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126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电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箱。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一种对热传导及对流传热的工业应用,通常用于高温流体冷却,将热量传到冷流体的设备,在食品、化工、电力、机械等诸多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床行业中,散热器主要用于电箱散热,保证电箱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工作。

传统电箱采用散热器安装在电箱内部,热量与电器件无法隔离,散热效果不好,且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箱,旨在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箱,包括间隔设置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用于安装电器元件;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安装散热装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背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面板、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二箱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板与下板、位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以及位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盖板。

可选的,所述上板与所述顶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背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可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栅格状开口,所述开口覆盖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盖板卡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滤网上设有卡勾,所述盖板上对应设有卡口。

可选的,所述滤网上设有卡口,所述盖板上对应设有卡勾。

可选的,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散热装置散热。

可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翅片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箱设计成间隔设置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使得散热区域与电器元件区域有效分离,进而有效提升对安装在第一箱体内的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电箱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电箱的过滤网与盖板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箱。

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1所示电箱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箱包括间隔设置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所述第一箱体100用于安装电器元件;所述第二箱体200用于安装散热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箱体100包括背板101、与所述背板101相对设置的面板102、位于所述背板101与所述面板10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顶板103与底板104,以及位于所述背板101与所述面板10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5与第二侧板106。

所述第二箱体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板201与下板202、位于所述上板201与所述下板20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未标示)与第四侧板203,以及位于所述上板201与所述下板20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侧板105相对设置的盖板204。所述第二箱体200通过螺钉锁和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100的第一侧板105上。其中,所述第二箱体200的上板201与所述第一箱体100的顶板10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箱体200的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箱体100的背板10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驱动器300以及其他电器元件(未图示),所述驱动器300用于驱动所述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以及驱动其他电器元件工作。所述驱动器300在驱动所述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风量进行调整,在实现有效散热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能量消耗。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翅片散热器400,风扇(未图示)等。所述翅片扇热器安装于中间,用于吸收所述电器元件散发的热量。所述风扇设置在两端,用于在所述驱动器300的驱动下转动,以使得外部冷空气通过所述翅片散热器400,以将所述翅片散热器400上的热量带走,进而实现散热。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箱设计成间隔设置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使得散热区域与电器元件区域有效分离,进而有效提升对安装在第一箱体100内的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图3本实用新型电箱的过滤网与盖板204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04上设有栅格状开口242,所述开口242覆盖有过滤网500;所述过滤网500与所述盖板204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网500用于对外部冷风进行过滤,以避免外部冷风中的气中的粉尘、铁屑等进入电箱,而对电箱内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具体的,所述过滤网500与所述盖板204卡扣连接。而具体连接方式可为如图3所示的所述过滤网500上设有卡勾520,所述盖板204上对应设有卡口244;或所述滤网上设有卡口,所述盖板204上对应设有卡勾。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过滤网500与盖板204的连接,使得过滤网500拆装均较为方便,极大的提升了过滤网500的拆装效率,且方便过滤网500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