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照明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310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照明控制装置,特别是矿上皮带输送隧道中的照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皮带输送隧道中,照明控制方式一般采用人工在隧道首端手动控制方式,即:照明控制箱都设于隧道首端,将隧道分为若干段,由不同的照明控制箱单独分段控制,所有电缆线都必须自隧道首端引至各段。这种控制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电源电缆线路较长,截面积较大,电源电缆投资成本较高;二是在运行过程中电压损失较大,照明灯具利用效率低;三是运行过程中不能实现分组控制,不利于节约能源及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控制方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单易改的隧道照明控制装置,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便于管理,节约能源。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照明控制装置,包括照明电缆线、照明控制箱、隧道照明灯;两个照明控制箱分别置于隧道的首端及尾端,三相电缆线、零线和地线从外部分别引入照明控制箱后再向隧道中间敷设直至相遇,并各自形成回路,互不干涉,所述照明控制箱内分别将三相电缆线分别连接成三条直接启动回路,所述隧道照明灯分组交替连接在三相电缆线上。

进一步:所述照明控制箱内三条直接启动回路还分别设置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进一步:所述的照明电缆线采用五芯电缆。

进一步:所述隧道照明灯以不同相的电缆线分组,分为三组,每相电缆线上的灯为一组,每相电缆线上的灯平均分布,每25-35米布置一颗灯,三相电缆线上的灯交错布置不重复,隧道内5-15米有一颗灯

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将隧道的线路由原来的一边拉通,变为以中间为界,实行分段控制,对于电缆的负荷要求变小,可以减小电缆线截面积,减少控制箱使用数量,降低投资成本。

第二,运行过程中减小线路的电压损失,提高照明灯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第三,三相电缆线上的灯为单独分组控制,可以根据需要对照明灯进行分组及分段控制,控制简单,便于管理和维护、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是皮带输送隧道照明系统控制方式的最佳选择。

以南方某矿山一多金属选矿厂原矿输送隧道为例,隧道长2km。采用这种简单的控制方式后电缆截面积由原来的35 mm2变为16 mm2,并减少5芯35 mm2电缆线2.2km,降低电缆线的投资成本;减少照明控制箱数量4台,节约投资成本,还可以开启或关闭其中一组或二组及分段控制,节约电能,提高生产效率;运行过程中减少线路的电压损失,提高照明灯的利用率;减少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车间综合经济效益,是皮带输送隧道照明的最佳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控制关系连接图。

图中:1-隧道首端照明控制箱;2-隧道首端示意图;3-隧道首端电缆线;4-隧道首端照明灯; 5-隧道尾端照明控制箱;6-隧道尾端示意图;7-隧道尾端电缆线;8-隧道尾端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生产实践应用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南方某矿山一多金属选矿厂原矿输送隧道为例,隧道长2km,外部电源送达照明控制箱QS上端,隧道平分成2段,每段1km,即A端隧道和B端隧道,A、B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相同,在此,A端隧道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包括照明控制箱1、A端隧道2、五芯电缆线3(包括L1相电缆线、L2相电缆线、L3相电缆线、N线、PE线)、和照明灯4组成;所述照明控制箱1内安装有总电源开关QS、控制回路熔断器FU4、L1相熔断器FU1、接触器KM1、热继电器FR1、停止按钮SB1和启动按钮SB2,其中QS、FU1、KM1、FR1之间用导线顺序连接起来形成L1相的主回路;而QS的L3相、FU4、FR1常闭点、SB1常闭点、SB2常开点与KM1常开点并联、KM1线圈和QS的L2相之间用导线顺序连接形成L1相控制回路;照明控制箱1中的L2相、L3相连接方式与L1相相同;所述照明灯4沿隧道2A端至隧道中间1km处顶部每间隔10米安装一颗照明灯。第1颗灯(L11)相线接于L1相电缆上,零线接于电缆N线上,地线接于电缆PE线上;第2颗灯(L21)相线接于L2相电缆上,零线接于电缆N线上,地线接于电缆PE线上;第3颗灯(L31)相线接于L3相电缆上,零线接于电缆N线上,地线接于电缆PE线上;第4颗灯(L12)相线接于L1相电缆上,零线接于电缆N线上,地线接于电缆PE线上;第5颗灯(L22)相线接于L2相电缆上,零线接于电缆N线上,地线接于电缆PE线上;第6颗灯(L32)相线接于L3相电缆上,零线接于电缆N线上,地线接于电缆PE线上……,就这样照明灯交替连接于L1、L2、L3相电缆线上;

工作过程中,当断开SB1时,接于L1相电缆线上的所有灯关闭;当断开SB3时,接于L2相电缆线上的所有灯关闭;当断开SB5时,接于L3相电缆线上的所有灯关闭;这样可以根据隧道照明度的需要来开或关其中一组和2组照明灯,实现分组控制。

按下SB2→KM1线圈得电自锁→其主触点闭合,电流通过QS、FU1、KM1、FR1、L1相电缆到达照明灯接通电路,照明灯启动;当按下SB1时,KM1线圈失电,常开点断开,主触点断开,主电路断开,照明灯关闭;

所述B端隧道与A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连接方式和工作过程一样,这样就能实现隧道的分段控制。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隧道长度可以是实际生产中的任意长度,所述隧道顶部每颗照明灯之间的间隔距离是根据照明效果来自行调节。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