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式多功能综合集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091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敞开式多功能综合集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安装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敞开式多功能综合集装架。



背景技术:

随着发展的需要,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越来越被重视,这就要要求建立大量基站,但是基站的建设由于受到建址的限制,同时还需要达到施工便捷,投资少、建站标准高等要求,而且基站还需要满足容量大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基站建设存在投资高、建站速度慢,建站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5年4月22日,公告号:CN204284860U)公开了一种RRU对墙安装支架,包括与RRU面板固定的主安装板以及与墙体固定的辅安装板,该主安装板与辅安装板卡合固定;所述主安装板呈空心长方体状,其正面固定在RRU面板上,背面具有两个上下并列排布的挂扣,所述挂扣为一两侧向外折弯槽型板A,该槽型板A背面紧贴主安装板,与主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槽型板A两侧的折弯部为卡接部A,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广口卡槽A。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安装支架与墙面连接时需要事先在墙面上标记定位点,工序复杂,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RRU快速安装的敞开式多功能综合集装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敞开式多功能综合集装架,包括龙门架以及设置在龙门架上的机柜,所述龙门架位于机柜上方处设置有RRU单元放置区,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理线区,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设置有安装立柱,所述机柜上端面设置有与放置空间相通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靠近龙门架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在使用该集装架的时候,将RRU单元固定设置在RRU单元放置区上,BBU单元固定设置在机柜里面,通过安装立柱进行固定,BBU单元与RRU单元在厂区内的放置更加有条理性。安装完成BBU单元与RRU单元之间,再进行BBU单元与RRU单元之间的连接,先将线缆的一端与RRU单元连接,然后再使该线缆穿过理线区后通过穿线孔进入到机柜内,实现线缆与BBU单元的连接。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在墙面上进行标记,能够实现BBU单元与RRU单元的快速安装,而理线区的存在,能够使得与RRU单元和BBU单元连接的线缆能够更加有条理性,防止线缆相互缠绕而引发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穿线孔是靠近龙门架设置的,因此能够使得线缆的走线行程变小,使线缆在集装架上的分布能够更加有条理性。

优选的,所述理线区包括设置在RRU单元放置区和机柜之间的水平理线区,所述水平理线区包括固定在龙门架上的水平固定条以及若干个沿着水平固定条长度方向设置的水平理线环。

通过上述设置,BBU单元与RRU单元之间的每根线缆可以分别穿过一个水平理线环,从而使得BBU单元与RRU单元之间能够线缆走线更加整齐,防止线缆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方便后续的检修。

优选的,所述理线区还包括垂直理线区,所述垂直理线区包括固定在龙门架上的垂直固定条以及固定在垂直固定条上的垂直理线环。

通过上述设置,垂直理线区的存在,能够使得RRU单元与BBU单元竖直方向延伸的线缆可以通过垂直理线环进行走线,使得RRU单元与BBU单元的整体走线更加规范整齐。

优选的,所述水平理线环和垂直理线环均由塑料件注塑形成,所述水平理线环和垂直理线环上设置有供线缆卡入的间隙。

通过上述设置,塑料件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其是有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率高;而间隙的存在,能够使得线缆卡入和取出都十分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RRU单元放置区包括设置在龙门架上的放置板以及设置在放置板上用于固定RRU单元的固定孔,所述放置板与龙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放置板在龙门架上位置的高度调节机构。

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RRU单元的时候,通过螺钉与固定孔的配合,实现RRU单元的安装,一块放置板上可以固定多个RRU单元,而且当将RRU单元安装在放置板上后,RRU单元是完全暴露在外面的,因此能够方便对RRU单元进行散热。此外,由于不同型号的RRU单元,其安装高度会有所不同,而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能够对放置板在龙门架上的高度能够进行一定的调整,使本集装架的适用范围更广。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沿着龙门架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通孔、设置在放置板上且与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二通孔以及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螺栓。

