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17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检测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及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这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是否存在问题,或者这些应用程序的运行是否对移动终端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检测实现核实。由此,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应运而生。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是实现对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状况进行检测的设备。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大量的移动终端同时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目前的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安防支架,数据处理模块和多个移动终端放置在安放支架内。目前,多个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放置在柜体内,从而形成检测机柜。检测机柜能够对更多的移动终端实施同时检测。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操作,安放支架滑动地设置在柜体内,从而与柜体形成抽屉式结构,抽屉式结构能实现操作人员对安放支架的推拉。

我们知道,每个移动终端检测设备需要从柜体内接入外接线缆(例如电源线和网线),外接线缆通常从柜体的后壁(即与柜体的柜门相对的内壁)向安放支架的尾端(即远离柜门的一端)接入安放支架。在推拉安放支架的过程中,外接线缆位于柜体的后壁与安放支架的尾端之间的部位容易受到安放支架尾端的挤压,通常情况下,安放支架的尾端会将外接线缆挤压到柜体的后壁上,这不仅会影响外接线缆连接的稳定性,还会损坏外接线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机柜,以解决目前的柜体内的安放支架容易将外接线缆挤压到柜体的后壁上,进而影响外接线缆的连接稳定性及容易损坏外接电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检测机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安放支架,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自所述柜体的柜门口向所述柜体的后壁方向延伸,所述安放支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安放支架靠近所述柜门口的头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与所述柜门口在所述安放支架的滑动方向限位配合,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柜门口处于限位配合状态以确保所述安放支架的尾端与所述柜体的后壁之间形成容纳外接线缆的容纳空间。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所述安放支架包括通过第一隔板相隔离的终端安放空间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所述终端安放空间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终端安放空间位于所述安放支架的头端,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位于所述安放支架的尾端。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所述安放支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第一隔板和顶盖;

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侧板所形成的两端开口的空间中,以将所述空间隔离成所述终端安放空间和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所述终端安放空间和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均具有顶部开口;

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的顶部,以封盖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的顶部开口。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上靠近所述柜门口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能与所述柜门口上相对应的侧边缘在所述滑动方向限位配合。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所述挡板与所述侧板为一体式折弯结构。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还包括两个第二隔板,两个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将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分割成第一子空间、第二子空间和第三子空间,所述第一子空间、所述第二子空间和所述第三子空间自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子空间用于布置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所述第二子空间用于布置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与移动终端的数据线缆,所述第三子空间用于布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外接线缆包括所述电源线和外接网线,所述外接网线用于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靠近所述顶盖的所述第二隔板的尾端设置有供电源线穿过的收拢穿线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PDU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收拢穿线孔,且与所述PDU相连,自所述PDU引出的所述电源线布置在所述第一子空间内,且自所述第一子空间穿入所述第二子空间和所述第三子空间。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邻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收拢穿线孔与所述 PDU之间的部位。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邻的所述侧板上与所述第三子空间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外接网线。

优选的,上述检测机柜中,所述安放支架为多个,且自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逐个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中,移动检测设备的安放支架设置在柜体内,且能沿滑轨在柜体的柜门口向着柜体的后壁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安放支架的移动,进而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安放支架靠近柜门口的一端为头端,安放支架的头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与柜门口在安放支架的滑动方向限位配合,此种配合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在推动安放支架滑动到柜体内之后,限位部即可发挥作用,通过与柜门口之间产生限位达到阻止安放支架继续滑动的目的,处于限位状态下,安放支架的尾端与柜体的后壁之间能形成容纳外接线缆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能够容纳外接电缆,从而避免在推进的过程中,安放支架的尾端将外接线缆挤压到柜体的后壁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能够解决目前的柜体内的安放支架容易将外接线缆挤压到柜体的后壁上,进而影响外接线缆连接稳定性及容易损坏外接电缆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中安放支架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柜体、110-滑轨、120-柜门口、130-后壁、200-安放支架、210-限位部、 220-终端安放空间、221-支撑架、230-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1-第一子空间、 232-第二子空间、233-第三子空间、240-底板、241-进气孔、242-第一固定孔、 250-侧板、251-挡板、260-侧板、261-挡板、262-第二固定孔、263-第三固定孔、 270-第一隔板、280-顶盖、281-出气孔、290-第二隔板、291-收拢穿线孔、300- 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检测机柜,所公开的检测机柜包括柜体100和设置在柜体100内的安放支架200,通常安放支架200为多个,且在柜体100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每个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均包括安放支架200,安放支架200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

