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500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器开关领域,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部件要整合安装于一个壳体之中,通过壳体上设置的孔结构将端子架伸出与外部线路插接连接,设置按钮来与控制器上的按键配合供手动操作。但是因为控制器中的多块电路板连接较复杂,在布置多块电路板上的端子架时不同的线路连接需要将不同的端子架分开设置,便于外部线路的插接,在结构上互不干扰;这样就需要端子架朝向不同方位,需要壳体有较为合理的结构来便于多块电路板顺利安装入壳体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轻松的进行控制器整体部件安装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壳体,包括相互装配配合的壳体和壳盖,壳体的上壁设置有一上端子外伸孔,壳体的下壁设置有下端子外伸孔,下端子外伸孔一侧向壳体的开口处延伸连通,壳盖装配于壳体的开口处时围于下端子外伸孔的一侧。

作为一种改进,壳体上设置有一防护罩,防护罩位于上端子外伸孔的正上方,防护罩的开口朝向一侧边。

作为一种改进,上端子外伸孔两侧的壳体上设置有卡槽,防护罩的下部插入卡槽进行安装。

作为一种改进,壳盖上设置有若干按钮孔,按钮孔内侧设置防静电按钮。

作为一种改进,按钮孔所在的壳盖内侧周边设置有环形容纳槽,防静电按钮包括按压部和抵触部,按压部和抵触部为同心设置的两个圆柱体,按压部位于按钮孔处,抵触部位于容纳槽处,壳体内的按键与防静电按钮相抵限位。

作为一种改进,壳盖的内侧设置向壳体内部延伸的一圈内沿,内沿与壳体内部尺寸相适配,且内沿上对称的设置有一组弹性卡钩,壳体上设置有与弹性卡钩相配合的卡孔。

作为一种改进,壳体的开口周边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沿,壳盖外周边上与外沿相适配的设置有包边。

作为一种改进,包边上设置有若干让位槽,外沿对外延伸设置有与让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

作为一种改进,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组与外部设备相卡装配的安装槽,安装槽包括连续设置的延伸段和卡合段,延伸段为开放槽体,卡合段的槽口设置有卡合挡块。