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调整放置板的高度时,将螺栓拧下,此时可以上下移动放置板,当调整到适当位置后,在将第一通孔对齐第二通孔,然后将螺栓穿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对放置板的固定,整个调节过程十分便捷。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扎带固定孔。

通过上述设置,扎带固定孔的存在,能够在其中穿入扎带,而扎带能够对多根线缆进行捆扎,使集装架上的整体走线更加规范整齐。

优选的,所述扎带固定孔包括设置在龙门架上的圆孔和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内壁上固定有T形绑线杆。

通过上述设置,扎带在集装架上的捆扎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扎带对线缆进行捆扎后,使扎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圆孔,然后再对扎带进行收紧,完成线缆在龙门架上的固定;第二种是,扎带将多根线缆和T形绑线杆捆扎在一起,从而实现线缆在龙门架上的有效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柜远离龙门架的一侧为正面,所述龙门架的正面设置有正面开口,所述正面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正面开口的正面柜门,所述机柜与正面柜面相邻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设置侧面柜门。

通过上述设置,正面开口的存在,能够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取放BBU单元,而侧面柜门的存在,由于穿线孔是靠近龙门架设置的,也就是说穿线孔距离柜门较远,因此此时通过将侧面柜门打开,从而能够方便线缆与柜体内BBU单元的对接。

优选的,所述机柜相对龙门架的一侧设置有背面开口,所述背面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背面开口的背面柜门,所述背面柜门上设置有若干个背面散热孔。

通过上述设置,背面柜门的存在,在检修BBU单元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将背面柜门拆卸下来,从而实现对BBU单元的检修。而背面散热孔的存在,能够对柜体内进行充分散热,方便BBU单元由于温度过高而出现烧毁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BBU单元和RRU单元的统一固定,使BBU单元与RRU单元之间的走线更加整齐,方便后续的检修工作;

2.理线区与穿线孔的存在,能够使得RRU单元与BBU单元的整体走线更加整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用于体现理线区;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用于体现固定件;

图4是机柜与侧面柜门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固定件;

图5是本实施例的轴视图,用于体现背面柜门;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用于体现扎带固定孔;

图7是本实施例正面柜门打开时的结构图。

图中:1、龙门架;11、扎带固定孔;111、圆孔;112、异形孔;2、机柜;21、正面柜门;211、正面散热孔;22、侧面柜门;23、顶面散热孔;24、穿线孔;25、安装孔;26、背面开口;27、背面柜门;271、背面散热孔;28、正面开口;29、放置空间;291、侧面开口;3、RRU单元放置区;31、放置板;32、固定孔;4、理线区;41、水平理线区;411、水平固定条;4111、通线孔;412、水平理线环;42、垂直理线区;421、垂直固定条;422、垂直理线环;43、间隙;5、滑块;6、固定件;61、弹簧;62、凹槽;63、卡接件;64、卡接孔;65、滑槽;7、安装柱;8、T形绑线杆;9、高度调节机构;91、第二通孔;92、螺栓;93、第一通孔;10、安装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敞开式多功能综合集装架,参照图1和图2,包括龙门架1和固定在龙门架1底部的机柜2,机柜2内设置有放置空间29,放置空间29内设置有安装立柱10, BBU单元放置在机柜2内且由安装立柱10进行固定,在龙门架1位于机柜2的上方处设置有两个BBU单元放置区3,在BBU放置区3内可以固定RRU单元,两个BBU放置区3沿着龙门架1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

参照图7,RRU单元放置区3包括设置在龙门架1正面上的放置板31以及设置在放置板31上用于固定RRU单元的固定孔32,放置板31与龙门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放置板31在龙门架1上位置的高度调节机构9。高度调节机构9包括沿着龙门架1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通孔93、设置在放置板31上且与第一通孔93正对的第二通孔91以及分别穿过第一通孔93、第二通孔91的螺栓92。当螺栓92穿过第一通孔93和第二通孔91后,在螺栓92上拧入螺母,从而实现放置板31与龙门架1之间的固定。