为了确保散热需求,具体的,在柜体100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安放支架200之间可以留有散热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中,柜体100内设置有滑轨110,滑轨110自柜体100的柜门口120向着柜体100的后壁130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柜门口120与柜体100的后壁130相对布置。安放支架200滑动地设置在滑轨110上。安放支架200靠近柜门口120的头端设置有限位部210,限位部210能够与柜门口120 在安放支架200的滑动方向限位配合,且在限位部210与柜门口120处于限位配合状态下,安放支架200的尾端与柜体100的后壁130之间能够形成容纳外接线缆的容纳空间300。本申请实施例中,外接线缆指的是每个移动终端检测设备需要从柜体100内引入供自己正常工作的线缆。通常情况下,外接线缆包括电源线和外接网线。外接电缆位于柜体100的后壁130与安放支架200的尾端之间的部位可以成为冗余段,冗余段能够较好地适应安放支架200的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中,移动检测设备的安放支架200设置在柜体100内,且能沿滑轨110在柜体100的柜门口120向着柜体100的后壁130 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安放支架200的推拉移动,进而能够便于对移动终端检测设备进行操作。安放支架200靠近柜门口120的一端为头端,安放支架200的头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210能够与柜门口120在安放支架200的滑动方向限位配合,此种配合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在推动安放支架200滑动到柜体100内之后,限位部210即可发挥作用,通过与柜门口120之间产生限位达到阻止安放支架200继续滑动的目的,处于限位状态下,安放支架200的尾端与柜体100 的后壁130之间能形成容纳外接线缆的容纳空间300。容纳空间300能够容纳外接电缆,从而避免在推进的过程中,安放支架200的尾端将外接线缆挤压到柜体100的后壁130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能够解决目前的柜体内的安放支架容易将外接线缆(的冗余段)挤压到柜体100的后壁130上,进而影响外接线缆的连接稳定性及容易损坏外接电缆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设备中,安放支架可以有多种结构。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安放支架200包括通过第一隔板270隔离的终端安放空间220 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终端安放空间220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等。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用于放置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常为电脑。具体的,终端安放空间220内设置有多排支撑架221,多排支撑架221用于支撑多排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模块放置在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内,用于与移动终端相连,从而能够对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进行分析检测。终端安放空间220位于安放支架200的头端,即靠近柜体100的柜门口120,便于操作人员对移动终端的查看。检测设备安放空间 230设置在安放支架200的尾端,便于使得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接线部件从柜体100的后壁130上接入外接线缆。

安放支架200形成终端安放空间22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的结构有多种。一种具体结构的安放支架200可以包括底板240、设置在底板240两侧的两个侧板(侧板250和侧板260)、第一隔板270和顶盖280。

侧板250和侧板260设置在底板240的两侧,以形成两端开口的空间。第一隔板270设置在上述空间内,从而将上述空间隔离成终端安放空间22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终端安放空间22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均具有顶部开口。顶盖280设置在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的顶部以封盖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的顶部开口。由于移动终端的种类及结构有多种,在检测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检测设备能够同时对多种移动终端实施检测。上述终端安放空间220设置有顶部开口,能够方便移动终端的取放。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中安装的数据处理模块则较少移动,为此,顶盖280设置在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的顶部开口,能够实现对数据处理模块的防护。

为了提高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散热性能,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放支架 200可以由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上文所描述的底板240、侧板250、侧板260、第一隔板270和顶盖280均可以采用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240设置有进气孔241,进气孔241便于空气进入安放支架200,以对安放支架200内的环境实施散热。具体的,进气孔241为自安放支架200的头端向尾端延伸的倾斜条形孔。倾斜条形孔能够确保底板 240的强度,同时能提高进风的空气流通面积。底板240与终端安放空间220 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进气孔241。进气孔241能够供空气进入到终端安放空间22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中。

具体的,顶盖280可以设置有出气孔281,出气孔281能实现气流从安放支架200中快速流出。具体的,出气孔281可以是鱼鳃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侧板上靠近柜门口12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挡板,挡板能够与柜门口120上相对的侧边缘在滑动方向限位配合。此种情况下,挡板即为上文所述的限位部210。具体的,侧板250上可以设置有挡板251,侧板260上可以设置有挡板261,挡板251和挡板261与柜门口120上相对的侧边缘在滑动方向限位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安放支架200起到较为均衡的限位作用。具体的,挡板251与侧板250及挡板261与侧板260均为一体式折弯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中,安放支架200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二隔板 290。两个第二隔板290可以设置在顶盖280与底板240之间,以将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分隔成第一子空间231、第二子空间232和第三子空间233。具体的,第一子空间231、第二子空间232和第三子空间233可以自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分布。第一子空间231用于布置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第二子空间232用于布置连接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与移动终端的数据线缆。第三子空间233用于布置数据处理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外接线缆可以包括电源线和外接网线。外接网线用于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以实现数据处理模块与网络的交互。

两个第二隔板290将检测设备安放空间230分割成第一子空间231、第二子空间232和第三子空间233,三个子空间能够实现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数据线缆和数据处理模块的单独布置,有利于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线路的规整布置,很显然,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线路实现规整布置,有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后续检修及对移动终端工作状态进行查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放支架200可以设置有收拢穿线孔。收拢穿线孔用于供电源线穿过,起到收拢电源线的作用。

具体的,底板24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电源分配单元)的第一固定孔242,电源线穿过收拢穿线孔,且用于与PDU相连。电源线与PDU,通过PDU实现电源线的后续分配,自PDU引出的电源线布置在第一子空间231内,且由第一子空间231穿入第二子空间232和第三子空间233,从而实现供电。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近顶盖280的第二隔板290的尾端设置有供电源线穿过的收拢穿线孔291。此种情况下,电源线从柜体100引入后经过收拢穿线孔291收拢后再接入底板240的PDU上,使得较长的一端电源线能够通过收拢穿线孔291和两个第二隔板290被提前规整,便于后续电源线的进一步规整布线。

优选的方案中,与第一固定孔242相邻的侧板26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62,第二固定孔262用于固定电源线位于收拢穿线孔291与PDU之间的部位,从而实现对电源线的进一步定位。更为优选的,与第一固定孔242相邻的侧板260 上与第三子空间233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固定孔263。第三固定孔263用于固定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外接网线,外接网线从柜体100的后壁130直接引入第三子空间233,并与其中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外接网线可以通过扎带将外接网线固定在第三固定孔263上,从而有利于外接网线的稳定连接。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优选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