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片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788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鳍片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鳍片散热器。



背景技术:

鳍片散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散热片,以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之金属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由于鳍片散热器是一种被动型散热元件,为了提高其散热性能,目前的散热片一般采用增多鳍片数量的方式。由于鳍片散热器的底板面积有限,设置的鳍片数量有限,限制了散热性能,增加底面面积则使鳍片散热器难以那装在小型的设备中。此外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过多的鳍片,也容易使鳍片之间空间狭小,不利于热量的流动和散发,并且也增加了鳍片散热器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鳍片式散热器散热性能有限、鳍片数量过密、加工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散热性能强的鳍片散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鳍片式散热器,包括底板以及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鳍片,所述鳍片包括高层鳍片和低层鳍片。

所述高层鳍片顶端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低层鳍片顶端的高度位置,所述高层鳍片和低层鳍片依次交替设置。

所述鳍片上间隔设置多个散热槽,相邻鳍片的对应散热槽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以及鳍片两侧的表面上都设置有纳米碳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槽的底端位于底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鳍片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低层鳍片的高度大于所述高层鳍片高度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鳍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鳍片中散热槽之间的距离都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鳍片式散热器不仅在相邻鳍片之间形成横向的散热通道,并且在相邻高层鳍片之间形成横向的散热通道,此外对齐排列的散热槽形成纵向的散热通道,增加了热量流动的空间和方向,使环境内的热量流在气压的推动下更加且对方想地快速流动,而不会受到阻挡,提高了散热效果。

2、鳍片式散热器表面设有纳米碳涂层,将热能转换成中红外进行主动散热,提高主动散热效果。

3、散热槽延伸到底板,使纵向的散热通道完全与横向的散热通道相连通,提高热量流动效果。

4、鳍片垂直设置,使散热通道顶部开口向上,热量能够迅速上升并离开散热器,提高散热效果。低层鳍片的高度设置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保证散热,同时能够使高层鳍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5、鳍片之间等距且平行,散热槽之间等距,使鳍片散热器上横向和纵向的散热通道分布均匀,热量能够均匀向各个方向流动,避免热量向一个部分集中流动,保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鳍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鳍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鳍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鳍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四;

以上各图中:1、底板;2、鳍片;2.1、高层鳍片;2.2、低层鳍片;3、散热槽;4、纳米碳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4所示,鳍片式散热器,包括底板1以及间隔设置在底板1上的多个鳍片2。

以图4中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为横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为纵向。

由于鳍片2间隔设置,相邻的鳍片2之间形成横向的第一散热通道。

鳍片2包括高层鳍片2.1和低层鳍片2.2。高层鳍片2.1顶端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低层鳍片2.2顶端的高度位置,高层鳍片2.1和低层鳍片2.2依次交替设置。

如图2所示,由于高层鳍片2.1高于低层鳍片2.2,相邻的两个高层鳍片2.1之间形成横向的第二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的宽度略大于两个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的底部位于底层鳞片2.2的顶部,位于对应的两个第一散热通道上方。

鳍片2上间隔设置多个散热槽3,相邻鳍片2的对应散热槽3对齐。

如图3和图4所示,相邻鳍片2散热槽3对齐,形成纵向的第三散热通道。纵向的第三散热通道穿过所有的鳍片2,与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相连通。

相互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呈网格状,增加了热量的流通空间,发热部件的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散热器,热量先进入散热器的底板1,再分布到底板上1的各个鳍片2中,最终从底板1和鳍片2中散发到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中。

热量在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中,从横向和纵向通过3个通道流出到散热器外,更加大量和快速地向外散发,使散热更快。

为了加快热量从散热器中散发到散热通道的速度,底板1的上表面以及鳍片2两侧的表面上都设置有纳米碳涂层4。

纳米碳涂层4增加了导热效率,使热量迅速从底板1和鳍片2上传递给纳米碳涂层4。进入纳米碳涂层4的热量又迅速散发到与其接触的与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中,提高传热效率,增加散热效果。

为了提高第三散热通道与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连通程度,散热槽3的底端位于底板1上。

散热槽3延伸到底板1,使第三散热通道底部位于底板1上,将第三散热通道最大程度地与与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相连通,提高传热效率。

为了使热量能够快速的向底板1上方的方向散发,鳍片2垂直设置在底板1上,使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顶端的开口与下方的底板1表面对齐,从底板1和鳍片2散发出的热量不仅能够迅速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横向离开散热器,也能够迅速上升,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顶端的开口散发到散热器外,加快散热速度。

为了保证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结构完整,同时增加鳍片2的总表面积,低层鳍片2.2的高度大于高层鳍片2.1高度的一半。

为了使各个方向的散热更加均匀,鳍片2之间的距离相同,且相互平行,鳍片2中散热槽3之间的距离都相同。

等距设置的鳍片2和散热槽3,使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的分布更加均匀。热量在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中,能够均匀向各个方向流动,不会在散热器内的某处汇集,使散热器各个部位热量分布均匀,散热器整体温度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