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2828发布日期:2018-07-11 04:5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电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如今市面上的光电转换器中,普遍都是单纯通过光电转换芯片来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输出,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光电转换器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会对输入/输出信号有不同的阻抗要求,比如光电转换器在连接CAN总线工作时,CAN总线对输入/输出信号普遍都存在60Ω的阻抗要求,而在连接其他器件工作时对输入/输出信号也有不同的匹配阻抗要求;而且在另一种情况中,当光电转换器连接汽车进行工作时,根据所述汽车对输入/输出信号还会有不同的容抗要求,比如大众汽车对输入/输出信号的容抗需求为220PF,而福特汽车则为470PF;在这种情况下,测试人员有两种测试方式:1、不设任何阻抗值进行测试;2、设定一个固定阻抗值进行测试,但是这两种测试方法都无法获取到正确的测试信号数据,因为如果在工作时所述输入/输出信号无法于所述阻抗以及容抗匹配的话,所述输入/输出信号容易产生失真,严重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电转换器,通过设置电阻可调开关以及电容可调开关来调节输入/输出信号的阻抗以及容抗,使得本发明可与各种设备相连并工作,可防止因阻抗以及容抗不匹配导致所述输入/输出信号失真。

一种光电转换器,包括总线接口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光纤接口模块以及以及电容调节模块;

所述总线接口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端相连,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端与光纤接口模块相连,所述电容调节模块与总线接口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第一端相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总线接口模块包括总线接口(P1)、所述光纤接口模块包括光纤接口(P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总线接口芯片(U1)、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 (R2);

总线接口(P1)的第二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七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七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六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其余引端悬空;总线接口芯片(U1) 的第五端以及第八端接地,总线接口(P1)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十二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二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11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三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十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三端还与总线接口(P1)的第四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十三端以及第十四端接供电,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四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三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五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 的第七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八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六端以及第九端接地;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四端接供电,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二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九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一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八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二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二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三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三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 的第四端相连并与光纤接口(P2)的第四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五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七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六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五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八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七端接地;光纤接口(P2)的第一端以及第九端接地,光纤接口 (P2)的第五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光纤接口(P2) 的第六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总线接口芯片(U1)用于获取总线接口(P1)传输的电信号并发送到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

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用于获取获取总线接口(P1)传输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光纤信号并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

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用于预设延时信号,并在获取所述光纤信号后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延时发送所述光纤信号到光纤接口(P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容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以及电容可调开关(S1);

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二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三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四端相连,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五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六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七端相连,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八端相连,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1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3端、电容可调开关(S1) 的第15端以及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7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七端相连,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2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4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6端以及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8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六端相连;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九脚以及第十脚悬空;

电容可调开关(S1)用于根据所输入的容抗信号调节所述信号的容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光电转换器还包括电阻调节模块,所述电阻调节模块与所述电容调节模块、所述总线接口模块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电阻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一电容(C11)以及电阻可调开关(S2);

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六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七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八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八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十端以及第十二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七端相连,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十一端以及第十三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六端相连;

电阻可调开关(S2)用于根据所输入的阻抗信号调节所述信号的阻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电转换器,能通过设置电阻可调开关以及电容可调开关来调节输入/输出信号的阻抗以及容抗,使得本发明可与各种设备相连并工作,可防止因阻抗以及容抗不匹配导致所述输入/输出信号失真,降低了实验数据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光电转换器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光电转换器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光电转换器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光电转换器,包括总线接口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光纤接口模块以及电容调节模块;

所述总线接口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端相连,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段与光纤接口模块相连,所述电容调节模块与总线接口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第一端相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总线接口模块包括总线接口P1,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总线接口芯片U1、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所述光纤接口模块包括光纤接口P2;

总线接口P1的第二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七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七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六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其余引端悬空;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五端以及第八端接地,总线接口P1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十二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二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11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三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十端相连,总线接口P1的第三端还与总线接口P1的第四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十三端以及第十四端接供电,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四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三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五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七端与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八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的第六端以及第九端接地;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四端接供电,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二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九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十一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八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二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二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三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三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四端相连并与光纤接口P2的第四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五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七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六端与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五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纤接口P2的第八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的第七端接地;光纤接口P2的第一端以及第九端接地,光纤接口P2的第五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光纤接口P2的第六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总线接口芯片U1用于获取总线接口P1传输的电信号并发送到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

第二信号处理芯片U3用于获取总线接口P1传输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光纤信号并发送到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

第一信号处理芯片U2用于预设延时信号,并在获取所述光纤信号后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延时发送所述光纤信号到光纤接口P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容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以及电容可调开关S1;

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二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三端相连,第六电容C6 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四端相连,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五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六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七端相连,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八端相连,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1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3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5端以及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7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七端相连,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2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4端、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6端以及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18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六端相连;电容可调开关S1的第九脚以及第十脚悬空;

电容可调开关S1用于根据所输入的容抗信号调节所述信号的容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光电转换器还包括电阻调节模块,所述电阻调节模块与所述电容调节模块、所述总线接口模块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端相连;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电阻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一电容C11以及电阻可调开关S2;

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六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七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八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电阻可调开关S2 的第九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十端以及第十二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七端相连,电阻可调开关S2的第十一端以及第十三端与总线接口芯片U1的第六端相连。

电阻可调开关S2用于根据所输入的阻抗信号调节所述信号的阻抗。

在本发明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由于各个汽车厂商采用的车内内部总线协议不同,各厂商的车内设备的阻抗及容抗要求均有所区别,在需要用到光电转换设备进行测试时由于阻抗及容抗要求不同容易在测试时出现数值的偏差,而现有的光电转换器内部匹配的容抗阻抗值一般都是在出厂时就已经设置好,电阻及电容以及焊死在光电转换器内部,无法更换,如要实现匹配不同阻抗及容抗功能的话只能通过切换容抗或阻抗值不同的光电转换器或者更换以及焊死的元器件,十分的麻烦;而在本发明的使用场景中,测试人员对不不同的测试设备或测试项目,只需按照技术手册的内容调节电容可调开关S1及电阻可调开关S2,即可使本发明的光电转换器的旁路电容及阻抗满足测试要求;

如,待测试设备的需求阻抗要求为50Ω,需求容抗为470PF,则测试人员在测试之前通过电容可调开关S1将光电转换器的旁路电容设为470PF,通过电阻可调开关S2将光电转换器的电阻设置为50Ω,并连接到测试设备中,开始测试;当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根据下一个待测设备或待测项目要求的阻抗及容抗,通过电容可调开关S1、电阻可调开关S2调节光电转换器的旁路电容及电阻,无需更换光电转换设备或电容、电阻元件,即可实现在测试时获取到不失真的数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