参照图2,在龙门架1上设置有理线区4,理线区4包括设置在龙门架1上的水平理线区41和设置在龙门架1反面的垂直理线区42,水平理线区41两个且与放置板31一一对应,水平理线区41位于放置板31和机柜2之间。水平理线区41包括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在龙门架1上的水平固定条411以及若干个沿着水平固定条411长度方向设置的水平理线环412,水平理线环412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在水平固定条411上,水平固定条411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线缆穿过的通线孔4111。

参照图2,垂直理线区42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龙门架1上的垂直固定条421以及固定在垂直固定条421上的垂直理线环422,垂直理线环422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在垂直固定条421上。

参照图2,水平理线环412和垂直理线环422均由塑料件一体注塑形成,且在水平理线环412和垂直理线环422上设置有供线缆卡入的间隙43,即水平理线环412和垂直理线环422并不是封闭的。

参照图5和图6,龙门架1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扎带固定孔11,扎带固定孔11包括均设置在龙门架1上的圆孔111和异形孔112,圆孔111和异形孔112均有若干个且沿龙门架1的高度方向设置,异形孔112的内壁上固定有T形绑线杆8。

参照图7,机柜2远离龙门架1的一侧为正面,机柜2靠近龙门架1的一面的侧面,其余面为侧面、顶面和底面,在龙门架1的正面上设置有正面开口28,在正面开口28的侧壁上铰接有用于封闭正面开口28的正面柜门21,正面柜门21有两扇,在正面柜门21上设置有与放置空间29相通的正面散热孔211。

参照图3和图4,机柜2的侧面上设置有侧面开口291,侧面开口291上设置有侧面柜门22,在侧面开口291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25,侧面柜门22上设置有与安装孔25配合的安装柱7,安装孔25的口径大于安装柱7的口径。在侧面柜门22与机柜2之间设置有固定件6,固定件6包括设置在侧面开口291侧壁上的卡接孔64、设置在侧面柜门22上的凹槽62、与凹槽62滑移连接且可卡入卡接孔64的卡接件63以及位于凹槽62内且两端分别与卡接件63、凹槽62底壁固定的弹簧61。卡接件63在弹簧61的作用下一部分可卡入到卡接孔64内。侧面柜门22背对放置空间29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62相通的滑槽65,卡接件63上设置有与滑槽65滑移配合的滑块5,滑块5的一端凸出于滑槽65。

参照图5,机柜2的背面设置有背面开口26,背面开口26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背面开口26的背面柜门27,背面柜门27与龙门架1之间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且在背面柜门27上设置有与放置空间29相通的背面散热孔271。

参照图1,在机柜2的顶面上设置有穿线孔24和顶面散热孔23,穿线孔24靠近龙门架1设置。

安装过程:首先将RRU单元通过螺钉固定在放置板31上,将BBU单元放置入机柜2内后,通过安装立柱10实现BBU单元的固定。随后进行RRU单元和BBU单元间的线路连接,使线缆的一端与RRU单元进行连接,然后将线缆卡入到水平理线环412内后,在通过穿线孔24伸入到机柜2内。

然后推动卡接件63,使卡接件63脱离卡接孔64,此时可以将侧面柜门22取下,然后完成线缆与BBU单元的连接,随后再将卡接件63对准卡接孔64不再按压卡接件63,此时卡接件63在弹簧61的作用下,其会卡入到卡接孔64内,从而实现侧面柜门22的固定。

而BBU单元与RRU单元上的其他线缆,如连接天线的线缆,可以通过竖直走线环进行走线,并且多根线缆可以通过扎带与扎带固定孔11的配合,从而实现线缆在龙门架1上的固定,使龙门架1上的线缆能够更加整齐规整。

上述即为BBU单元与RRU单元在集装架上的整体安装过程,不需要在墙壁上进行定位标记,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