对LED光源造成损害;2.采用过热保护电路,防止温度过高,电路性能变坏,元器件过早失效;3.利用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而桥式整流电路利用简单的桥式结构,便可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整流特点,使本发明可调光LED驱动电路更简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PWM驱动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一实施例的可调光LED驱动控制电路106的结构框图,它包括滤波电路101、桥式整流电路102、降压电路103、过压保护电路104、控制电路106、过热保护电路108、PWM驱动电路107和LED光源105,滤波电路101的输入端接市电,滤波电路101的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桥式整流电路102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1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降压电路103分别与过压保护电路104和控制电路106电性连接,过压保护电路104与PWM驱动电路107电性连接,控制电路106分别与PWM驱动电路107和过热保护电路108电性连接,PWM驱动电路107与LED光源105电性连接。

此外,滤波电路101为电容滤波电路101。且电容滤波电路101具有电路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

市电经过滤波电路101、桥式整流电路102、降压电路103的处理后,得到直流电压,为控制电路106供电。由于市电不稳定,造成降压电路103输出的电压也会跟着变化,当电压突然升高时,流过LED光源105的电流增大,对LED光源105造成损害。该实施例使用过压保护电路104,对LED光源105进行保护。

参阅图2所示,为PWM驱动电路107的原理图,PWM驱动电路107包括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1的基极经第一电阻R1接控制电路106的PWM信号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串接第二电阻R2,漏极经发光二极管LED接地,且源极接过压保护电路104的输出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的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场效应管Q2为P沟道功率MOSFET IRF9540。当PWM波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压低于源极电压,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漏极导通,LED点亮;当PWM波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Q1截止,场效应管Q2也截止,LED熄灭。当PWM频率超过100Hz时,人眼可视平均LED的导通和截止时间,产生LED亮度变化的感觉,其亮度与LED导通周期成正比。

LED光源105由于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而一般电路中的元器件都不耐热,如果元器件长时间处在高温下,会对元器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该实施例的过热保护电路108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检测到LED光源105处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电路106,控制电路106将实时温度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如果超过预设值,则控制电路106控制LED光源105关闭,以实现保护电路的目的。

为了节省成本,该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06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106。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