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热炉电极把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1508阅读:2175来源:国知局
矿热炉电极把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热炉电极把持器。



背景技术:

电极把持器是矿热炉的核心设备,它是由导电装置、抱紧装置、压放装置、升降装置和把持筒、电极壳组成。电极把持器主要通过抱紧装置使铜瓦在适宜的压力下贴紧电极壳,保证从短网传来的大电流过集电环或无极电环的集电支承器、导电铜管经铜瓦传到电极上。

目前,使用的电极把持器多为径向螺钉禁式把持器,即通过径向伸缩的螺钉使铜瓦加紧电极,由于每个铜瓦上都需要单独的螺钉来松紧,操作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的且可以同时松紧所有铜瓦的矿热炉电极把持器。

一种矿热炉电极把持器,包括:把持筒、铜瓦、上压力环、下压力环、吊挂杆、压紧装置;其中,把持筒同轴套装于电极上方,铜瓦位于把持筒下且圆周包裹在电极外,每块铜瓦通过各自的吊挂杆吊挂在把持筒上,铜瓦的外侧箍有上压力环和下压力环,压紧装置的输出端与上压力环相接,压紧装置提供上压力环向下的压紧力;

下压力环的上端面开有与铜瓦数量相等的楔形槽,楔形槽槽口大槽底小,且楔形槽与下压力环内壁沿径向方向贯通,贯通部的宽度小于楔形槽宽度;

铜瓦外侧壁垂直向外伸出有推杆、推杆末端形成有杆头,杆头的尺寸与楔形槽匹配,推杆的直径与贯通部匹配,杆头位于楔形槽内;

上压力环的下端面向下伸出有抵压柱,抵压柱的数量与楔形槽相等,抵压柱的位置及长度使:上压力环和下压力环完全扣合后,抵压柱抵住杆头令铜瓦抱紧电极。

优选的,压紧装置采用液压驱动。

优选的,液压缸有一对,分别固定在把持筒的两侧,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上压力环上。

优选的,铜瓦为6个。

当需要令铜瓦抱紧电极时,启动压紧装置使上压力环与下压力环紧密扣合,使杆头带动铜瓦向下并向内加紧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铜瓦的自动、同时加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矿热炉电极把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下压力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铜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上压力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上、下压力环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把持筒1、铜瓦2、上压力环3、下压力环4、吊挂杆5、电极6、楔形槽41、贯通部42、推杆21、杆头22、抵压柱31。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5所示,一种矿热炉电极把持器,包括:把持筒1、铜瓦2、上压力环3、下压力环4、吊挂杆5、压紧装置(未图示);其中,把持筒1同轴套装于电极6上方,铜瓦2位于把持筒1下且圆周包裹在电极6外,每块铜瓦2通过各自的吊挂杆5吊挂在把持筒1上,铜瓦2的外侧箍有上压力环3和下压力环4,压紧装置的输出端与上压力环3相接,压紧装置提供上压力环3向下的压紧力;

下压力环4的上端面开有与铜瓦2数量相等的楔形槽41,楔形槽41槽口大槽底小,且楔形槽41与下压力环4内壁沿径向方向贯通,贯通部42的宽度小于楔形槽41宽度;

铜瓦2外侧壁垂直向外伸出有推杆21、推杆21末端形成有杆头22,杆头22的尺寸与楔形槽41匹配,推杆21的直径与贯通部42匹配,杆头22位于楔形槽41内;

上压力环3的下端面向下伸出有抵压柱31,抵压柱31的数量与楔形槽41相等,抵压柱31的位置及长度使:上压力环3和下压力环4完全扣合后,抵压柱31抵住杆头22令铜瓦2抱紧电极6。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紧装置采用液压驱动。液压缸有一对,分别固定在把持筒1的两侧,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上压力环3上。铜瓦2为6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