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柜及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17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检测机柜及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机柜及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及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这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是否存在问题,或者这些应用程序的运行是否对移动终端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检测实现核实。由此,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应运而生。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是实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状况进行检测的设备。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多个移动终端一起长时间进行检测,需要确保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时刻处于运行状态。而检测人员需要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实时查看,同时也需要对移动终端检测设备遇到的故障进行检修。但是目前的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多个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随意摆放,而且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线路连接混乱,这不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后续检修及对移动终端工作状态的查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以解决目前的安放支架线路分布较为混乱、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随意摆放而不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后续检修及对移动终端工作状态进行查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包括通过第一隔板相隔离的终端安放空间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所述终端安放空间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通过两个第二隔板隔离成第一子空间、第二子空间和第三子空间;

所述第一子空间用于布置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所述第二子空间用于布置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与移动终端的数据线缆,所述第三子空间用于布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第一隔板、顶盖和所述第二隔板;其中:

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侧板所形成的两端开口的空间中,以将所述空间隔离成具有顶部开口的所述终端安放空间和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的顶部,以封盖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的所述顶部开口;两个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将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分割成所述第一子空间、所述第二子空间和所述第三子空间,所述第一子空间、所述第二子空间和所述第三子空间自所述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分布。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靠近所述顶盖的所述第二隔板的尾端设置有供所述电源线穿过的收拢穿线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PDU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收拢穿线孔,且与所述PDU相连,自所述PDU引出的所述电源线布置在所述第一子空间内,且由所述第一子空间穿入所述第二子空间和所述第三子空间。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邻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收拢穿线孔与所述PDU之间的部位。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邻的所述侧板上与所述第三子空间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用于固定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外接网线。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所述终端安放空间的底部两侧成排设置有向着第一隔板延伸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线。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子空间相对的部位安装有USBHUB板,所述USBHUB板的多个USB接口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所述USBHUB板通过所述数据线缆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数据线缆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内,且由所述第二子空间穿入所述第三子空间以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子空间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备用USBHUB板安装孔。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两个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第三子空间的部位的尾端具有斜切避让豁口,所述斜切避让豁口用于扩大所述侧板的尾端与检测机柜的柜体侧壁之间的间隙宽度。

检测机柜,包括柜体和多个如上文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其中,多个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在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逐个分布,且所述终端安放空间位于所述柜体的开口侧。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包括终端安放空间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终端安放空间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能够分别实现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的放置,使得两者单独放置,有利于整个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接线的规整性。同时,两个第二隔板能够将检测设备安放空间分割成第一子空间、第二子空间和第三子空间,从而能实现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数据线缆和数据处理模块单独布置,有利于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线路的规整布置。可见,本申请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能解决目前的安放支架线路分布较为混乱、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随意摆放而不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后续检修及对移动终端工作状态进行查看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用安放支架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放支架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隔板、110-USBHUB板、111-USB接口、120-备用USBHUB板安装孔、200-终端安放空间、210-支撑架、300-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10-第一子空间、320-第二子空间、330-第三子空间、400-第二隔板、410-收拢穿线孔、420-通气孔、500-底板、510-进气孔、520-第一固定孔、530-第四固定孔、600-侧板、700-侧板、710-第二固定孔、720-第三固定孔、800-顶盖、810-出气孔、90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所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包括通过第一隔板100相隔离的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

其中,终端安放空间200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通过两个第二隔板400隔离成第一子空间310、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第一子空间310、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可以自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分布,也可以自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分布。

第一子空间310用于布置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第二子空间320用于布置连接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和待检测的移动终端的数据线缆。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等,数据处理模块通常为电脑。本申请不限制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种类。电源线自所述第一子空间310穿入第二子空间320或穿入第三子空间330从而实现为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用电部件实施供电。数据线缆自第二子空间320穿入第三子空间330内,从而将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处理,最终得到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包括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能够分别实现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的放置,使得两者单独放置,有利于整个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接线的规整性。同时,两个第二隔板400能够将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分割成第一子空间310、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从而能实现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电源线、数据线缆和数据处理模块单独布置,有利于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线路的规整布置,可见,本申请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能解决目前的安放支架线路分布较为混乱、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随意摆放而不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后续检修及对移动终端工作状态进行查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线、数据线缆和数据处理模块的单独布置指的是,电源线从电源引入到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要线路布置在第一子空间310内,然后电源线可以穿过强电收拢穿孔430向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内的用电部件供电。同样,与移动终端相连的数据线缆的大部分线缆布置在第二子空间320内,然后可以通过弱电收拢穿孔440与第三子空间330内布置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也就是说,电源线可以向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内供电,但是电源线的大部分线路归置在第一子空间310内。同理,数据线缆由第二子空间320向第三子空间330内的数据处理模块传输数据,但是数据线缆的大部分线路归置在第二子空间内。

为了便于移动终端更加规整地被布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安放空间200内可以布置有支撑架210,支撑架210用于支撑移动终端。优选的,支撑架210为多排,每排支撑架210上可以设置多个放置位,放置位能够供移动终端放置,从而使得多个移动终端同时被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形成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结构有多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可以包括底板500、设置在底板500两侧的两个侧板(即侧板600和侧板700)、顶盖800及上文所述的第一隔板100和第二隔板400。

侧板600和侧板700设置在底板500的两侧,以形成两端开口的空间。第一隔板100设置在上述空间内,从而将上述空间隔离成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均具有顶部开口。顶盖800设置在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顶部以封盖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顶部开口。由于移动终端的种类及结构有多种,在检测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检测设备能够同时对多种移动终端实施检测。上述终端安放空间200中安装的数据处理模块则较少移动,为此,顶盖800设置在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顶部开口能够实现对数据处理模块的防护。可见,上述结构不但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的单独放置,提高其布置的规整性。同时还能结合移动终端和数据处理模块在工作过程中是否经常移动,来确定与各自相适应的安放空间,这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的适应性。