作为一种改进,下端子外伸孔为在壳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下端子外伸孔的外侧设置有贯穿壳体上下表面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合理的布置上下两处的端子外伸孔,在进行控制器的安装时,下部的端子架可以从开口处沿着下端子外伸孔向壳体内装入,避免上下端子架在安装时与壳体内部磕碰,也能够较好的保持下部端子架在下端子外伸孔处的伸出状态,供外部线路插接;安装到位后上部端子架与上端子外伸孔对齐,供线路连接;壳盖安装后围住下端子外伸孔一侧,良好的限位下部端子架,也在整体上对内部的控制器进行了配合限位;合理的设置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便于控制器更好的与外部线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防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壳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壳体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相互装配配合的壳体1和壳盖2,壳体1的上壁设置有一上端子外伸孔3,壳体1的下壁设置有下端子外伸孔4,下端子外伸孔4一侧向壳体1的开口处延伸连通,壳盖2装配于壳体1的开口处时围于下端子外伸孔4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端子外伸孔3和下端子外伸孔4要对应设置端子架,在控制器安装时,下部端子架可以从开口处沿着下端子外伸孔4向壳体1内装入,安装到位后上部端子架与上端子外伸孔3对齐,同时下部端子架也位于下端子外伸孔4的到位位置,这样把下部端子架预先伸出在壳体1外的方式避免了上下端子架在安装时与壳体1内部磕碰,壳体1内部空间可以更好的设置结构与控制器中的电路板进行配合相卡限位,电路板也可以有更空旷的设置空间,保证元器件的分散,利于散热;能够较好的保持下部端子架在下端子外伸孔处4的伸出状态,供外部线路插接;壳盖2安装后围住下端子外伸孔4一侧,良好的限位下部端子架,也在整体上对内部的控制器进行了配合限位;合理的设置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便于控制器更好的与外部线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置有一防护罩5,防护罩5位于上端子外伸孔3的正上方,防护罩5的开口朝向一侧边。防护罩5的设置来保护到位于上部的端子架,来避免一些灰尘或污染直接落入上端子外伸孔3处的端子架内,造成弄脏、生锈、甚至短路等情况,提高对控制器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而外部线路通过防护罩5的侧边开口来连接入端子架,不影响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上端子外伸孔3两侧的壳体1上设置有卡槽11,防护罩5的下部插入卡槽11进行安装。如图3所示是壳体1和防护罩5拆分开的结构,防护罩5的下部设置突棱来从一侧滑入卡槽11进行安装,上端子外伸孔3的周边可以设置外延伸边,在防护罩5滑入卡槽11到位时由防护罩5与外延伸边相抵,从而令防护罩5和壳体1完成装配并且结构稳定。可拆卸的防护罩5便于卸下来调整上部端子架的接线,调整好后再装回去即可,使用灵活,便于调整。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壳盖2上设置有若干按钮孔21,按钮孔21内侧设置防静电按钮6。壳体1内控制器的电路板上会有一些控制按键,工作人员按动控制按键来进行手动的调整操作,但人身上可能会带有静电,静电流入电路板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对于按键来说,在壳盖2的按钮孔21处设置防静电按钮6对应到控制按键,令工作人员不会直接碰触按键;防静电按钮6采用现有的防静电材料制成,隔绝静电,保证壳体1内部控制器的安全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按钮孔21所在的壳盖2内侧周边设置有环形容纳槽22,防静电按钮6包括按压部61和抵触部62,按压部61和抵触部62为同心设置的两个圆柱体,按压部61位于按钮孔21处,抵触部62位于容纳槽22处,壳体1内的按键与防静电按钮6相抵限位。如图4所示,防静电按钮6设置于壳盖2内侧,其位置被抵触部62和环形容纳槽22来限定,另一方面抵触部62扩大了面积,相比于中部的按钮孔21和按压部61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周边防静电的效果,避免了静电从空隙进入壳体1内部的可能。按压部61和抵触部62的形状提高其在按钮孔21和环形容纳槽22处的稳定性而不易偏移,防静电按钮6可以更好的与控制按键相抵限位。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壳盖2的内侧设置向壳体1内部延伸的一圈内沿23,内沿23与壳体1内部尺寸相适配,且内沿23上对称的设置有一组弹性卡钩24,壳体1上设置有与弹性卡钩24相配合的卡孔12。内沿23呈环形与壳体1内部尺寸相适配,可以较好的对壳盖2进行定位安装至壳体1开口处,采用弹性卡钩24在壳盖2安装到位时卡入卡孔12,能够良好的将壳体1和壳盖2装为一体,而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配合,减少零部件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弹性卡钩24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左右堆成的两组,在上下位置做到良好的卡合安装。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开口周边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沿13,壳盖2外周边上与外沿13相适配的设置有包边25。通过包边25和外沿13的结构,令壳体1和壳盖2的安装间隙沿着外沿13和包边25的形状向后延伸,达到较好的安装效果和封闭间隙的效果,壳盖2从正面看为一体的平面并向周边向后延伸,在控制器壳体整体安装在墙上或其他结构上之后,前表面一体化,更加美观以及不易受到外部灰尘等因素的污染破坏。包边25从外侧包过来,配合弹性卡钩24在卡孔12处的卡合到位,两者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制约,令壳盖2可以更牢固的安装于壳体1开口处。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包边25上设置有若干让位槽26,外沿13对外延伸设置有与让位槽26相匹配的限位块14。让位槽26和限位块14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壳盖2在壳体1上安装后的位置准确性和稳定性,限位块14能在让位槽26中起到位置制约的作用;其可以相适应的设置于与弹性卡钩24位置对应处,保证整体的各方位的位置制约效果,令整体安装牢固。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组与外部设备相卡装配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包括连续设置的延伸段151和卡合段152,延伸段151为开放槽体,卡合段152的槽口设置有卡合挡块153。如图所示,延伸段151位于壳体1后部,在安装时,壳体1向后活动令安装槽15容纳外部设备配合的卡合块,卡合块沿着安装槽15活动至进入卡合段152,卡合段152槽口的卡合挡块153来阻挡卡合块,令控制器壳体安装在外部设备上,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而且装拆简便,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调整。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下端子外伸孔4为在壳体1上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下端子外伸孔4的外侧设置有贯穿壳体1上下表面的安装孔16。如图1所示,两个下端子外伸孔4处设置两个端子架,形成与外部线路连接的组合结构,外部线路可以采用一体的插头时结构直接将插头上的两组端子插至两个下端子外伸孔4处的端子架上,插头侧边设置螺旋结构穿至壳体1两侧的安装孔16,安装孔16处设置的与螺旋结构配合的结构完成螺旋紧固,可以牢固的连接线路,避免端子连接后的松动。壳体1、壳盖2以及控制器安装成一体后,外部的螺旋件装配和拆卸通过贯穿壳体1上下表面的安装孔16实现,内外安装互不干扰,更加便于使用和调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