两个第二隔板400设置在顶盖800与底板500之间,以将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分割成如上文所述的第一子空间310、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第一子空间310、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自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分布。

为了提高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散热性能,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可以由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上文所描述的底板500、侧板600、侧板700、第一隔板100和第二隔板400均可以由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500的底部可以设置有进气孔510,进气孔510便于空气进入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以对该安放支架内的环境实施散热。具体的,进气孔510为自安放支架的前端向后端延伸的倾斜条形孔。倾斜条形孔能够确保底板500的强度,同时能提高进风的空气流通面积。底板500与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进气孔510。进气孔510能够供空气进入到终端安放空间200和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安放空间200所处的一端为前端,检测设备安放空间300所处的一端为后端。

具体的,顶盖800可以设置有出气孔810,以实现气流从安放支架中更快捷地流出。具体的,出气孔810可以是鱼鳃孔。第二隔板400上可以设置通气孔420,以便于空气在第一子空间310、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之间的流动,从而实现更好地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可以设置在检测机柜的柜体内,且与柜体构成检测机柜。待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组装到位后需要从外界引入电源及网线供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工作,在具体的引线过程中,柜体内设置有电源线和网线,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从柜体内引入电源和网络,电源线通常为多根,容易造成线路混乱。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放支架可以设置收拢穿线孔,收拢穿线孔用于供电源线穿过,起到收拢电源线的作用。

具体的,底板50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电源分配单元)的第一固定孔520,电源线穿过收拢穿线孔,且用于与PDU相连。电源线与PDU相连,通过PDU实现电源线的后续分配,自PDU引出的电源线布置在第一子空间310内,且由第一子空间310穿入第二子空间320和第三子空间330,从而实现供电。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近顶盖800的第二隔板400的尾端设置有供电源线穿过的收拢穿线孔410。此种情况下,电源线从柜体引入后经过收拢穿线孔410收拢后再接入底板500的PDU上,使得较长的一段电源线通过收拢穿线孔410和两个第二隔板400被提前规整,便于后续电源线的进一步规整布线。

优选的方案中,与第一固定孔520相邻的侧板70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710,第二固定孔710用于固定电源线位于收拢穿线孔410与PDU之间的部位。更为优选的,与第一固定孔520相邻的侧板700上与第三子空间33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固定孔720。第三固定孔720用于固定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外接网线。该外接网线指的是所述的柜体内设置的网线。

第一固定孔520、第二固定孔710和第三固定孔720能够实现线路较为规整的后续布置。同样道理,在检测的过程中,移动终端需要连接自身的数据线,以直接或间接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由于在检测的过程中同时对多个移动终端实施检测,多个移动终端的数据线会导致线路混乱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终端安放空间200的底部两侧成排设置有向着第一隔板100延伸的第四固定孔,第四固定孔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数据线,通常将多个移动终端的数据线收集成线束后整体通过第四固定孔固定。具体的,底部500的两侧设置有第四固定孔530,移动终端的数据线集成一束后可以通过扎带与第四固定孔530固定连接。

请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中,第一隔板100与第二子空间320相对的部位安装有USBHUB(Universal SerialBus Hub,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板110。USBHUB板110的多个USB接口111通过移动终端的数据线(通常为移动终端的电源线,集充电和数据传输于一体)与移动终端相连。USBHUB板110通过另一条数据线(可以是普通的网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传输,此种情况下,连接移动终端检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与移动终端的数据线缆包括两条数据线和USBHUB板110。USBHUB板110能够简化线路连接,提高接线效率,同时能简化安放支架内的线路复杂度。同时,USBHUB板110能够配置多种类型的USB接口111来适配不同种类的移动终端的连接。具体的,第一隔板100上设置有安装孔,USBHUB板110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孔上。当然,USBHUB板110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一隔板100上。

优选的,第一隔板100上与第一子空间310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备用USBHUB板安装孔120,备用USBHUB板安装孔120能够实现备用USBHUB板的安装,以补充USBHUB板110上的USB接口111的数量。当然,备用USBHUB板与移动终端的数据线连接(通常为移动终端的电源线,集充电和数据传输于一体),然后通过另一条数据线(可以是普通的网线)穿过第二子空间320,然后穿入第三子空间330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请再次参考图1-4,两个侧板位于第三子空间330中的部位的尾端具有斜切避让豁口。具体的,侧板600设置倾斜避让豁口610,侧板700设置倾斜避让豁口730。倾斜避让豁口610和倾斜避让豁口730用于扩大相对应的侧板的尾端与相对的柜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以便于为电源线和网线的引入提供更大的避让空间,便于操作。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检测机柜。所公开的检测机柜包括柜体和上文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多个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在柜体的高度方向逐个分布,移动终端空间200位于柜体的开口侧,便于对移动终端的查看及操作。此种情况下,检测机柜在其高度方向布置多个移动终端检测用安装支架,能够实现对大批量的移动终端的检测。

为了便于对放置在柜体内的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的操作,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中,柜体的内壁可以设置有滑轨900,滑轨900与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滑动配合,从而形成抽屉式结构,如图1-4所示。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工人可以直接拉拽整个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从而实现该支架从柜体内拉出或推到柜体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机柜,所公开的检测机柜中,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的侧板(侧板600、侧板700)与相对的柜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大于柜体在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此种情况下,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会上升到相邻的两个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之间后,由于气流会优先向着空间大的地方流动,因此,上述热量会向着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的两侧流动,从而能避免下层移动终端检测用安放支架上的设备产生的热进入到上层移动终端检测用安装支架中,进而影响其上的设备散热。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优选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